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及至一个月后,疯帽子的小册子也悄悄地出现在王城了。
无面人那篇文章叫《神明与国王》;
疯帽子的这篇文章就叫《国王与神明》,光是标题就很针锋相对。
而且,在这篇文章中,前半部分居然还一模一样。
依旧是瘟疫开头,也依旧是神明提出了考验,只没了中间国王发愁的部分,但不经意看也不会注意到
因此,读到这里的时候,好些人都差点儿以为买错了东西没买到反抗军那边的非法读物,反而误买了官方正规刊物。
可继续再看下去,就会发现后头的内容并不一样。
不同于无面人写国王请求神明施加援手;在疯帽子笔下,国王压根不用特意去请求,因为那位善良的神明正迫不及待地想要国王去完成考验,好方便他名正言顺地出手赶走瘟疫。
但遗憾的是,国王认为考验太难了,并不想去做,而且,人太多,死一些也没什么,于是,他很自然地抛弃人民,只自己搬去了一个远离疫病的安全地方。
于是,神明追着国王,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去通过那些考验;
而国王却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逃避神明,不去参加考验。
这个你追我逃的过程被写得妙趣横生,尤其是国王那些荒唐的理由和借口,也令人闻之可笑。
但若是配以现实中的瘟疫背景,这好笑中就又透着一丝可悲了。
最后,那位善良的神明在无奈离开前,十分困惑不解地询问:一国之君却不知顾惜自己的人民,难道你就不怕在历史中留下骂名吗?
这时候,国王便笑容可掬地回答了:请不用为我担心,因为我会找一个没有脸的无耻之徒,来帮我歌功颂德、书写虚假历史的。
假如您不着急回天上的话,您很快就能看到了到了那时,虽然我自私、我逃跑、我抛弃我的人民、我吃喝玩乐、我面目可憎但我知道,我依旧可以是一个好国王!
读了这么一个后半段的人们,一边暗自在心里痛骂故事中国王的厚颜无耻;一边又忍不住被这样讽刺的语调给逗得咧嘴一笑。
而且,好些熟悉国王的王城居民们还在私底下感慨地认为:虽然无面人写的国王形象更为英明神武、光辉万丈,但很明显了,疯帽子笔下的那个国王,才是我们认识的理查德国王啊!
之后,都不用理查德国王下令。
被疯帽子讽刺为一个没有脸的无耻之徒的无面人就蹦跳着出现,立刻发文章给予还击,怒斥疯帽子藏头露尾、小人行径。譬如一只躲在地洞中的老鼠,自知面目丑恶、人见人打,所以,才不敢冒头。
隔了几天,地洞中的老鼠疯帽子便又一次出现,依旧不紧不慢、不气不恼,很有风度地讲起了故事:[有一次,我向无面人问:我也想为陛下效忠,可具体要怎么做呢?无面人当即同我说:这个简单,你先将脸皮扒下来!我很震惊:将脸皮扒下来,这是什么缘故?无面人友好又毫不藏私地告诉我:不瞒你说呀,陛下此生最爱的便是没脸没皮的臣子呢。]
于是
无面人声嘶力竭:无耻鼠辈!
疯帽子轻轻地:扒下脸皮,疼吗?
无面人咆哮怒骂:鼠辈!
疯帽子轻轻地:想要夺得那位陛下的宠爱,只扒一层脸皮,够吗?
诸如此类的骂战持续了很久。
中间还有一些人凑热闹地加入,但大抵都没这两人争吵得激烈。
理查德国王很是恼火。
在他看来,疯帽子的这些话语,已经是直指着自己的鼻子破口大骂了。
只可惜,他这一次却没办法像上次那样继续拿砍头来威胁人。
因为一场瘟疫,使得绝大多数人对死亡已近麻木,竟然不怕什么禁令了,以至于读过疯帽子文章的人是数不胜数、杀不胜杀。
毕竟,真要砍头的话,偶尔砍一两百还好,真要一口气无缘无故地砍个上千人
唉,哪怕是国王也不能事事如意的!
