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对照组后(191)
他想了想,干脆把梁华叫了进来。
听到叶未歇的问题,梁华也不太确定道:我和他是来沪市后才重新遇到的,他之前的遭遇我也只是从其他同学那里得知的,所以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没关系。叶未歇道,你说就是。至于真假,他自会自己来判断。
梁华想了想也就实话说了。
反正那么多人知道,多一个老板也没什么。
只是等听完,叶未歇直接惊了,所以刘建设在自己被诬陷后,不仅没有想办法报复回去就算了,还惩罚起自己和老婆孩子?
一下没刹住车,叶未歇脱口而出,他脑子有坑吧?
梁华闻言一怔,显然没想到叶未歇反应这么大。
但想了想又理解了,她当初听到时也觉得憋屈,她有些无奈道:他那个人才华好,在学校的时候就心高气傲的,回来没几年就遭遇了这样的事情,钻了牛角尖。
叶未歇却没有半点同情,他活该。
空有一腔才华有什么用?脑子进水的人才会做出这种仇者快亲者痛的事情。
眼见叶未歇脸色愈发不好,梁华有些替老同学惋惜,抛开其余的不讲,对方的能力是没得说的。
但看叶未歇的意思,估计是没戏了。
不过她作为介绍人,还是要问清楚的,那老板的意思是?
叶未歇沉默了下来。
说实话,他是没太看得上刘建设的,他是有能力没错,但这人的心态明显不行。
身为老板,谁喜欢手底下有情绪不稳的员工?
要是到关键时候掉链子怎么办?到时候他找谁说理去?
我先考虑一下。叶未歇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如果期间对方有找到新工作,让他不用拒绝。
梁华一怔,然后点点头,明白了。
看来是真没机会了。
不过也没事,到时候她再帮忙留意一下就行。
说完招聘的事情,叶未歇问起了杂志社改版的事情,有进展吗?
说到专业,梁华明显变了个样子,表情严肃道:已经有初步的计划了,老板听听?
叶未歇点头,你说。
梁华却站起身,那我去拿一下资料。
好。
梁华很快拿了之前准备好的资料回来,这是我的初步想法。
叶未歇接过资料翻了翻,发现想法倒是挺新颖的,但价值上得有点过高了,不够接地气,所以还是得往下拉一拉。
他想了想,道:我们是不是可以开辟一个美食专栏?
梁华一愣,美食专栏?
对。叶未歇一边想一边道,也不用拘泥于餐厅饭馆的高大上和出名,只要好吃就行,哪怕对方只是一家小门店也可以。
但前提是,那家店的质量和品质必须经过我们的评估,也就是说,必须是真的好吃才行。
梁华没做过美食专栏,但想来和其他专栏也差不多,所以她想了想,道:也不是不可以。但大家口味众多,很难去评判说好不好吃。
这一点上叶未歇倒是不担心,好吃本来就是一个相对的事情,比如我喜欢芒果,你不喜欢,但你能和所有人芒果不好吃吗?
