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屠户家的小厨子(穿越) > 屠户家的小厨子(穿越)
错误举报

屠户家的小厨子(穿越)——爱吃羊角蜜(72)

    白宁抱着小团团围着山里打转, 看见枸杞树新抽枝的枝条上面长出了一个个小花苞,他有点诧异,这不是才采摘了吗?怎么还会结?
    刚刚转过来, 刚好下山,他去了种西红柿的地方。
    西红柿种子拿到的时候已经是三月了,拿到就种下,到了就种下,因为三四月天气已经很热了,所以长得快。白宁就是没有用异能催长,就已经长得很快了。
    到了六月白宁出月子的时候,西红柿已经有鸡蛋那么大了,前两天白宁过去看的时候,有个已经开始冒红了。
    白宁猜着,这两天应该就彻底熟了。
    到了地里,白宁发现了好些红了的西红柿。
    白宁回去,让李婆拿了一个篮子来摘。
    李婆没有见过番茄,看着一个个红艳艳的,就问道,东家,这番茄长大了是红的啊,这能吃吗?
    这个能吃,今天中午就做一个。
    白宁种了有一亩的样子,之前看着只有几个,但是李婆摘了半筐。
    回到家,白宁就捡了两个西红柿出来,洗干净切了直接拌了红糖。
    李婆,你尝尝看。
    最开始吃着是甜的,然后就有点酸了了,李婆对酸味很能接受,感觉还不错。
    挺好。
    中午白宁就让李婆做了一个糖拌西红柿,一个西红柿炒鸡蛋,一个西红柿蛋汤。就是没有牛肉,要是有牛肉的话,白宁还要来个西红柿炖牛腩。
    家里没男人,都是女人和哥儿,对于这种酸甜口,接受良好。
    白宁看着小宝,最近小宝都没有地方可去。冬子上学去了,小宝还小,白宁就说过两年再去!寻常时候白宁就带着他下山找村里还有玩,要是白宁没空,他也就只能呆家里。
    小宝,你想不想去学堂?
    冬子哥哥读书的地方吗?小宝眼睛顿时就亮了。
    是啊,你咋知道?
    我聪明啊,冬子哥哥去读书去了。
    那你想不想去?
    小宝点头,想。
    李婆一边听了,就问,东家,少爷会不会太小了?
    小嘛,是小了点。
    今年小宝也才满了五岁。
    如果按照着现下出生就两岁的算法,他今年就是七岁了。
    不小了,七岁了,在村里闲着也是闲着,送他去学堂学认字去。
    小宝倒是高兴,去了学堂他就能跟冬子哥哥一起玩了。
    白叔,白叔。
    才吃了饭,小林子就找了上来。白宁记得小林子是个安静的孩子,每天都在猪圈那里,猪圈打理得很干净,每天一早起来就是去砍白菜煮上,一天三顿的喂着,伺候得很是尽心。
    比如小林子有点不安的看着白宁,想说什么又有点害怕。
    怎么了?
    白叔,前几天换的那头猪,昨天就叫得好厉害,今天更厉害,像是生病了。
    白宁也吓了一跳,他买的二十二头猪,喂起来了二十一头,只死了一头,可见他对猪猪也是挺尽心的。
    怎么回事儿?
    我不清楚,它前几天还好好的,一顿还吃小半桶,昨天吃得有点少了,今天也没怎么吃。
    白宁过去看了,他对养猪不了解,就跑去找谭明。他想着谭明杀猪的嘛,肯定知道得多一点。
    谭明和谭大伯闻言,也顾不上稻谷了。一头猪喂到现在都有一百二三十斤了,要是出了啥事儿,可是一两银子的事情。
    两人跑到猪圈一看,谭明基本知道了啥原因,松了一口气。
    没事,也就这两天,让小林子还是像以前那样喂,最多四天也就好了。
    白宁问,不请兽医看看?
    不用。谭明凑近白宁耳边说了两句,白宁神色有点古怪,那要不要找种猪过来。
    也不用,这小猪太小了,再等几个月吧!
    这算是虚惊一场,白宁抱着小团子回了家。李婆也听说这边出了问题,听说没事后,就又回去。
    东家,有头羊没有奶了,我看有空上河那边去换一头回来吧!
    小团团奶量大,奶羊有它自己的孩子要养,目前是三头奶羊供着他一个。
    白宁点点头,明天还要收割一天稻谷,后头就打完了,我让谭明过去一趟。
    那这些小羊怎么办?是卖还是养着?