而且,更让理查德国王烦心的地方在于
本以为一场瘟疫能削减流民的人数、浇熄人们反抗政府的情绪,从而间接让社会秩序稳定起来。
可遗憾的是,大多数人的死亡没能改变底层人民的饥饿和寒冷,也没能消除人们日渐增长的强烈不满,而政府的不作为和王室抛弃人民的逃跑,更是使得那些不满情绪越演越烈了起来。
理查德国王一时也想不出什么解决法子,只好暂时置之不理。
但他内心深处免不了要迁怒一番,将这些问题统统归咎于疯帽子,认为若不是他戳穿了事情的真相,那些愚蠢的平民百姓其实是很容易被糊弄过去的。
因此,他深恨这个疯帽子,已经恨到了梦里都想将他扒皮抽筋的程度。
与此同时,杰米也注意到了王城气氛的转变。
如今,他偶尔在王城的街道上走一走,就能隐隐感觉到,人民那种不满和愤懑的情绪越来越浮于表面,甚至已经像是火药桶一般,几乎是快要一点就爆了。
街边那些小酒馆中,好些人似乎搞起了什么秘密集会;
偶尔广场上,又有一些人成群结队地出现,小声地谈论着什么吃人,什么国家政体的;
甚至还有一些桀骜不驯的人,居然跑去挑衅了骑警
在杰米看来,这样做莽撞又无意义。
但从围观人群纷纷叫好的行为来看
这明显昭示着。人们此时对政府的怨气已经积聚到了一个不能再继续忍耐的程度。
然而,宫廷中的人们对这些变化却并不敏感。
习惯于轻视人民的上层阶级,始终不认为底层百姓能闹出什么大事。
其时,理查德国王还在一门心思地要人去查那个疯帽子是谁;
亨利公爵兴兴头头地深挖着陈年旧事,想要借此来搞出一些事情;
而德莱塞尔大人则将自己变作一条埋伏在暗处的毒蛇,静静等待报仇雪恨的时机;
至于劳瑞斯夫人
这位夫人怀孕,为此十分焦虑,同心腹侍女私下里商量:陛下最近都没同我上床,显见是没办法将孩子赖在他身上了,那么
她掰着手指头,一边数着那些人,一边蹙眉发愁:亨利公爵、凯文子爵、安德鲁伯爵、罗伯特唔,罗伯特就算了,他不过是个地位低贱的理发师,并不配做我孩子的父亲呢!巴尔弗,巴尔弗也不行,不过一个小侍卫波里、爱德华、格雷哎,你说,我将孩子算到谁身上好呢?
侍女:
正在这样的情况下,北方行省那边乱上加乱地又传来了一些民众起义的消息。
但理查德国王他们照旧不关心乱民嘛,时不时就要来一波!
这就仿佛每年天干物燥之时,不经意间燃起来的火,每每燃起,气势滔天,可隔个几天,哪怕不去管呢,也终会熄灭,回回如此,不用给予过多关注。
于是,他们便只关注眼前的一桩事。
这桩事是太后要回王城了。
第92章
太后并不喜欢王城的生活。
但这场突如其来的瘟疫使得外头有些乱了。
那些活不下去的、饿得眼睛直发绿的底层民众们早就没什么心思再去思考什么王室、贵族了。国家的规则和法律,没办法限制这些连命都不要了的人。
他们成群结队、抱团取暖地聚在一起,一个个面黄肌肉、瘦骨嶙峋,并且,在苦难生活的折磨和摧残下,具都丑恶如鬼,虽暂时还没做出什么,可每每流露出的目光却是极瘆人的。
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太后只好放弃了自由自在的生活,选择返回王城。
只是她心里并不怎么情愿,所以,在见了理查德国王,忍不住长吁短叹地念叨几句:也不知这回朝堂上的大臣们又要说我什么,尤其是德莱塞尔那个老家伙,以前最喜欢对着我摆出一副刻板严肃的面孔,说我这里做得不对,那里做得不好