所以这就是一个主观上的问题,只要大部分人认可就行。
梁华被说服,低头做记录,那我先记上。
好。
之后两人又讨论许久,把杂志的基调先定了下来,具体的细节之后再讨论。
两个小时后,叶未歇放下笔,好了,今天先这样,你回去后先把资料整理出来,周一我们一起去西雅杂志社做交接。
梁华自是无不应的,没问题。
*
作者有话要说:
第152章 时光西雅
周一, 西雅杂志社。
众人早就接到了社长徐解放的消息,杂志社今天会完成交接,让他们早点到岗, 别让新老板等。
所以大家虽然知道新老板是很好说话的叶未歇也没有丝毫的怠慢, 早早的就到了办公室, 还把桌椅板凳和窗户这些都擦拭了一遍,力求在新老板面前刷点好感。
所以叶未歇和梁华, 还有李律师到达西雅杂志社时,就看到了一间被收拾得窗明几净的杂志社。
大家的精神面貌看着也很好,并没有杂志社即将要没了的那种消沉。
想来在经过两期期刊后, 大家已经逐渐看开了杂志停刊的事情, 没再跟祥林嫂似的, 沉浸在悲痛里。
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梁华梁副主编,这位是李国安李律师。叶未歇指了指身旁的梁华和李国安给众人介绍。
之后又给两人介绍了杂志社的员工们, 这是编辑陆忠
介绍加寒暄, 十几分钟已经过去了, 最后还是老社长徐解放站出来,把众人叫到了会议室。
担心中间有变,叶未歇提出条件换取西雅杂志留下的事情他还没和众人说呢, 所以今天还得想办法把这件事给落实了。
别出了什么变故。
叶未歇坐在主位上, 左边是梁华,右边则是李律师。
他环顾一圈, 道:开始前,我先说一件事。
大家定定看着他, 等待下文。
叶未歇:那就是, 我决定把西雅杂志继续办下去。
哐当
叶未歇决定留下西雅杂志的话音一落, 与会的众人除了早就知道的梁华和李律师外,全部都呆愣原地,等反应过来后,原本拿在手上的杯子和笔掉的掉,歪的歪。
叮铃啷当的一阵兵荒马乱。
叶未歇顿时有些好笑,但又觉得这帮人挺可爱的。
因为易地而处,如果是他待了十多二十年的杂志社明明已经走到了尽头,可最后却又突然得以继续办下去,那种震惊和失而复得,估计也会让他失控失态。
真的假的?
陆忠犹不信的和叶未歇确认,不是他不信任叶未歇,而是这个消息太震惊了,他怕是自己幻听听错了。
听到他的问题,其他人也再次将视线全部转向了这场会议的主角叶未歇。
十来道目光投射过来,跟探照灯似的锃亮。
叶未歇笑了笑,道:是真的。
!!!
闻言,众人的视线又嗖的一下转到了老社长徐解放身上,他们怕这只是一场幻觉,所以迫切的想要得到更多的肯定。
而徐解放压根没想过叶未歇会在一开始就说这件事,他心里震惊无比,他很想问问,难道对方就不担心自己办不到,拿不到刊号吗?
可现在见大家都将视线投射过来,他只能无奈道:骗你们做什么?有饭吃吗?
好吧,还是熟悉的语气,这下众人的心终于安了下来。
而一想到西雅杂志能保留,大家都不免红了眼眶。
他们都已经做好了从此以后再无西雅杂志的准备了,没想到最后峰回路转,简直跟荡秋千似的,七上八下。
知道大家需要时间平复心情,所以叶未歇也不着急,一直等到大家安静下来,他才开始说事情。
虽然徐社长当初卖出杂志社的时候说的是无条件,但既然最开始我答应了留下你们的条件,自然会遵守,所以只要你们想,都可以留下。
不过前提我也要先说好,叶未歇话锋一转道,那就是杂志后续百分百会改版,也就意味着各位的工作内容,或者岗位可能会有所调整,至于怎么调整,现在还不好说。
如果接受不了的,也可以选择离职,这个不做强制要求。
叶未歇话音一落,陆忠就举了手,我留下。
他虽然来西雅的时间没其他人的多,但他对西雅的感情却是实打实的,而且和叶未歇共事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他比谁都了解叶未歇的为人。
他觉得在对方的手下做事肯定不会太差。
而且他也想看着西雅继续走下去,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力。
至于工作内容,调整就调整吧,就算是去外面再找工作,也不可能找到和之前完完全全一样的,所以做生不如做熟。
之后校对何莲和编辑李婉秋也表示了愿意留下,她们的想法和陆忠差不多。
其余人见状,也纷纷做出了想要留下的决定,他们除了想看着西雅走下去的想法外,也是知道按照自己的年纪,想要出去找一份工作很难。
所以既然叶未歇给了他们选择的机会,不如留下来。
最后只剩下年纪比较大的孙兴华。
孙兴华倒也不急,毕竟他多吃了几年的盐,自然是要想得更深一点。
我想问问小叶老板,杂志要怎么改?年纪大了,我怕到时候我应付不下来耽误时间。那留下来也是尸位素餐。
其他人原本还没想到这件事情,现在孙兴华一说,大家的脸色都变得凝重起来。
对啊,如果他们胜任不了新工作,那不是给叶未歇增加负担吗?