    三头羊,有些生了两头小羊,有些一头,像三头的或者四头的,羊户是不会卖的。因为这些羊本来就是买回去给孩子喂奶的,都喂给小羊了,那人家买回去,小孩儿吃什么?
    喂着吧。
    说完,白宁自己都忍不住的想笑,他还真是想一出是一出的,一会儿开餐馆的,一会儿又种果树,然后又是喂猪的,眨眨眼居然想养羊了。
    那是不是过两天还要整点鸡喂起来?
    行,回头就在猪圈下面给盖个棚子,用来养羊。
    白宁摆摆手,算了,家里养的东西也挺多的,谁还想要去养这羊,后头让谭明牵回去。
    李婆是白宁说什么就是什么,白宁说养就养了,说不养就不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1124 20:52:23~20201125 21:59:3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山夕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8章
    谭明也同意送小宝去学堂, 等秋收一过,他就找去了学堂。
    抚云县有三个比较有名的学堂,一个是官府办理的县学, 县学是官府办理的,不用学费,但是考核比较严格, 收的学生是有些文学或者抚云县小贵族们家的子弟。还有两个的名气不及县学的,但是没什么门槛,就是束脩要得比较高。当年,谭明的爹就是在这其中一座学堂教了两年书。
    谭明去了学堂,白宁带着孩子也就没有过去。
    他们过来的时候带了一筐番茄过来,现在送去了后厨。
    谭大伯家秋收,于大嫂和谭二嫂作为一家的儿媳妇, 肯定是要回去煮饭晾晒稻谷的。现在秋收完毕, 也就跟着白宁回来了。
    妯娌两个在长留酒楼做甜点,白宁专门隔开了一个小间给她们用, 现在两妯娌直接把番茄搬到了小厨房。
    来的路上白宁就说教她们熬制这番茄酱。
    按照白宁说得, 先把番茄洗干净去皮,切成小颗粒。
    于大嫂把番茄洗干净,谭二嫂在烧水准备烫皮。
    我先买糖去了。于大嫂说了一声, 就往外面走。
    谭二嫂烫皮好了, 正在切番茄, 就看看于大嫂风风火火的跑回来了。
    咋了?后面有鬼在追?
    于大嫂也不生气, 可不, 我得快点去,你知道不,码头那边的杂货铺新多了一种糖, 叫啥白糖,那糖我看到了,白白的,也就比红糖贵一点。
    你说什么糖?白宁进来就听见最后一句。
    糖啊,白糖,说是崔氏糖,我听杂货铺活计说,咱们吃的红糖糖霜也都是崔氏那里的糖,这次过去,我看看有白糖,那里面的糖白白的,还给人尝了,虽不比霜糖甜,但是比红糖麦芽糖吃着要爽口,一斤只四十五文。
    白宁来了兴趣,这别是白糖吧!
    他想想他们的世界大概是十四五世纪就有骨碳提炼白糖法了,这里出现白糖也没有什么稀奇的。
    于大嫂拿了一个大罐子,带着白宁去了杂货铺那里。
    杂货铺也并不只卖白糖,有红糖,麦芽糖,还有冰糖,不过这里叫糖霜,白宁自己是叫它冰糖的。除了糖以外,还卖别的东西。
    这里弄得讲究,一个铺子用一个长柜子从中间横断开,一溜排开放着四个长盘,前面放了牌子。
    饴糖:二十文一斤。
    红糖:三十五文一斤。
    白砂糖:四十五一斤。
    糖霜:两百文一斤。
    另外一边就是别的东西了。
    还真是白糖啊!
    白宁让于大嫂买了十斤回去。
    十斤也只有四百五十文,还不到一两银子。
    白砂糖在抚云县是个新鲜东西,新鲜东西向来都十分受人欢迎。崔氏白糖拿回来了这些天,在抚云县的确卖了不少出去,但是像白宁这样,一出手就十斤,还真没有几个。
    所以,杂货铺的客人还多看了白宁几眼。
    白宁对白糖有点好奇,他不知道这崔氏白糖是不是一直都在卖,还是只卖这几天。
    你们家白砂糖会一直卖下去吗?会不会卖两天就不卖了?
    这话本来有点不讲理,但是这家掌柜认识白宁,这是用糖大户。白宁最开始开店铺他也知道,但是后面生意做大了,也一直在他这里买糖,一年下来,最少也在他这里买了好几十斤糖了,还是最贵的糖霜。
    他也不生气,怎么会,崔氏在北边有好几个糖坊,都是做糖的,我们这些糖都是从北边拿过来的,这白砂糖还是才新出的品种。
    白宁懂了,既然这样,他也不用担心这白砂糖会突然不卖了。
    回到长留酒楼,白宁就跟着于大嫂进了小厨房,这边有两口锅,也有案板。
    一口锅里蒸着糯米,用来打糍粑。另外一口锅里炒着黄豆,这是用来打黄豆面的,做驴打滚必备的东西。
    谭二嫂想了一下,今天的事情还有一点多。红豆沙还要现做,黄豆还要磨,这些都是费时间的东西。
    等下还要炒番茄酱。
    你在炒黄豆?