理查德国王不由微笑回答:前者的话,我也不知道。但后者,您大可不必担心。只因我已经令德莱塞尔大人辞职了
太后吃了一惊:什么?陛下,我虽也很烦那个糟老头子,可他确实兢兢业业地服侍了我们母子很多年啊,且一向忠心耿耿。
但他的功用已经耗尽了,母后。理查德国王很无情地说。
因是在母亲面前,这位陛下总算不再装模作样了,坦白、自私地说:那位大人得罪了许许多多的人,偏偏他又总是清高自傲,从不屑于结党。及至赶上这场瘟疫所有人都很不满,朝堂内外一片骂声。
在这时候,本就该选出一个份量足够的牺牲品来,也好供人们发泄怒气。可纵观整个朝堂,也只有他受到了很多人的攻讦,又没什么朋友帮衬
这种情况下,母后,我实找不出另一个比他还要适合的牺牲品了。
太后沉默了。
她心里还是认为,德莱塞尔大人是个值得信重的老臣,不该就这么被罢免。
可儿子理查德才是一国之君,是这个国家真正作主的人
所以,她默认了这个结果,丝毫不打算为德莱塞尔大人鸣什么不平了,略停顿了几秒后,就转而问起别的事情,什么王城近来有什么新闻?亨利公爵最近日子过得怎么样?王后为什么迟迟不生育王嗣
之后,这对臭味相投的母子甚至还聊上了彼此间的风流韵事。
理查德国王先是玩笑地举荐:相信我,母后,出身并不代表什么。好比我认为,剧院里的那个沃恩(一名男戏子)要比你身边的那些个侍卫都强得多,你若是肯稍稍垂怜,他必定能让你感觉满意。
太后立刻笑着回了一句:我是信你的,儿子。正如我信那个叫库娜的女子,于你心中,应是比什么夫人都要好得多!
于是,两母子相视一笑,其乐融融。
第二天,太后开始在寝宫中召见众人。
早被证明了没有感染疫病,已经解除寝宫封禁的艾丽莎王后按照规矩,特地前来请安。
在之前的疫病中,这位王后虽遭到了理查德国王的放弃国王逃往行宫,躲避瘟疫时,并没有想过带上她但她之前果断将寝宫封禁、避免疫病外传的举动,还是博得了朝野内外的一致赞美。
可以说,不论是贵族,还是国王,在这场疫病中的表现,其实都不怎么样。
唯独艾丽莎王后,也许做得没那么好,却是所有人当中最为无辜、也最无可指摘的人了。
因此,太后哪怕不怎么喜欢这个古板又规规矩矩的儿媳妇,态度上也是和和气气的。
只是碍于性格的缘故,这对婆媳是完全聊不来的,请安问好之后,便是一片安静,谁都不想开口说话了。
幸好,亨利公爵同劳瑞斯夫人也到了。
这对貌合神离的夫妇,本就是仓促结婚、利益结合,而且,亨利公爵此前还涉嫌谋逆,因此,他俩的婚姻从头到尾都没得到太后的参与和认可。
如今,两人勉强也算是去补上仪式,所以,一起走到太后身前,便屈膝跪了下来。
太后上前一步,将两人搀起。
然后,她露出愉快的笑容,仿佛对他们的结合很满意一样地感叹:真好!真好啊,我的小亨利也长大了。
可等虚伪的客套结束,这对夫妇离开
太后就忍不住地朝国王招手,又用扇子挡住半张脸地悄声问:这怎么回事?那什么劳瑞斯夫人怎么就嫁给亨利了?她不是你的情妇吗?唔,你不想同我说吗?行吧,我是懒得管了。只一个问题,她现在肚子里的孩子,是不是你的?
理查德国王无声地摇了摇头,然后,又似乎忍不住地咧嘴一笑,低声补充了一句:怕是劳瑞斯夫人自己都搞不明白孩子爹到底是谁呢!
太后听了这话不觉吃了一惊。
但她终究不是寻常女人,很快便又觉得有趣起来,将收起的扇子又打了开来,遮着脸地八卦:那么,亨利怎么想呢?
