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 >古代隐居种田日常 > 古代隐居种田日常
错误举报

古代隐居种田日常(34)

    沈小茶点点头,入了秋,山里气温越来越低,好在他们已用上了新买的被褥,才不觉得冷。
    她调出淘宝,买了很多青瓦,看着地上的一堆瓦片有些不确定地问阿准可够了?阿准将长梯子靠在土墙上,瞟了一眼先就买这么多吧,不够再说。
    三个人合伙,沈小茶将青瓦运到椽子边缘,阿俊负责递给阿准,秋日暖阳照得人晕乎乎犯困,但三个人却干得热火朝天,鱼鳞似的屋顶在阿准身前延展,屋内的光线越来越少,但好在窗户跟门都足够大,倒不至于阴暗不明。
    上瓦是体力活,即便买青瓦已花了不少钱,沈小茶依然豪横地买了许多猪肉不得不说,野猪肉口感跟味道确实比不上家猪,看着几十块钱一斤的排骨,她突然生出养猪的念头来,小时候村里家家户户都会养年猪,不知从哪一年开始村里的猪频繁生病,大家这才开始去城里买猪肉过年。
    反正有十亩地的庄稼,春夏秋三季打点猪草、老菜叶子、红薯藤子等,再掺和一些磨碎的包谷糁,就是很好的猪食;到了冬天将晒干的猕猴桃叶子、构树叶子混合包谷糁煮熟,猪也很爱吃。
    每年养两头,做成腊肉、炼成肉干跟猪油,省着点吃,一年四季都能吃上原生态纯天然猪肉,多好!
    锅里炖着的酸菜大棒骨汤,将她从幻想里拉了回来,其实这道菜用瓷实的卷心大白菜做的酸菜煮会更好吃、口感更软滑,但她只能用雪里蕻酸菜替代,花钱的地方不少,入冬后挣钱的路子不多,只出不进让人有些焦虑。
    另外个锅里的南瓜馒头也差不多快蒸好了,暄软、蓬松、黄澄澄的,按压下去后不久就回弹了。
    绿色蔬菜现在越拉越少了,她在苦瓜架上找了许久才找到了三根嫩苦瓜,吃完这顿苦瓜,瓜架子也差不多得拆掉喽,看看除了爬山虎其他绿色植物都日渐衰败的院子,沈小茶轻轻吐出一口气,锅里下油,倒入土鸡蛋微煎一些,等鸡蛋变金黄后盛出来,在底油里加入蒜末翻炒后倒入杀过水的苦瓜,炒至苦瓜断生倒入炒好的鸡蛋略翻炒数下后,加盐出锅。
    之前捂的柿子,有些已经能吃了,她选了三个软和的,酸菜大棒骨、苦瓜炒土鸡蛋、南瓜馒头,汤酸酸的,极开胃,也许是活太重、也许是几天没吃过像样的饭菜了,三个人都吃得肚儿圆,十分满足。
    收拾好碗筷,沈小茶趁着歇晌的时间,招呼他们帮忙将苦瓜、南瓜等蔬菜架子都拆掉,曾经一片葳蕤的院子,顿时更显凋零,在小院种菜、种树的想法却愈发迫切了。
    姐,你看阿俊本来在吃力地搬南瓜,不经意间抬头发现小白似乎有些不对劲儿,沈小茶一看忍不住瞪了小黑一眼,真是防不胜防啊。
    第七十四章
    小白的肚子不知何时竟鼓了起来, 不是吃撑的模样,一看就是怀了狗崽崽,她蹲下/身, 怜惜地摸了摸小白的肚子,小白舔舔她的手, 却狡猾地躲开了她的触碰。
    铁憨憨小黑完全没有做狗爸爸的自觉, 正一如既往恶狠狠地跟小白抢一根光秃秃的骨头,沈小茶见状忍不住对着狗头就是一巴掌啧啧,一点做爹的自觉都没有。
    阿俊跟阿准对视一眼,忍不住想笑, 狗要能听懂人话就不是狗了。
    许是老天爷有眼,接连几天晴空万里,他们终于上完了所有的瓦,浅黄色的土墙、黛青色的瓦,敦实而质朴, 但却让人有种浓浓的归属感,沈小茶走进屋里,宽阔的客厅空荡荡的, 四间侧室格局方正、窗户很大。
    堂屋里挖一个地窖、一个火塘, 再摆上桌椅,天冷儿了就在火塘边吃饭,三个房间咱一人一间, 剩下的一间当储物用....沈小茶一边参观一边念念有词, 虽然这注定又是一大笔开销,但她却甘之如饴。
    房子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完善, 住进去怕是要到秋末了。天气转凉, 院子外面的大树落了一层厚厚的叶子, 一些枝桠伸进院子里,所以曾经乘凉的地方也落了一层厚厚的落叶,小黑小白在里面翻滚着,不亦乐乎,只看的羊羔CP艳羡不已。
    明天开始,咱要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秋耕上啦,再拖下去,入了冬,天寒地冻,怕是都错过时令了。尤其是萝卜跟白菜,秋天种,等冬天就能吃了,那可是农村人整个冬天的主要蔬菜萝卜肉汤、萝卜豆腐馅饺子跟包子、萝卜丸子、白菜炖猪肉、酸辣大白菜......