所以大家继续看向叶未歇,想听听对方的解释,如果真的胜任不了,他们会自动离职,不能寒了好人的心。
叶未歇倒是没想到对方会这么问,不过心底倒是觉得有点暖。
大家并没有把留下这件事当成理所当然的。
这就够了。
他道:我说的工作内容调整并不是说让做编辑的去做财务,而是说大家以前主要是写稿子,但以后重心会转移回审稿和发现优质作者上。
因为这才是编辑的本职工作。
当然,这也不能怪大家,实在是当初西雅的销量太低,投稿的人本就少得可怜,能用的稿子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最后只能是编辑自己上。
不然就只能开空窗。
这么一说,大家就都明白了。
能写稿子,自然能知道稿子好在哪里,所以应该都能胜任。
孙兴华点点头,那我也选择留下。如果他真的做不来,到时候再离职也行。
其他人也跟着点头。
那社长呢?突然有人问道。
话音一落,四周顿时安静了下来,十来道视线全部集中在徐解放身上。
对啊,他们怎么忘了社长?
对方不像他们一样,是打工的,重新签份合同就能留下,把西雅杂志社卖了,也就意味着徐解放会离开杂志社。
徐解放没想到话题转到了自己身上,他笑了笑,道:我回家喝茶遛弯啊,正好卖了杂志社也有钱了,可以养老。
社长你才几岁啊就养老。陆忠脱口而出。
徐解放的去留问题,叶未歇早就想过,所以这会道:社长如果不介意的话,我们有一个新专栏很适合你。
!!!这下徐解放是真的惊了,新专栏?这是自己也能留下的意思吗?
对,叶未歇笑道,具体内容晚点和你说,你可以看过后再决定去留。
不不不,不用看。徐解放赶紧道,能留下就行。
众人闻言都善意的笑了起来。
太好了,他们谁也不用离开了。
之后叶未歇和梁华一起,一对一和人聊过后,把大家的职位和工作内容都重新调整了一下,还重新签订了劳动合同。
而徐解放在看完美食专栏的企划后非常欣喜,他自小长在沪市,对沪市的美食就没有比他更了解的了,所以他拍着胸脯保证,自己肯定能把专栏办好。
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叶未歇心道。
半个月后,新买的小楼装修好,杂志社集体搬到了新家,而新招的员工也陆陆续续到位。
新版杂志的第一期也终于开始提上了日程。
而叶未歇也给新杂志社和杂志取了一个崭新的名字。
西雅杂志社正式更名为时光杂志社,而西雅杂志也变成了【时光西雅】。
名字定下时,老西雅的员工们差点喜极而泣。
叶未歇也把时光西雅的第一期的主题定为了[新生],既是杂志的新生,也是众人的新生,更是他叶未歇实现梦想的一大步。
所以大家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力求把第一炮给打响了。
叶未歇当然是乐见其成,所以他只要有空就会往杂志社跑。
甚至把《逆天》都搬到了杂志社来画。
他这边画好后,再把稿子拿回工作室那边描线和贴网点之类的,倒也没耽误。
而在此期间,《逆天》的前十话,第一本书也如约上市。
至于销量,根本不用他们担心,因为上市两周后,他们就迎来了第一次加印,而随着书被推往其他城市,销量也在节节攀升。
工作室和出版公司都很高兴,中间还联动开了一次庆功宴。
于兵一边感慨当初碰上叶未歇幸运,一边很快和叶未歇敲定了《逆天》第二本和第三本的上市时间。
大家都相信,有了第一本打底,后面的应该也不会太差。
版权费下来时,叶未歇再次给教育扶贫捐了一次款。
数额不大,但也算是尽了一份力吧。
你好,叶未歇。叶未歇正在忙工作,听到电话响随手接了起来。
对面的声音有些沉,你好,你的男朋友已经送到门口,麻烦来接收一下。
!听到熟悉的声音,叶未歇眼睛一亮,声音带着雀跃,你到啦?