理查德国王含笑猜测:兴许会叫她生下吧,若是女孩子便养着,男孩子大抵会送走。
太后闻言微微一怔,继而轻轻嘲讽一笑。
末了,她轻轻地说:是了,我太久没回王城,竟已忘了。处理孩子,大家历来都是这么个步骤,原也没什么新鲜好玩的。
理查德国王假装什么也没听到,并不搭腔。
但他的唇角却微微翘了起来,流露出一抹令人捉摸不透的神秘笑意。
另一头,忙于同自己骂架的杰米,也听闻了太后归来的消息。
若是换了往常,他多半是不以为意的
毕竟,又不是朱迪安那个喜欢逢迎的马屁精!
所以,不管是太后,还是王后,亦或是国王宠幸的那些情妇们
他一向都是躲得远远,从不往上凑的。
可如今,才刚从德莱塞尔大人那得到了太后是路易斯生母的秘密。
杰米不免重新思虑起来:也不知这位太后手中有没有什么确认儿子的方式,万一存在什么不知道的胎记和痕迹,那可就有点儿麻烦了。
但一路走到今天,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稍微遇到点儿什么风吹草动,便要心惊胆战的小傻子了。
所以,发愁归发愁,却也不至于乱了方寸,只平静地琢磨着:若不识破,一切自然都好说,无非就是又多认一个便宜母亲;可若是识破了,却得谋划一番,总归不过是想法子逃掉最差的结果也就是逃不掉了,大抵也就是一死。
为此,他心情很是坦然地将路易斯的遗物拿了出来,仔细地看了又看、想了又想,默默做好了应对难关的心理准备。
这时,恰逢海伦娜夫人也从乡下寄了一封信过来,在信中稍稍诉说了一番思念后,便说疫病渐渐退去,正打算收拾行李,启程返回王城。
为了避免对方受自己牵连,杰米立刻回了一封信,让她先不要回来了。
然后,他又将文稿和资料统统藏到了一处只有那位夫人才知道的地方。
恋耽美
无面人那篇文章叫《神明与国王》;
疯帽子的这篇文章就叫《国王与神明》,光是标题就很针锋相对。
而且,在这篇文章中,前半部分居然还一模一样。
依旧是瘟疫开头,也依旧是神明提出了考验,只没了中间国王发愁的部分,但不经意看也不会注意到
因此,读到这里的时候,好些人都差点儿以为买错了东西没买到反抗军那边的非法读物,反而误买了官方正规刊物。
可继续再看下去,就会发现后头的内容并不一样。
不同于无面人写国王请求神明施加援手;在疯帽子笔下,国王压根不用特意去请求,因为那位善良的神明正迫不及待地想要国王去完成考验,好方便他名正言顺地出手赶走瘟疫。
但遗憾的是,国王认为考验太难了,并不想去做,而且,人太多,死一些也没什么,于是,他很自然地抛弃人民,只自己搬去了一个远离疫病的安全地方。
于是,神明追着国王,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去通过那些考验;
而国王却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逃避神明,不去参加考验。
这个你追我逃的过程被写得妙趣横生,尤其是国王那些荒唐的理由和借口,也令人闻之可笑。
但若是配以现实中的瘟疫背景,这好笑中就又透着一丝可悲了。
最后,那位善良的神明在无奈离开前,十分困惑不解地询问:一国之君却不知顾惜自己的人民,难道你就不怕在历史中留下骂名吗?
这时候,国王便笑容可掬地回答了:请不用为我担心,因为我会找一个没有脸的无耻之徒,来帮我歌功颂德、书写虚假历史的。
假如您不着急回天上的话,您很快就能看到了到了那时,虽然我自私、我逃跑、我抛弃我的人民、我吃喝玩乐、我面目可憎但我知道,我依旧可以是一个好国王!
