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徒弟重生了——姜鱼(151)
李三思笑容淡下去,此事不少人都知道,血魔宗覆灭后,阮夫人受天水诀反噬,有段时间不知所踪。但也有人看到她在鬼城附近出现,猜想她是在临终前回了鬼城。
阮秋心下怅然,良久不语。
他是见过阮青陆的,也正巧,从他们短短几句对话当中,听过这件事。他还记得祖母温柔地看着手中的玉雕小人,说起她最后一次见到儿子时,是在儿子十岁那一年。
原来她的儿子也曾追到过鬼城,却未能再见她一面。
感觉到手心上传来的一阵温暖,阮秋将自己从这份悲哀中抽离出来,朝殷无尘摇头,我只是想起了祖母和父亲,忽然有点难过。
谢玄卿便温声道:那些陈年往事,我们就不说了。
李三思也道:对,都过去了。
阮秋失笑道:不必如此,我还想多听听爹娘的旧事。不过这会儿,我想先去聂家坟地看看,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到祖母一面。
殷无尘道:我陪你去。
云水珠还在他丹田内。
阮秋点了点头。
谢玄卿和李三思却也没再提当年的事,只是送他们到聂家坟地山下,就让他们自己上山。
阮秋知道他们在避嫌。其实并非所有人都想要天水诀或者云水珠,而阮秋很幸运地碰见了好几位,谢玄卿知道聂家的旧事,李三思也知道,却都没有打云水珠的主意。
牵着殷无尘的手上山时,阮秋轻叹出声,原来大师伯早就知道,难怪他从来都不问。
殷无尘道:我入玄极宗时是同辈中年纪最小的小师弟,虽说各自师尊不同,但也算是莫师兄拉扯大的,而在紫霄宫,谢玄卿大抵也同莫师兄一样。我与他没有什么深交,师兄们倒是与谢玄卿有过一些交情,他们都说过,谢玄卿是可信之人。
其实这几天相处下来,谢玄卿的关怀阮秋也感受到了,我知道大师伯不坏,只是想不明白我娘当年离开紫霄宫时究竟是不是怨过他的,大师伯也一直都放不下此事。
殷无尘也叹道:被师弟背叛,被污蔑杀死至亲的师尊,身边的师弟师妹最后死的死伤的伤,这种绝境下,谢玄卿依然能撑起紫霄宫,其实我们都要远比他幸运得多。
阮秋沉默下来。
二人快要走到那个血坑前时,殷无尘就取出了丹田里的云水珠,毫不留恋地交给了阮秋。
去吧,我在这里等你。
秘境上有聂家的封印阵,殷无尘知道他是进不去的。
阮秋接过云水珠,看了殷无尘一眼,转身走向血坑。
那个堆满白骨的血坑上还残存着天雷灼烧过的痕迹,波及到四周山林,放眼看去已是焦黑一片,而那些曾经困住聂少泽的妖藤都已经被烧成焦炭,填满在坑底骸骨上。
阮秋站在血坑上,一抬手,云水珠缓缓飘到半空,精纯浓郁的灵气涌现,灵光映照下,焦黑的树根下逐渐恢复生机,冒出青芽,坑底积攒多年的怨气也被渐渐化去了。
须臾后,坑底怨气消磨殆尽,云水珠飞回阮秋手中,光芒稍稍黯淡了几分,便不再动了。
阮秋有些诧异,试图控制云水珠让它回归云水壁,几次都没有反应,他心想莫非云水珠已经完全脱离了云水壁,也回不去了吗?
他皱了皱眉,踩在被碳灰和泥土遮盖的石阶上,走向血坑底下的黑石柱,上回他走到血坑上时就已经进了云水壁所在的秘境,可等他走到石柱下后,他还是站在那里。
怎么会这样?
阮秋捏起云水珠,迷茫地打量起脚下这处多年前的祭坛,试着咬破指尖,凝起一道灵力,将指尖血水弹到祭坛上。聂家刻在黑石柱上的残阵还是有反应的,却在光亮了一瞬之后就又重归平静,阮秋怔怔站在那里,心中忽然涌上一股沉重的悲凉。
不仅云水珠无法回归云水壁,连阮秋,也已经进不去那个云水壁所在的秘境。他无法用云水珠感知到云水壁,也见不到阮青陆了,莫非云水壁已经被聂少泽给毁了?