余清和:嗯。
叶未歇立刻道:那你等我一下,我马上出来。
着急的语气取悦了余清和,他笑了声,不急,慢点。
知道啦!
但话是这么说,叶未歇还是加快了收拾东西的速度。
余清和的车就停在路边,他笑着跑过去,可就在这时,一道身影突然从旁边冲了出来。
叶未歇瞳孔一缩。
嘭
等余清和发现不对并从车上跑下来时,拦路的人已经被叶未歇给反剪双手摁在了地上。
叶老板,是、是我,刘建设。被摁住的人使劲扭头道。
叶未歇低头一看,刘先生?
是我。刘建设赶紧道,误会,我就是想和你说件事。
叶未歇。
他松开手,不好意思,条件反射。
余清和则默默收回已经抬起的脚。
*
作者有话要说:
第153章 所以你就放弃了?
坐。
餐厅包厢, 叶未歇坐下后见刘建设还拘谨的站着,就招呼了一声,同时拿起桌上的菜单翻看起来, 这家店是前不久刚开的, 他还是第一次过来, 也不知道有什么好吃的。
酸菜鱼,粉丝煲, 藕夹,糖醋排骨,酸豆角炒鸡杂, 小青菜, 还要什么?他看向旁边的余清和。
余清和正在用开水烫碗筷, 闻言道:加一道松茸鸡汤。
没问题。叶未歇在鸡汤下打了个勾,然后把菜单递给了对面的刘建设,刘先生看看要吃点什么?
刘建设一怔, 随即摆摆手拒绝了叶未歇的好意, 不用, 我吃过饭才来的,你们吃就行。
咕噜!
刘建设:
恋耽美
听到叶未歇的问题,梁华也不太确定道:我和他是来沪市后才重新遇到的,他之前的遭遇我也只是从其他同学那里得知的,所以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没关系。叶未歇道,你说就是。至于真假,他自会自己来判断。
梁华想了想也就实话说了。
反正那么多人知道,多一个老板也没什么。
只是等听完,叶未歇直接惊了,所以刘建设在自己被诬陷后,不仅没有想办法报复回去就算了,还惩罚起自己和老婆孩子?
一下没刹住车,叶未歇脱口而出,他脑子有坑吧?
梁华闻言一怔,显然没想到叶未歇反应这么大。
但想了想又理解了,她当初听到时也觉得憋屈,她有些无奈道:他那个人才华好,在学校的时候就心高气傲的,回来没几年就遭遇了这样的事情,钻了牛角尖。
叶未歇却没有半点同情,他活该。
空有一腔才华有什么用?脑子进水的人才会做出这种仇者快亲者痛的事情。
眼见叶未歇脸色愈发不好,梁华有些替老同学惋惜,抛开其余的不讲,对方的能力是没得说的。
但看叶未歇的意思,估计是没戏了。
不过她作为介绍人,还是要问清楚的,那老板的意思是?
叶未歇沉默了下来。
说实话,他是没太看得上刘建设的,他是有能力没错,但这人的心态明显不行。
身为老板,谁喜欢手底下有情绪不稳的员工?
要是到关键时候掉链子怎么办?到时候他找谁说理去?
我先考虑一下。叶未歇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如果期间对方有找到新工作,让他不用拒绝。
梁华一怔,然后点点头,明白了。
看来是真没机会了。
不过也没事,到时候她再帮忙留意一下就行。
说完招聘的事情,叶未歇问起了杂志社改版的事情,有进展吗?
说到专业,梁华明显变了个样子,表情严肃道:已经有初步的计划了,老板听听?