读了这么一个后半段的人们,一边暗自在心里痛骂故事中国王的厚颜无耻;一边又忍不住被这样讽刺的语调给逗得咧嘴一笑。
而且,好些熟悉国王的王城居民们还在私底下感慨地认为:虽然无面人写的国王形象更为英明神武、光辉万丈,但很明显了,疯帽子笔下的那个国王,才是我们认识的理查德国王啊!
之后,都不用理查德国王下令。
被疯帽子讽刺为一个没有脸的无耻之徒的无面人就蹦跳着出现,立刻发文章给予还击,怒斥疯帽子藏头露尾、小人行径。譬如一只躲在地洞中的老鼠,自知面目丑恶、人见人打,所以,才不敢冒头。
隔了几天,地洞中的老鼠疯帽子便又一次出现,依旧不紧不慢、不气不恼,很有风度地讲起了故事:[有一次,我向无面人问:我也想为陛下效忠,可具体要怎么做呢?无面人当即同我说:这个简单,你先将脸皮扒下来!我很震惊:将脸皮扒下来,这是什么缘故?无面人友好又毫不藏私地告诉我:不瞒你说呀,陛下此生最爱的便是没脸没皮的臣子呢。]
于是
无面人声嘶力竭:无耻鼠辈!
疯帽子轻轻地:扒下脸皮,疼吗?
无面人咆哮怒骂:鼠辈!
疯帽子轻轻地:想要夺得那位陛下的宠爱,只扒一层脸皮,够吗?
诸如此类的骂战持续了很久。
中间还有一些人凑热闹地加入,但大抵都没这两人争吵得激烈。
理查德国王很是恼火。
在他看来,疯帽子的这些话语,已经是直指着自己的鼻子破口大骂了。
只可惜,他这一次却没办法像上次那样继续拿砍头来威胁人。
因为一场瘟疫,使得绝大多数人对死亡已近麻木,竟然不怕什么禁令了,以至于读过疯帽子文章的人是数不胜数、杀不胜杀。
毕竟,真要砍头的话,偶尔砍一两百还好,真要一口气无缘无故地砍个上千人
唉,哪怕是国王也不能事事如意的!
而且,更让理查德国王烦心的地方在于
本以为一场瘟疫能削减流民的人数、浇熄人们反抗政府的情绪,从而间接让社会秩序稳定起来。
可遗憾的是,大多数人的死亡没能改变底层人民的饥饿和寒冷,也没能消除人们日渐增长的强烈不满,而政府的不作为和王室抛弃人民的逃跑,更是使得那些不满情绪越演越烈了起来。
理查德国王一时也想不出什么解决法子,只好暂时置之不理。
但他内心深处免不了要迁怒一番,将这些问题统统归咎于疯帽子,认为若不是他戳穿了事情的真相,那些愚蠢的平民百姓其实是很容易被糊弄过去的。
因此,他深恨这个疯帽子,已经恨到了梦里都想将他扒皮抽筋的程度。
与此同时,杰米也注意到了王城气氛的转变。
如今,他偶尔在王城的街道上走一走,就能隐隐感觉到,人民那种不满和愤懑的情绪越来越浮于表面,甚至已经像是火药桶一般,几乎是快要一点就爆了。
街边那些小酒馆中,好些人似乎搞起了什么秘密集会;
偶尔广场上,又有一些人成群结队地出现,小声地谈论着什么吃人,什么国家政体的;
甚至还有一些桀骜不驯的人,居然跑去挑衅了骑警
在杰米看来,这样做莽撞又无意义。
但从围观人群纷纷叫好的行为来看
这明显昭示着。人们此时对政府的怨气已经积聚到了一个不能再继续忍耐的程度。
然而,宫廷中的人们对这些变化却并不敏感。
习惯于轻视人民的上层阶级,始终不认为底层百姓能闹出什么大事。
其时,理查德国王还在一门心思地要人去查那个疯帽子是谁;
亨利公爵兴兴头头地深挖着陈年旧事,想要借此来搞出一些事情;
而德莱塞尔大人则将自己变作一条埋伏在暗处的毒蛇,静静等待报仇雪恨的时机;
至于劳瑞斯夫人
这位夫人怀孕,为此十分焦虑,同心腹侍女私下里商量:陛下最近都没同我上床,显见是没办法将孩子赖在他身上了,那么
她掰着手指头,一边数着那些人,一边蹙眉发愁:亨利公爵、凯文子爵、安德鲁伯爵、罗伯特唔,罗伯特就算了,他不过是个地位低贱的理发师,并不配做我孩子的父亲呢!巴尔弗,巴尔弗也不行,不过一个小侍卫波里、爱德华、格雷哎,你说,我将孩子算到谁身上好呢?