那阮青陆
阮秋呼吸一滞,握紧云水珠,迷惘地看着血坑四周。
没有云水壁的支撑,那么,祖母的残魂也消失了吗?
半个时辰后,阮秋还未回来,在林中打坐调息的殷无尘再也等不下去,等他找到血坑时,就见阮秋坐在黑石柱下方铺满碎石的石阶上,双眼无神地捏着手里的云水珠。
殷无尘暗松口气,走下血坑,直到快走到阮秋身边时,阮秋才有了一丝反应,抬起头,略微泛红的双眼看向他,声音有些沙哑。
师尊。
嗯。
殷无尘应了一声,看到云水珠还在时,他就知道阮秋此行可能不太顺利,又见阮秋俨然心情不好,他便也在阮秋身边就地坐下。
在想什么?
阮秋靠在他肩上,将云水珠高举起来,透过天光望着通透玉珠内的金色符文,眼里满是茫然,师尊,祖母好像不在这里了。可我还没有告诉她,爹其实来找过她。
殷无尘顿了下,轻柔地抬手揽住阮秋,安慰道:阮夫人或许只是睡着了,就像先前她跟你说过的那样,她只是在云水壁中沉睡了。她或许太累了,只是想歇会儿。
阮秋眸中一亮,慢慢坐起来,激动地看向殷无尘,师尊说的对,祖母只是睡了,她一定会醒的!那,我们可以再等等她吗?
殷无尘轻笑道:当然可以,你想等多久,我们就等多久,不过要先给掌教他们传信。
阮秋这才笑起来,重重点头。他心里一直很自责,方才就在想,祖母是为了帮他才会出手,如果那个时候,他没有离开那里,祖母也没有出手,是不是就不会有事了?
又是不是他夺走了云水壁中支撑祖母残魂的力量?
虽然心里也有一个理智的声音告诉他,云水珠都感知不到云水壁的存在,聂家法阵也无用了,他未必能再见到阮青陆的残魂,可殷无尘这么说,他心里就又有了希望。
阮秋心想,再等等,天黑了,也许祖母就出来了。
因为阮秋一直忧心忡忡,殷无尘不放心,便陪着他留下来,也给山下等着的谢玄卿和李三思传了信,二人都没有催促他们,但这一夜,终究还是这样平静地过去了。
一直到晨露覆满枝头,这处祭坛上仍旧没有发生任何事,而云水珠,也一夜都没有反应。
阮秋愣愣地坐在石阶上,已经许久没有说话。殷无尘心下开始懊悔昨日不该那样哄他,若当时就没有希望,眼下也不会更加失望,他犹豫许久,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最后先开口的,还是阮秋。
他等了一夜,也冷静了一夜,心中被愧疚填满,后悔那一夜没再回头看一眼,但看着日头升起,看到身边的殷无尘苍白的脸色时,他便清醒过来了,长长吐出一口气。
走吧。
阮秋将云水珠交给殷无尘,眉心透出几分疲惫。
师尊身上还有伤,也许这次祖母也需要沉睡很长时间才能缓过来,我们可以下次再来。
阮秋如此安慰着自己,勉强笑了笑,等到那时候,我们还能带着我们的孩子一起来。
殷无尘凝望着阮秋,轻轻握住他的手,小秋,我会一直陪着你,你想何时再来都行。
阮秋敛去笑容,又看了一眼这处阴森诡异的血坑。
师尊,我想为祖母立碑。
二人下山时远远就见到了坟地界碑内打坐的谢玄卿和李三思,他们在山上等了一夜,谢玄卿和李三思也就守在山脚下等了一夜,毕竟尸傀从不靠近坟地,他们也清静。
几人一碰头,殷无尘就同他们说了阮秋的打算,听说要收敛聂家先人的遗骨,再为祖母祖父立碑合葬,谢玄卿和李三思都没什么意见,四人商量好后就去了聂家本家。
不过因为过去了太多年,他们几人中谁都没见过当年的聂家少主聂平渊,一时间也无法找到他的尸骨,阮青陆死于风暴当中,被满城尸傀分尸,更是没有完整的尸骨。