叶未歇点头,你说。
梁华却站起身,那我去拿一下资料。
好。
梁华很快拿了之前准备好的资料回来,这是我的初步想法。
叶未歇接过资料翻了翻,发现想法倒是挺新颖的,但价值上得有点过高了,不够接地气,所以还是得往下拉一拉。
他想了想,道:我们是不是可以开辟一个美食专栏?
梁华一愣,美食专栏?
对。叶未歇一边想一边道,也不用拘泥于餐厅饭馆的高大上和出名,只要好吃就行,哪怕对方只是一家小门店也可以。
但前提是,那家店的质量和品质必须经过我们的评估,也就是说,必须是真的好吃才行。
梁华没做过美食专栏,但想来和其他专栏也差不多,所以她想了想,道:也不是不可以。但大家口味众多,很难去评判说好不好吃。
这一点上叶未歇倒是不担心,好吃本来就是一个相对的事情,比如我喜欢芒果,你不喜欢,但你能和所有人芒果不好吃吗?
所以这就是一个主观上的问题,只要大部分人认可就行。
梁华被说服,低头做记录,那我先记上。
好。
之后两人又讨论许久,把杂志的基调先定了下来,具体的细节之后再讨论。
两个小时后,叶未歇放下笔,好了,今天先这样,你回去后先把资料整理出来,周一我们一起去西雅杂志社做交接。
梁华自是无不应的,没问题。
*
作者有话要说:
第152章 时光西雅
周一, 西雅杂志社。
众人早就接到了社长徐解放的消息,杂志社今天会完成交接,让他们早点到岗, 别让新老板等。
所以大家虽然知道新老板是很好说话的叶未歇也没有丝毫的怠慢, 早早的就到了办公室, 还把桌椅板凳和窗户这些都擦拭了一遍,力求在新老板面前刷点好感。
所以叶未歇和梁华, 还有李律师到达西雅杂志社时,就看到了一间被收拾得窗明几净的杂志社。
大家的精神面貌看着也很好,并没有杂志社即将要没了的那种消沉。
想来在经过两期期刊后, 大家已经逐渐看开了杂志停刊的事情, 没再跟祥林嫂似的, 沉浸在悲痛里。
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梁华梁副主编,这位是李国安李律师。叶未歇指了指身旁的梁华和李国安给众人介绍。
之后又给两人介绍了杂志社的员工们, 这是编辑陆忠
介绍加寒暄, 十几分钟已经过去了, 最后还是老社长徐解放站出来,把众人叫到了会议室。
担心中间有变,叶未歇提出条件换取西雅杂志留下的事情他还没和众人说呢, 所以今天还得想办法把这件事给落实了。
别出了什么变故。
叶未歇坐在主位上, 左边是梁华,右边则是李律师。
他环顾一圈, 道:开始前,我先说一件事。
大家定定看着他, 等待下文。
叶未歇:那就是, 我决定把西雅杂志继续办下去。
哐当
叶未歇决定留下西雅杂志的话音一落, 与会的众人除了早就知道的梁华和李律师外,全部都呆愣原地,等反应过来后,原本拿在手上的杯子和笔掉的掉,歪的歪。
叮铃啷当的一阵兵荒马乱。
叶未歇顿时有些好笑,但又觉得这帮人挺可爱的。
因为易地而处,如果是他待了十多二十年的杂志社明明已经走到了尽头,可最后却又突然得以继续办下去,那种震惊和失而复得,估计也会让他失控失态。
真的假的?
陆忠犹不信的和叶未歇确认,不是他不信任叶未歇,而是这个消息太震惊了,他怕是自己幻听听错了。
听到他的问题,其他人也再次将视线全部转向了这场会议的主角叶未歇。
十来道目光投射过来,跟探照灯似的锃亮。
叶未歇笑了笑,道:是真的。
!!!
闻言,众人的视线又嗖的一下转到了老社长徐解放身上,他们怕这只是一场幻觉,所以迫切的想要得到更多的肯定。
而徐解放压根没想过叶未歇会在一开始就说这件事,他心里震惊无比,他很想问问,难道对方就不担心自己办不到,拿不到刊号吗?