    光想一想,都觉得颇为期待。
    晚上,沈小茶照例安排了一顿丰盛的晚饭,她看着早已不足四万的余额,默默安慰自己冬天还有拐枣、山枣等山货可以采摘,等忙完三个人一起上阵,总能把买家具、冬天的伙食费这个窟窿补上。
    于是,她毫不手软地买了一个鸳鸯锅,又买了贡菜、茼蒿、羊肉、牛肉、鸭肠、鸭血、小麻花等火锅最佳伴侣,想了想,又买了一包穿越前常吃的牛油火锅底料自己炒火锅底料实在太麻烦了。
    阿准、阿俊正忙着将拆下来的蔬菜架子、向日葵杆子整理好铺晒在院子里,这些藤蔓晒干后剁成小段儿,是很好的引火材料。
    沈小茶买了几根筒子骨,焯水洗净后放生姜慢慢熬煮,茼蒿、菠菜、生菜等剔去老叶子及根部洗净放在竹篾菜筐里,鸭血、鸭肠、丸子、毛肚统统再重新洗一遍装盘。
    气温骤降,本就沁凉的山泉水此时已冷的有些微微刺骨,她拾掇完下火锅用的菜,手冰冰凉,有些僵硬,走到灶洞前将手放在洞口烘烤,暖意顺着指尖蔓延至全身,她紧了紧有些单薄的衣服,突然想起还有一件极重要的事竟给忘了!
    不过,也不急在这一时,只要在土封冻之前弄好就成了,她安慰自己,饭要一口一口吃,急又有什么用?
    天色暗下来时,阿准、阿俊也忙活得差不多了,沈小茶招呼他们吃饭。
    她在地上搭了一个临时炉子,中间是烧得极旺的炭火,左右两边用石头砌了个台子,那口鸳鸯锅稳稳地架在上面,一边是弄白色的骨头汤、一边是红色油浪起伏的牛油汤底,滚滚热气不断上升,饶是深秋,每个人鼻尖都沁出了密密的细汗。
    你们不试试牛油锅?沈小茶从牛油锅里捞起一根贡菜津津有味地嚼着,再看旁边的两人只在骨汤里涮菜肉,有些想笑,平日里辣椒又没少吃,再说这牛油锅底看着又红又辣,实则辣味厚重,不是让人舌头刺疼的辛辣。
    看她吃得酣畅淋漓,阿俊忍不住将夹了一片毛肚,学着沈小茶的样子,在红色的滚汤里七上八下的涮着,可以了,快试试看!沈小茶见他似乎还有再烫,忍不住提醒道。
    这孩子有眼光,毛肚爽脆有嚼劲,是很多火锅达人们的必点菜品,没想到他一上来就选中了这个。
    她很是期待地盯着阿俊将毛肚送进嘴巴,然后慢慢嚼着,怎么样?好吃不?是不是很爽脆?