几人到了聂家分头行动,谢玄卿和李三思帮忙收敛聂家人的遗骨,阮秋和殷无尘便去了当年聂平渊和阮夫人的婚房,打算找到他们留下的旧物,为他们建一个衣冠冢。
这间婚房这些年很少有人来过,保留了不少当年聂平渊和阮青陆夫妇的旧物,包括柜子里的衣物和他们为未出生的孩子准备的衣裳玩具,阮秋和殷无尘都收拾了一些。
阮秋还是觉得缺了点什么,灵光一闪,就回到妆匣前,在角落的柜子下搬出了一个匣子。
殷无尘一眼认出来,这是存放着聂平渊和阮青陆多年来往书信的匣子,他便明白了阮秋的用意,这些书信是他们相爱的见证,在这聂家,也是最能代替他们的旧物。
阮秋默默点头,指尖按在匣子边上,想打开又放弃了。他抱起匣子,转身面向殷无尘,我们走吧,就将这些葬在方才的山上。
也许哪一天,等到祖母的残魂醒过来时,可以再看一眼她多年前与她夫君留下的书信。
这座合葬墓是阮秋亲手挖的坑,亲手刻的碑,就在藏着云水壁的血坑旁边,离阮青陆的残魂很近,这座山正是聂家坟地,不会被尸傀打扰,殷无尘也一直在边上帮忙。
阮秋和殷无尘在山上待了一阵,回到聂家时,谢玄卿和李三思也已经将聂家的遗骨都收敛好,葬在聂家祠堂后的小山上,几人会面后,趁着天还没完全黑透出了鬼城。
说起来,谢玄卿和李三思收敛遗骨时碰到一桩怪事,聂少泽和鬼母聂如意的尸骨不见了。
阮秋有些意外,殷无尘也怀疑是聂无欢后来又回来过,带走了聂少泽和聂如意的尸骨。
几人在城外露宿,围着篝火说起此事,都有几分唏嘘。
聂少泽和聂如意已死,魂魄已散,会在意他们尸骨的人,这世间大抵也只会是聂无欢了。
天亮后,几人真正离开这座鬼城,往星落镇而去。
殷无尘有伤在身,不宜远行,但谢玄卿和李三思是什么人,南北岸两个第一宗门的宫主掌教,能缺飞行法器吗?只需一夜,云舟抵达星落镇,在天亮时分到了停云观。
谢玄卿对阮秋自小生活过的地方很在意,看到是这么小一座陈旧的道观后,对阮秋是越发心疼。而在停云观中收拾一阵,带上香烛,阮秋就带着他们上山祭拜父母。
殷无尘不是第一回 来了,自觉地陪着阮秋点燃香烛。
二人准备好时,回头再看,谢玄卿仍旧呆站在墓碑前,双目失神地看着碑上的两个名字。
阮秋和殷无尘相视一眼,起身朝他走去,师伯?
我没事。谢玄卿恍然回神,神色温和地看向阮秋,我只是想起来,三师弟走的时候因为伤得太重,魂飞魄散,连尸身也没留下,后来师妹离开紫霄宫的时候,也带走了他的遗物。阮秋,这碑是你立的?
阮秋眉头轻蹙,默默点头。
谢玄卿看他的眼神满是惭愧,你吃了不少苦吧。
阮秋摇摇头,望向殷无尘,还好,后来遇到了师尊,就不苦了。对了,爹娘还留下了曾经在紫霄宫的配剑,师伯,我仔细想过,这剑出自紫霄宫,不如就送回去吧。
在停云观后院挖出来的旧物有一部分在殷无尘这里,父母留下的剑匣,阮秋还是自己留着的,他说着取出储物戒里的玄铁剑匣。
这双剑回到紫霄宫,就当是我爹娘也回到了师门。
好。
谢玄卿指尖一颤,抬手覆在剑匣上,轻轻打开剑匣,时隔多年,再次重见天日的双剑并排放在剑匣中的红绸上,一柄细剑,一柄长剑,剑柄上都还刻着紫霄宫的图腾。
不争,不恨。
这是双剑的名字,阮秋却不大明白这名字的含义。
听闻当年的紫霄五子,手中配剑皆是由其师尊老剑圣亲手为之打造的。师伯可知道,爹娘的剑,为何会起这么一个名字吗?