可现在见大家都将视线投射过来,他只能无奈道:骗你们做什么?有饭吃吗?
好吧,还是熟悉的语气,这下众人的心终于安了下来。
而一想到西雅杂志能保留,大家都不免红了眼眶。
他们都已经做好了从此以后再无西雅杂志的准备了,没想到最后峰回路转,简直跟荡秋千似的,七上八下。
知道大家需要时间平复心情,所以叶未歇也不着急,一直等到大家安静下来,他才开始说事情。
虽然徐社长当初卖出杂志社的时候说的是无条件,但既然最开始我答应了留下你们的条件,自然会遵守,所以只要你们想,都可以留下。
不过前提我也要先说好,叶未歇话锋一转道,那就是杂志后续百分百会改版,也就意味着各位的工作内容,或者岗位可能会有所调整,至于怎么调整,现在还不好说。
如果接受不了的,也可以选择离职,这个不做强制要求。
叶未歇话音一落,陆忠就举了手,我留下。
他虽然来西雅的时间没其他人的多,但他对西雅的感情却是实打实的,而且和叶未歇共事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他比谁都了解叶未歇的为人。
他觉得在对方的手下做事肯定不会太差。
而且他也想看着西雅继续走下去,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力。
至于工作内容,调整就调整吧,就算是去外面再找工作,也不可能找到和之前完完全全一样的,所以做生不如做熟。
之后校对何莲和编辑李婉秋也表示了愿意留下,她们的想法和陆忠差不多。
其余人见状,也纷纷做出了想要留下的决定,他们除了想看着西雅走下去的想法外,也是知道按照自己的年纪,想要出去找一份工作很难。
所以既然叶未歇给了他们选择的机会,不如留下来。
最后只剩下年纪比较大的孙兴华。
孙兴华倒也不急,毕竟他多吃了几年的盐,自然是要想得更深一点。
我想问问小叶老板,杂志要怎么改?年纪大了,我怕到时候我应付不下来耽误时间。那留下来也是尸位素餐。
其他人原本还没想到这件事情,现在孙兴华一说,大家的脸色都变得凝重起来。
对啊,如果他们胜任不了新工作,那不是给叶未歇增加负担吗?
所以大家继续看向叶未歇,想听听对方的解释,如果真的胜任不了,他们会自动离职,不能寒了好人的心。
叶未歇倒是没想到对方会这么问,不过心底倒是觉得有点暖。
大家并没有把留下这件事当成理所当然的。
这就够了。
他道:我说的工作内容调整并不是说让做编辑的去做财务,而是说大家以前主要是写稿子,但以后重心会转移回审稿和发现优质作者上。
因为这才是编辑的本职工作。
当然,这也不能怪大家,实在是当初西雅的销量太低,投稿的人本就少得可怜,能用的稿子就更不用说了,所以最后只能是编辑自己上。
不然就只能开空窗。
这么一说,大家就都明白了。
能写稿子,自然能知道稿子好在哪里,所以应该都能胜任。
孙兴华点点头,那我也选择留下。如果他真的做不来,到时候再离职也行。
其他人也跟着点头。
那社长呢?突然有人问道。
话音一落,四周顿时安静了下来,十来道视线全部集中在徐解放身上。
对啊,他们怎么忘了社长?
对方不像他们一样,是打工的,重新签份合同就能留下,把西雅杂志社卖了,也就意味着徐解放会离开杂志社。
徐解放没想到话题转到了自己身上,他笑了笑,道:我回家喝茶遛弯啊,正好卖了杂志社也有钱了,可以养老。
社长你才几岁啊就养老。陆忠脱口而出。
徐解放的去留问题,叶未歇早就想过,所以这会道:社长如果不介意的话,我们有一个新专栏很适合你。
!!!这下徐解放是真的惊了,新专栏?这是自己也能留下的意思吗?