    阿俊嚼着食物没空回应她,筷子却再次朝毛肚伸去,沈小茶忍不住喜笑颜开,孺子可教也,她转头看看阿准,人家早已自顾自地在涮羊肉薄片了。
    不错,肉很嫩。阿准说完下意识看了旁边的羊羔CP一眼,羊羔CP本来还在踢着蹄子抗议这三人,看见阿准的眼神忍不住安静了一瞬,羊眼里有一丝瑟缩。
    沈小茶忍不住好笑,如果羊羔CP有内心戏,那一定是:莫看老/子,人家还是孩子。
    酸菜鱼、火锅,阿姐,冬天时候这两样东西咱可不可以每天吃一次啊?阿俊一边往嘴里送贡菜,一边忍不住嘀咕。
    还有那个铁锅炖鸡贴饼子,也不错。阿准将所剩不多的鸭肠夹进锅里,忙不迭地加上一句。
    沈小茶看着他们秒变吃货,瞬间成就感爆棚,还有更多更好吃的美食等你们解锁。她一高兴就忍不住飙出一句现代网络词汇。
    解锁?你藏了很多好吃的,还用锁锁上了?阿俊一本正经地问,沈小茶扶额,只好耐心解释一番,阿俊听完摇摇头还是解锁这个词更形象,让人更期待、更有神秘感。
    一顿火锅,为房子画上了不算完美的句号,也拉开了秋耕帷幕。
    这得铲几天啊?阿俊看着被洋镐磨破皮的手掌有些气馁,钻心的疼,每挖一次就疼一次,比起来还是科举更适合他,但他不敢公然吐槽,他可不想让他们觉得自己吃不了苦。
    沈小茶叹口气,她的手也磨破皮了,只有阿准一个人跟人体挖掘机似的,丝毫不知道累,抡着洋镐干劲十足。
    罢了罢了,咱们置办个大件儿吧!沈小茶调出淘宝。
    耕牛?阿俊兴奋了一秒又黯然了,大牛得多贵啊,买小牛最少得养一年才能耕地,反正今年的翻土、开荒是指望不上喽。
    作者有话说:
    第七十五章
    沈小茶撇了眼垂头丧气却倔强着有气无力翻土的阿俊, 故意逗他牛明年长大就能耕地了,咱们就都解放啦,不过这放牛的活儿可交给你啦。
    阿俊闻言瞠目结舌, 这......
    她默默调出淘宝选了个柴油旋耕机,虽然价格有些肉疼, 但看着这连绵的十亩地, 还是咬牙买了,纯靠人力翻土、开荒,估计弄完就到冬天了。
    三个人围着硕大的机器,皆有些手足无措, 沈小茶拿出说明书,试了无数次才终于打火成功,她又买了不少柴油,自己先操作了几次,才教给阿准。
    有神器就是不一样!阿准才开始有些紧张, 慢慢就上手了,原来的五亩地经历大半年耕种、施肥,已肥沃不少, 旋耕机毫无阻力在田间穿梭, 一上午就翻完了原有的两块梯田。
    本来覆盖着黑色草木灰的表层土被翻挖一遍,露出土地原本的颜色,阿俊激动不已这比耕牛还快!
    沈小茶莞尔一笑下午咱俩开始播种, 阿准就开荒上面那五亩吧。她指了指因为阿俊失误被动烧荒的那片地, 之前买的播种机还在,照这速度, 最多两三天就能完成秋耕喽。
    入秋后, 天黑得极早, 为了抢时间,他们吃完午饭没歇晌就直接上山去了,沈小茶有些发愁,该种些什么好呢?
    亩产千斤的冬小麦种个三四亩吧?晒干的小麦放两三年没问题,万一遇上天灾人祸不能种粮食,面粉就是最好的粮食,炸油条、蒸包子、包饺子、擀面条......还能熬麦芽糖。
    油菜也是不错的选择,亩产500600斤,老人常说一碗菜籽半碗油,种一两亩,就不必操心两年的食用油了,而且春天的时候金灿灿的油菜花海迎风摇曳,想想都觉得赏心悦目。
    她揉揉低头太久有些酸疼的脖子,看看远处凋零的山野,冬天经济来源有限,要不种点单价高的蔬菜水果,草莓?想了想,她放弃了,这草莓要搭温室大棚,而她对此毫无经验,怪冒险的,等手头没那么缺钱再说吧。
    就种耐寒的洪山菜薹吧,每天冬天、初春,不管是超市还是菜场,这种菜苔价格都贵得令人乍舌,小小一把就十几二十块,而且菜苔这东西可以反复采摘几次,种一亩先试试水。
    剩下的两三亩地,她决定都种上耐寒好活的蔬菜西兰花、包菜、茼蒿、菠菜、香菜、莴笋、生菜、莴苣、白萝卜、胡萝卜、大蒜、可以卷心的大白菜等。