谢玄卿笑容勉强,看着这双剑,却不敢伸手触碰,我曾经的配剑名为不恕,宋惊风的剑是不渡,三师弟的不争,四师妹的不恨,五师弟的不平我也不清楚师尊的用意,但师尊一定是希望我们都好的。不过这长剑不恨,本该是给三师弟的。
他眼里涌上几分怀念之色,忍不住摇头失笑,你爹性子软和,像你这样,但师尊最忧心的人就是他,尽管那时候血魔宗已经覆灭,阮夫人也已经为聂家报仇雪恨,师尊还是怕他会被仇恨影响,这柄不恨剑便是为三师弟打造的。但你娘的性子与他截然相反,她很要强,也很倔强,偏偏不喜欢那细剑,要抢三师弟的长剑。
阮秋若有所思,在他记忆里,他娘顾兰君一直都是很温柔的,居然会抢他爹的配剑吗?
谢玄卿想起往事也放松了几分,将那柄细剑拿出来,动作忽地一顿,拿起细剑后匣子空了小半,匣子边缘红绸下的信封一角也露了出来,谢玄卿便将那封信拿了起来。
这是
阮秋也是一愣,面露愕然,这里怎么会有封信?
殷无尘和李三思随之看来。
谢玄卿将那封信转过来,几人就看到信封上端正的字迹,以及那一句吾儿阮秋亲启。
作者有话要说:
来了_(:з」)_
第一百零七章 试剑之约,回紫霄宫。
会在剑匣里给阮秋留下书信, 称他为吾儿的人,只会是一个人,阮秋的母亲,顾兰君。
自从隐居星落镇后, 顾兰君就很少再出剑, 唯一一次真正出手, 是背着双剑去苍耀皇宫救驾,那时苍耀没有几人知道她的身份。
从苍耀的国都回来后,阮秋就再没有看过她用剑, 只知道她将双剑封尘在这玄铁剑匣当中,而阮秋,也再没有打开过这个剑匣。
阮秋可以确定,剑匣里的信是母亲临终前留下的。
不过,他竟从不知道。
不说其他人, 阮秋也愣住了。
谢玄卿将信交到他手上, 信是师妹留给你的吧。
阮秋手中的剑匣被谢玄卿接过去, 手中便多了一封书信,他神情怔愣,我不知道
他话说出了口, 垂眸望着手中已有些陈旧泛黄的信封,眸中渐渐恢复冷静,让我看看。
几人都没出声, 看着阮秋打开信封, 抽出几张信纸, 这个柔弱秀丽的青衣少年看着信时神情有一些细微的变化, 或是怀念, 或是不舍, 而后再看向谢玄卿,眸中复杂。
恋耽美
阮秋心下怅然,良久不语。
他是见过阮青陆的,也正巧,从他们短短几句对话当中,听过这件事。他还记得祖母温柔地看着手中的玉雕小人,说起她最后一次见到儿子时,是在儿子十岁那一年。
原来她的儿子也曾追到过鬼城,却未能再见她一面。
感觉到手心上传来的一阵温暖,阮秋将自己从这份悲哀中抽离出来,朝殷无尘摇头,我只是想起了祖母和父亲,忽然有点难过。
谢玄卿便温声道:那些陈年往事,我们就不说了。
李三思也道:对,都过去了。
阮秋失笑道:不必如此,我还想多听听爹娘的旧事。不过这会儿,我想先去聂家坟地看看,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到祖母一面。
殷无尘道:我陪你去。
云水珠还在他丹田内。
阮秋点了点头。
谢玄卿和李三思却也没再提当年的事,只是送他们到聂家坟地山下,就让他们自己上山。
阮秋知道他们在避嫌。其实并非所有人都想要天水诀或者云水珠,而阮秋很幸运地碰见了好几位,谢玄卿知道聂家的旧事,李三思也知道,却都没有打云水珠的主意。
牵着殷无尘的手上山时,阮秋轻叹出声,原来大师伯早就知道,难怪他从来都不问。
殷无尘道:我入玄极宗时是同辈中年纪最小的小师弟,虽说各自师尊不同,但也算是莫师兄拉扯大的,而在紫霄宫,谢玄卿大抵也同莫师兄一样。我与他没有什么深交,师兄们倒是与谢玄卿有过一些交情,他们都说过,谢玄卿是可信之人。
其实这几天相处下来,谢玄卿的关怀阮秋也感受到了,我知道大师伯不坏,只是想不明白我娘当年离开紫霄宫时究竟是不是怨过他的,大师伯也一直都放不下此事。
殷无尘也叹道:被师弟背叛,被污蔑杀死至亲的师尊,身边的师弟师妹最后死的死伤的伤,这种绝境下,谢玄卿依然能撑起紫霄宫,其实我们都要远比他幸运得多。
阮秋沉默下来。
二人快要走到那个血坑前时,殷无尘就取出了丹田里的云水珠,毫不留恋地交给了阮秋。
去吧,我在这里等你。
秘境上有聂家的封印阵,殷无尘知道他是进不去的。
阮秋接过云水珠,看了殷无尘一眼,转身走向血坑。
那个堆满白骨的血坑上还残存着天雷灼烧过的痕迹,波及到四周山林,放眼看去已是焦黑一片,而那些曾经困住聂少泽的妖藤都已经被烧成焦炭,填满在坑底骸骨上。
阮秋站在血坑上,一抬手,云水珠缓缓飘到半空,精纯浓郁的灵气涌现,灵光映照下,焦黑的树根下逐渐恢复生机,冒出青芽,坑底积攒多年的怨气也被渐渐化去了。
须臾后,坑底怨气消磨殆尽,云水珠飞回阮秋手中,光芒稍稍黯淡了几分,便不再动了。
阮秋有些诧异,试图控制云水珠让它回归云水壁,几次都没有反应,他心想莫非云水珠已经完全脱离了云水壁,也回不去了吗?