侍女:
正在这样的情况下,北方行省那边乱上加乱地又传来了一些民众起义的消息。
但理查德国王他们照旧不关心乱民嘛,时不时就要来一波!
这就仿佛每年天干物燥之时,不经意间燃起来的火,每每燃起,气势滔天,可隔个几天,哪怕不去管呢,也终会熄灭,回回如此,不用给予过多关注。
于是,他们便只关注眼前的一桩事。
这桩事是太后要回王城了。
第92章
太后并不喜欢王城的生活。
但这场突如其来的瘟疫使得外头有些乱了。
那些活不下去的、饿得眼睛直发绿的底层民众们早就没什么心思再去思考什么王室、贵族了。国家的规则和法律,没办法限制这些连命都不要了的人。
他们成群结队、抱团取暖地聚在一起,一个个面黄肌肉、瘦骨嶙峋,并且,在苦难生活的折磨和摧残下,具都丑恶如鬼,虽暂时还没做出什么,可每每流露出的目光却是极瘆人的。
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太后只好放弃了自由自在的生活,选择返回王城。
只是她心里并不怎么情愿,所以,在见了理查德国王,忍不住长吁短叹地念叨几句:也不知这回朝堂上的大臣们又要说我什么,尤其是德莱塞尔那个老家伙,以前最喜欢对着我摆出一副刻板严肃的面孔,说我这里做得不对,那里做得不好
理查德国王不由微笑回答:前者的话,我也不知道。但后者,您大可不必担心。只因我已经令德莱塞尔大人辞职了
太后吃了一惊:什么?陛下,我虽也很烦那个糟老头子,可他确实兢兢业业地服侍了我们母子很多年啊,且一向忠心耿耿。
但他的功用已经耗尽了,母后。理查德国王很无情地说。
因是在母亲面前,这位陛下总算不再装模作样了,坦白、自私地说:那位大人得罪了许许多多的人,偏偏他又总是清高自傲,从不屑于结党。及至赶上这场瘟疫所有人都很不满,朝堂内外一片骂声。
在这时候,本就该选出一个份量足够的牺牲品来,也好供人们发泄怒气。可纵观整个朝堂,也只有他受到了很多人的攻讦,又没什么朋友帮衬
这种情况下,母后,我实找不出另一个比他还要适合的牺牲品了。
太后沉默了。
她心里还是认为,德莱塞尔大人是个值得信重的老臣,不该就这么被罢免。
可儿子理查德才是一国之君,是这个国家真正作主的人
所以,她默认了这个结果,丝毫不打算为德莱塞尔大人鸣什么不平了,略停顿了几秒后,就转而问起别的事情,什么王城近来有什么新闻?亨利公爵最近日子过得怎么样?王后为什么迟迟不生育王嗣
之后,这对臭味相投的母子甚至还聊上了彼此间的风流韵事。
理查德国王先是玩笑地举荐:相信我,母后,出身并不代表什么。好比我认为,剧院里的那个沃恩(一名男戏子)要比你身边的那些个侍卫都强得多,你若是肯稍稍垂怜,他必定能让你感觉满意。
太后立刻笑着回了一句:我是信你的,儿子。正如我信那个叫库娜的女子,于你心中,应是比什么夫人都要好得多!