    豆面都发霉了,不能用了,回头还要重新炒,好在上次用得差不多了。她把黄豆面倒出来,的确不多,只有一斤都不到。
    于大嫂开始切番茄,听说要切得细细的,然后熬煮的时候才不费事儿。
    第一次做,于大嫂切了大概有十来个。
    两口锅都在用着,白宁提议去老房子这边。
    老房子这边还有一口锅。
    谭二嫂看着蒸糯米,于大嫂过来的。
    番茄酱熬煮挺简单的,就是把切成小丁的番茄放锅里煮,然后加一点白酒,再放点盐,最后来白糖。
    白宁也不知道原理,反正他以前见别人也是这么做的。
    白宁觉得他有必要做个冰窖。
    不是为别的,就是为了那些需要冷藏的东西,这番茄酱不冷藏最多可以放几天,如果冷藏的话,就可以放半个月甚至更久。硝石做冰固然好,但是不能做出特别坚硬的冰来。
    白宁想起秦氏说这个冬天会更冷,十月就要下雪,顿时来了感觉。
    他就开始打量这个老房子了。
    当初酒楼修建的位置有些靠外,直接就修在了路边,所以并没有占到老房子什么地方。也就是院子被占了一部分去,如果修冰窖的话,应该也是够的。
    到了午饭,谭明才带着一脸委屈的小宝回来了。
    这是咋了?
    先生说小宝太小了,去学堂不方便。
    白宁顿时乐了,哈哈,先生说小宝太小了嘛!
    谭明伸手逗团团,小团团对他露出个无齿的笑,学堂老师说,学堂那边一般都是八岁才进学,小宝才六岁,就是虚岁,我才七岁,也不够。
    白宁索性把孩子让他抱着,你们这是把三个学堂都去了?
    嗯啊,总要看看的嘛!
    白宁摸摸小宝的头,别灰心了,待明年你大一岁了,再让你去学堂。
    小宝还在委屈着,闷闷不乐的,白宁有点心疼了,小宝自小都懂事,也不像别的孩子那样顽皮,所以白宁一直以来对他的关注都有限,呈现出来的都是放养状态。
    你怎么想要读书了?找小树他们玩不好玩嘛!
    可是冬子哥哥都会写他的名字了。
    这个简单,明天我教你。这话才出口,白宁才想起来他貌似并不会教书了,对这个时代的知识也只呈现在认字的程度上面。
    白宁以为小宝也就不高兴一会儿,等他忘记这回事儿就好了,谁知道小宝两天都还不见好。
    白宁开始忧愁起来,逮着谭明商量,你爹不是举人吗?要不你看看能不能教教?
    谭明顿时苦笑不得,我哪里教得了,我就只会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诗经楚辞也学过。更多的就没有了。
    哎,咱们两个怎么都是文盲呢!
    见白宁烦恼得不得了,谭明提议,要不我打听哪里有先生,给请个先生教教?
    白宁一听,也还行。
    秦氏自然知道这事儿了,暗自嘀咕白宁这两口子宠孩子的。同时她心里还有别的小九九,小宝虽然好,可到底不是谭家的孩子,白家就小宝一个,白宁说不得偏向这个孩子一点。
    她有心说什么,但是说不出口。
    上次卖葡萄酒的事情,两口子谁也没有说。所以秦氏不知道,她想着这山里开荒,修房子都是白宁拿的银子,目前看来也都是明子吃用都是白宁的,她不好张这个口。
    先生给请回来了,是个秀才,今次才落榜的,打算回乡备考,下次再战,但是半路给李掌柜拦了下来。一个月二两的束脩,白宁这边提供吃住,他负责给小宝启蒙。
    白宁觉得也行,当天就去县城书铺买了入学用的东西,什么文房四宝,四书五经,各种读物,还让谭大伯今早给小宝打个书架出来。
    白宁家房间挺多,临时收拾了一间房间出来也方便。
    先生姓张,大家都叫他张秀才。
    学问还是挺有学问的,白宁自己也去听了一回。他觉得自己应该是个学霸来着,听了一回过后,白宁发现自己成了个学渣。不说一听就打瞌睡,反正是没什么兴趣的。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