他皱了皱眉,踩在被碳灰和泥土遮盖的石阶上,走向血坑底下的黑石柱,上回他走到血坑上时就已经进了云水壁所在的秘境,可等他走到石柱下后,他还是站在那里。
怎么会这样?
阮秋捏起云水珠,迷茫地打量起脚下这处多年前的祭坛,试着咬破指尖,凝起一道灵力,将指尖血水弹到祭坛上。聂家刻在黑石柱上的残阵还是有反应的,却在光亮了一瞬之后就又重归平静,阮秋怔怔站在那里,心中忽然涌上一股沉重的悲凉。
不仅云水珠无法回归云水壁,连阮秋,也已经进不去那个云水壁所在的秘境。他无法用云水珠感知到云水壁,也见不到阮青陆了,莫非云水壁已经被聂少泽给毁了?
那阮青陆
阮秋呼吸一滞,握紧云水珠,迷惘地看着血坑四周。
没有云水壁的支撑,那么,祖母的残魂也消失了吗?
半个时辰后,阮秋还未回来,在林中打坐调息的殷无尘再也等不下去,等他找到血坑时,就见阮秋坐在黑石柱下方铺满碎石的石阶上,双眼无神地捏着手里的云水珠。
殷无尘暗松口气,走下血坑,直到快走到阮秋身边时,阮秋才有了一丝反应,抬起头,略微泛红的双眼看向他,声音有些沙哑。
师尊。
嗯。
殷无尘应了一声,看到云水珠还在时,他就知道阮秋此行可能不太顺利,又见阮秋俨然心情不好,他便也在阮秋身边就地坐下。
在想什么?
阮秋靠在他肩上,将云水珠高举起来,透过天光望着通透玉珠内的金色符文,眼里满是茫然,师尊,祖母好像不在这里了。可我还没有告诉她,爹其实来找过她。
殷无尘顿了下,轻柔地抬手揽住阮秋,安慰道:阮夫人或许只是睡着了,就像先前她跟你说过的那样,她只是在云水壁中沉睡了。她或许太累了,只是想歇会儿。
阮秋眸中一亮,慢慢坐起来,激动地看向殷无尘,师尊说的对,祖母只是睡了,她一定会醒的!那,我们可以再等等她吗?
殷无尘轻笑道:当然可以,你想等多久,我们就等多久,不过要先给掌教他们传信。
阮秋这才笑起来,重重点头。他心里一直很自责,方才就在想,祖母是为了帮他才会出手,如果那个时候,他没有离开那里,祖母也没有出手,是不是就不会有事了?
又是不是他夺走了云水壁中支撑祖母残魂的力量?