于是,两母子相视一笑,其乐融融。
第二天,太后开始在寝宫中召见众人。
早被证明了没有感染疫病,已经解除寝宫封禁的艾丽莎王后按照规矩,特地前来请安。
在之前的疫病中,这位王后虽遭到了理查德国王的放弃国王逃往行宫,躲避瘟疫时,并没有想过带上她但她之前果断将寝宫封禁、避免疫病外传的举动,还是博得了朝野内外的一致赞美。
可以说,不论是贵族,还是国王,在这场疫病中的表现,其实都不怎么样。
唯独艾丽莎王后,也许做得没那么好,却是所有人当中最为无辜、也最无可指摘的人了。
因此,太后哪怕不怎么喜欢这个古板又规规矩矩的儿媳妇,态度上也是和和气气的。
只是碍于性格的缘故,这对婆媳是完全聊不来的,请安问好之后,便是一片安静,谁都不想开口说话了。
幸好,亨利公爵同劳瑞斯夫人也到了。
这对貌合神离的夫妇,本就是仓促结婚、利益结合,而且,亨利公爵此前还涉嫌谋逆,因此,他俩的婚姻从头到尾都没得到太后的参与和认可。
如今,两人勉强也算是去补上仪式,所以,一起走到太后身前,便屈膝跪了下来。
太后上前一步,将两人搀起。
然后,她露出愉快的笑容,仿佛对他们的结合很满意一样地感叹:真好!真好啊,我的小亨利也长大了。
可等虚伪的客套结束,这对夫妇离开
太后就忍不住地朝国王招手,又用扇子挡住半张脸地悄声问:这怎么回事?那什么劳瑞斯夫人怎么就嫁给亨利了?她不是你的情妇吗?唔,你不想同我说吗?行吧,我是懒得管了。只一个问题,她现在肚子里的孩子,是不是你的?
理查德国王无声地摇了摇头,然后,又似乎忍不住地咧嘴一笑,低声补充了一句:怕是劳瑞斯夫人自己都搞不明白孩子爹到底是谁呢!
太后听了这话不觉吃了一惊。
但她终究不是寻常女人,很快便又觉得有趣起来,将收起的扇子又打了开来,遮着脸地八卦:那么,亨利怎么想呢?
理查德国王含笑猜测:兴许会叫她生下吧,若是女孩子便养着,男孩子大抵会送走。
太后闻言微微一怔,继而轻轻嘲讽一笑。
末了,她轻轻地说:是了,我太久没回王城,竟已忘了。处理孩子,大家历来都是这么个步骤,原也没什么新鲜好玩的。
理查德国王假装什么也没听到,并不搭腔。
但他的唇角却微微翘了起来,流露出一抹令人捉摸不透的神秘笑意。
另一头,忙于同自己骂架的杰米,也听闻了太后归来的消息。
若是换了往常,他多半是不以为意的
毕竟,又不是朱迪安那个喜欢逢迎的马屁精!
所以,不管是太后,还是王后,亦或是国王宠幸的那些情妇们
他一向都是躲得远远,从不往上凑的。
可如今,才刚从德莱塞尔大人那得到了太后是路易斯生母的秘密。
杰米不免重新思虑起来:也不知这位太后手中有没有什么确认儿子的方式,万一存在什么不知道的胎记和痕迹,那可就有点儿麻烦了。
但一路走到今天,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稍微遇到点儿什么风吹草动,便要心惊胆战的小傻子了。
所以,发愁归发愁,却也不至于乱了方寸,只平静地琢磨着:若不识破,一切自然都好说,无非就是又多认一个便宜母亲;可若是识破了,却得谋划一番,总归不过是想法子逃掉最差的结果也就是逃不掉了,大抵也就是一死。
为此,他心情很是坦然地将路易斯的遗物拿了出来,仔细地看了又看、想了又想,默默做好了应对难关的心理准备。
这时,恰逢海伦娜夫人也从乡下寄了一封信过来,在信中稍稍诉说了一番思念后,便说疫病渐渐退去,正打算收拾行李,启程返回王城。
为了避免对方受自己牵连,杰米立刻回了一封信,让她先不要回来了。
然后,他又将文稿和资料统统藏到了一处只有那位夫人才知道的地方。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