对,叶未歇笑道,具体内容晚点和你说,你可以看过后再决定去留。
不不不,不用看。徐解放赶紧道,能留下就行。
众人闻言都善意的笑了起来。
太好了,他们谁也不用离开了。
之后叶未歇和梁华一起,一对一和人聊过后,把大家的职位和工作内容都重新调整了一下,还重新签订了劳动合同。
而徐解放在看完美食专栏的企划后非常欣喜,他自小长在沪市,对沪市的美食就没有比他更了解的了,所以他拍着胸脯保证,自己肯定能把专栏办好。
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叶未歇心道。
半个月后,新买的小楼装修好,杂志社集体搬到了新家,而新招的员工也陆陆续续到位。
新版杂志的第一期也终于开始提上了日程。
而叶未歇也给新杂志社和杂志取了一个崭新的名字。
西雅杂志社正式更名为时光杂志社,而西雅杂志也变成了【时光西雅】。
名字定下时,老西雅的员工们差点喜极而泣。
叶未歇也把时光西雅的第一期的主题定为了[新生],既是杂志的新生,也是众人的新生,更是他叶未歇实现梦想的一大步。
所以大家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力求把第一炮给打响了。
叶未歇当然是乐见其成,所以他只要有空就会往杂志社跑。
甚至把《逆天》都搬到了杂志社来画。
他这边画好后,再把稿子拿回工作室那边描线和贴网点之类的,倒也没耽误。
而在此期间,《逆天》的前十话,第一本书也如约上市。
至于销量,根本不用他们担心,因为上市两周后,他们就迎来了第一次加印,而随着书被推往其他城市,销量也在节节攀升。
工作室和出版公司都很高兴,中间还联动开了一次庆功宴。
于兵一边感慨当初碰上叶未歇幸运,一边很快和叶未歇敲定了《逆天》第二本和第三本的上市时间。
大家都相信,有了第一本打底,后面的应该也不会太差。
版权费下来时,叶未歇再次给教育扶贫捐了一次款。
数额不大,但也算是尽了一份力吧。
你好,叶未歇。叶未歇正在忙工作,听到电话响随手接了起来。
对面的声音有些沉,你好,你的男朋友已经送到门口,麻烦来接收一下。
!听到熟悉的声音,叶未歇眼睛一亮,声音带着雀跃,你到啦?
余清和:嗯。
叶未歇立刻道:那你等我一下,我马上出来。
着急的语气取悦了余清和,他笑了声,不急,慢点。
知道啦!
但话是这么说,叶未歇还是加快了收拾东西的速度。
余清和的车就停在路边,他笑着跑过去,可就在这时,一道身影突然从旁边冲了出来。
叶未歇瞳孔一缩。
嘭
等余清和发现不对并从车上跑下来时,拦路的人已经被叶未歇给反剪双手摁在了地上。
叶老板,是、是我,刘建设。被摁住的人使劲扭头道。
叶未歇低头一看,刘先生?
是我。刘建设赶紧道,误会,我就是想和你说件事。
叶未歇。
他松开手,不好意思,条件反射。
余清和则默默收回已经抬起的脚。
*
作者有话要说:
第153章 所以你就放弃了?
坐。
餐厅包厢, 叶未歇坐下后见刘建设还拘谨的站着,就招呼了一声,同时拿起桌上的菜单翻看起来, 这家店是前不久刚开的, 他还是第一次过来, 也不知道有什么好吃的。
酸菜鱼,粉丝煲, 藕夹,糖醋排骨,酸豆角炒鸡杂, 小青菜, 还要什么?他看向旁边的余清和。
余清和正在用开水烫碗筷, 闻言道:加一道松茸鸡汤。
没问题。叶未歇在鸡汤下打了个勾,然后把菜单递给了对面的刘建设,刘先生看看要吃点什么?
刘建设一怔, 随即摆摆手拒绝了叶未歇的好意, 不用, 我吃过饭才来的,你们吃就行。
咕噜!
刘建设: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