虽然心里也有一个理智的声音告诉他,云水珠都感知不到云水壁的存在,聂家法阵也无用了,他未必能再见到阮青陆的残魂,可殷无尘这么说,他心里就又有了希望。
阮秋心想,再等等,天黑了,也许祖母就出来了。
因为阮秋一直忧心忡忡,殷无尘不放心,便陪着他留下来,也给山下等着的谢玄卿和李三思传了信,二人都没有催促他们,但这一夜,终究还是这样平静地过去了。
一直到晨露覆满枝头,这处祭坛上仍旧没有发生任何事,而云水珠,也一夜都没有反应。
阮秋愣愣地坐在石阶上,已经许久没有说话。殷无尘心下开始懊悔昨日不该那样哄他,若当时就没有希望,眼下也不会更加失望,他犹豫许久,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最后先开口的,还是阮秋。
他等了一夜,也冷静了一夜,心中被愧疚填满,后悔那一夜没再回头看一眼,但看着日头升起,看到身边的殷无尘苍白的脸色时,他便清醒过来了,长长吐出一口气。
走吧。
阮秋将云水珠交给殷无尘,眉心透出几分疲惫。
师尊身上还有伤,也许这次祖母也需要沉睡很长时间才能缓过来,我们可以下次再来。
阮秋如此安慰着自己,勉强笑了笑,等到那时候,我们还能带着我们的孩子一起来。
殷无尘凝望着阮秋,轻轻握住他的手,小秋,我会一直陪着你,你想何时再来都行。
阮秋敛去笑容,又看了一眼这处阴森诡异的血坑。
师尊,我想为祖母立碑。
二人下山时远远就见到了坟地界碑内打坐的谢玄卿和李三思,他们在山上等了一夜,谢玄卿和李三思也就守在山脚下等了一夜,毕竟尸傀从不靠近坟地,他们也清静。
几人一碰头,殷无尘就同他们说了阮秋的打算,听说要收敛聂家先人的遗骨,再为祖母祖父立碑合葬,谢玄卿和李三思都没什么意见,四人商量好后就去了聂家本家。
不过因为过去了太多年,他们几人中谁都没见过当年的聂家少主聂平渊,一时间也无法找到他的尸骨,阮青陆死于风暴当中,被满城尸傀分尸,更是没有完整的尸骨。
几人到了聂家分头行动,谢玄卿和李三思帮忙收敛聂家人的遗骨,阮秋和殷无尘便去了当年聂平渊和阮夫人的婚房,打算找到他们留下的旧物,为他们建一个衣冠冢。
这间婚房这些年很少有人来过,保留了不少当年聂平渊和阮青陆夫妇的旧物,包括柜子里的衣物和他们为未出生的孩子准备的衣裳玩具,阮秋和殷无尘都收拾了一些。
阮秋还是觉得缺了点什么,灵光一闪,就回到妆匣前,在角落的柜子下搬出了一个匣子。
殷无尘一眼认出来,这是存放着聂平渊和阮青陆多年来往书信的匣子,他便明白了阮秋的用意,这些书信是他们相爱的见证,在这聂家,也是最能代替他们的旧物。
阮秋默默点头,指尖按在匣子边上,想打开又放弃了。他抱起匣子,转身面向殷无尘,我们走吧,就将这些葬在方才的山上。
也许哪一天,等到祖母的残魂醒过来时,可以再看一眼她多年前与她夫君留下的书信。
这座合葬墓是阮秋亲手挖的坑,亲手刻的碑,就在藏着云水壁的血坑旁边,离阮青陆的残魂很近,这座山正是聂家坟地,不会被尸傀打扰,殷无尘也一直在边上帮忙。
阮秋和殷无尘在山上待了一阵,回到聂家时,谢玄卿和李三思也已经将聂家的遗骨都收敛好,葬在聂家祠堂后的小山上,几人会面后,趁着天还没完全黑透出了鬼城。
说起来,谢玄卿和李三思收敛遗骨时碰到一桩怪事,聂少泽和鬼母聂如意的尸骨不见了。
阮秋有些意外,殷无尘也怀疑是聂无欢后来又回来过,带走了聂少泽和聂如意的尸骨。
几人在城外露宿,围着篝火说起此事,都有几分唏嘘。
聂少泽和聂如意已死,魂魄已散,会在意他们尸骨的人,这世间大抵也只会是聂无欢了。
天亮后,几人真正离开这座鬼城,往星落镇而去。
殷无尘有伤在身,不宜远行,但谢玄卿和李三思是什么人,南北岸两个第一宗门的宫主掌教,能缺飞行法器吗?只需一夜,云舟抵达星落镇,在天亮时分到了停云观。
谢玄卿对阮秋自小生活过的地方很在意,看到是这么小一座陈旧的道观后,对阮秋是越发心疼。而在停云观中收拾一阵,带上香烛,阮秋就带着他们上山祭拜父母。
殷无尘不是第一回 来了,自觉地陪着阮秋点燃香烛。
二人准备好时,回头再看,谢玄卿仍旧呆站在墓碑前,双目失神地看着碑上的两个名字。
阮秋和殷无尘相视一眼,起身朝他走去,师伯?
我没事。谢玄卿恍然回神,神色温和地看向阮秋,我只是想起来,三师弟走的时候因为伤得太重,魂飞魄散,连尸身也没留下,后来师妹离开紫霄宫的时候,也带走了他的遗物。阮秋,这碑是你立的?
阮秋眉头轻蹙,默默点头。
谢玄卿看他的眼神满是惭愧,你吃了不少苦吧。
阮秋摇摇头,望向殷无尘,还好,后来遇到了师尊,就不苦了。对了,爹娘还留下了曾经在紫霄宫的配剑,师伯,我仔细想过,这剑出自紫霄宫,不如就送回去吧。
在停云观后院挖出来的旧物有一部分在殷无尘这里,父母留下的剑匣,阮秋还是自己留着的,他说着取出储物戒里的玄铁剑匣。
这双剑回到紫霄宫,就当是我爹娘也回到了师门。
好。
谢玄卿指尖一颤,抬手覆在剑匣上,轻轻打开剑匣,时隔多年,再次重见天日的双剑并排放在剑匣中的红绸上,一柄细剑,一柄长剑,剑柄上都还刻着紫霄宫的图腾。
不争,不恨。
这是双剑的名字,阮秋却不大明白这名字的含义。
听闻当年的紫霄五子,手中配剑皆是由其师尊老剑圣亲手为之打造的。师伯可知道,爹娘的剑,为何会起这么一个名字吗?
谢玄卿笑容勉强,看着这双剑,却不敢伸手触碰,我曾经的配剑名为不恕,宋惊风的剑是不渡,三师弟的不争,四师妹的不恨,五师弟的不平我也不清楚师尊的用意,但师尊一定是希望我们都好的。不过这长剑不恨,本该是给三师弟的。
他眼里涌上几分怀念之色,忍不住摇头失笑,你爹性子软和,像你这样,但师尊最忧心的人就是他,尽管那时候血魔宗已经覆灭,阮夫人也已经为聂家报仇雪恨,师尊还是怕他会被仇恨影响,这柄不恨剑便是为三师弟打造的。但你娘的性子与他截然相反,她很要强,也很倔强,偏偏不喜欢那细剑,要抢三师弟的长剑。
阮秋若有所思,在他记忆里,他娘顾兰君一直都是很温柔的,居然会抢他爹的配剑吗?
谢玄卿想起往事也放松了几分,将那柄细剑拿出来,动作忽地一顿,拿起细剑后匣子空了小半,匣子边缘红绸下的信封一角也露了出来,谢玄卿便将那封信拿了起来。
这是
阮秋也是一愣,面露愕然,这里怎么会有封信?
殷无尘和李三思随之看来。
谢玄卿将那封信转过来,几人就看到信封上端正的字迹,以及那一句吾儿阮秋亲启。
作者有话要说:
来了_(:з」)_
第一百零七章 试剑之约,回紫霄宫。
会在剑匣里给阮秋留下书信, 称他为吾儿的人,只会是一个人,阮秋的母亲,顾兰君。
自从隐居星落镇后, 顾兰君就很少再出剑, 唯一一次真正出手, 是背着双剑去苍耀皇宫救驾,那时苍耀没有几人知道她的身份。
从苍耀的国都回来后,阮秋就再没有看过她用剑, 只知道她将双剑封尘在这玄铁剑匣当中,而阮秋,也再没有打开过这个剑匣。
阮秋可以确定,剑匣里的信是母亲临终前留下的。
不过,他竟从不知道。
不说其他人, 阮秋也愣住了。
谢玄卿将信交到他手上, 信是师妹留给你的吧。
阮秋手中的剑匣被谢玄卿接过去, 手中便多了一封书信,他神情怔愣,我不知道
他话说出了口, 垂眸望着手中已有些陈旧泛黄的信封,眸中渐渐恢复冷静,让我看看。
几人都没出声, 看着阮秋打开信封, 抽出几张信纸, 这个柔弱秀丽的青衣少年看着信时神情有一些细微的变化, 或是怀念, 或是不舍, 而后再看向谢玄卿,眸中复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