    自己吃或者卖都行,主要打理起来方便。
    新烧的荒地怕是要施点底肥,毕竟多年未耕种了。阿准有些吃力地翻耕着新地,板结的实在太厉害了,土坷垃都硬邦邦的,得耕得更深一些才好。
    沈小茶皱眉,五亩地得多少有机肥啊?成本太高了,又没有足够的农家肥平日里收集的鸡粪、羊粪、兔子粪都堆在地头,但根本不够施五亩地。
    这个季节种植固氮的大豆已经晚了,不然种大豆不仅地容易变肥,而且产量不会差到哪里去,不过好在烧了一些草木灰,也勉强算有了些底肥。
    不急翻耕,明个我们去竹林、松树林里背一些腐土铺在地里再翻耕,这样腐土就被埋在地里成底肥了。这些日子跟沈小茶一起种地,阿准学了不少东西,加上他又是个闷不做声爱琢磨的,这半年来俨然成了一个称职的庄稼把式。
    于是,三个人下午都忙着种地,沈小茶又买了一个播种神器,将拌了肥料的小麦种子放进播种神器里,她跟阿准在田间穿梭,阿俊则被吩咐回去看家虽然他如今已不再羸弱,但沈小茶怕他白日里太过操劳,晚上根本没精力看书。
    小麦跟油菜都好活,中间再追肥、除草就成,我买的都是抗倒伏、抗干旱的良种,现在播种,明年四五月份就能丰收啦。沈小茶跟阿准坐在田垄上,看着一望无垠的黄褐色土地。
    突然她想起什么,扭过头去看阿准不知这里是否有黄泥巴?要比较细腻、黏性大一些的。
    阿准认真想了片刻,摇摇头等我忙完到周围转转。他本来想问她做什么用,但沈小茶闭着眼睛吹风,似乎有些疲惫,他就没有多嘴。
    次日,沈小茶买了个可以在山地间用的农用小推车,三个人上山收集腐土。
    田间的那片竹林已有了许多年头,厚厚的竹叶落了一层又一层,不断腐烂、不断堆积变成了肥沃的腐殖土,三个人挥舞着铲子,不一会儿就装了好几袋子,用小推车推到田间,直接撒在那片荒地上。
    咦,这是啥?阿俊好奇地举起一个东西,萝卜吗?也不像啊。他嘀嘀咕咕,沈小茶跟阿准刚好送完一车腐土回来,她一看见阿俊手里的东西就笑了,那可不就是天麻?
    春天的时候,她曾误打误中挖了一窝,没想到阿俊无意中竟又挖到了。
    这是天麻,值钱着呢,来,让我挖,挖破了就不值钱啦。她说完就徒手开始刨,竹林里的土足够松软,所以没费多少力气,一窝天麻就被挖空了,这窝天麻个头匀称不说,数量也很客观,目测足足有五六斤!
    她看了看自己春天挖天麻的那个位置,伸手指了指等会儿挖到那里的时候小心点,我春天留了一窝天麻种子。
    抱着一点侥幸心理,她总觉得这竹林肯定还会有天麻,等挖完一起卖吧。
    过了不久,我好像又挖到了。阿俊笑嘻嘻的举着一个硕大的天麻。
    沈小茶跟阿准对视一眼笑了,看来他们是没这个财运了。
    等挖完这片林子里的腐土,他们一共挖到了差不多30多斤天麻,净赚五百多!
    走,回家,今天中午给你加餐!沈小茶看着自留的几个大天麻,喜上眉梢。
    阿准看了看天色,还未到晌午,你们先回去,我再去旁边林子挖一会儿土。
    沈小茶跟阿俊两人本来就有些累,就不太客气地自顾自下山去了。
    等做好饭,阿准也刚好到家,他将背上的袋子放在地上看看,是不是你要的那种土。
    沈小茶打开袋子,里面是细腻又黏腻的黄土,做黄泥腌蛋最好不过,哦,终于可以吃上自己腌的黄泥腌蛋跟草木灰皮蛋喽,那可是工业制品们比不了的美味!
    第七十六章
    秋耕这几日, 虽然有现代农业设备加持,但三个人都累得够呛,所以沈小茶毫不手软地做了一顿丰盛的晌午饭皮蛋凉拌豆腐、梅菜扣肉、粉蒸南瓜、莴笋滑肉片、土豆炖排骨。
    地里现在没有青菜了, 本来还有一些芥菜跟上海青,但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她夹起一块莴笋细细咀嚼等地翻好了, 得抓紧种萝卜跟白菜,白菜叶子长到有七八片叶子就勉强能吃了。
    三个人吃得都颇为尽兴,吃晚饭再来一碗排骨汤,胃里极为熨贴, 沈小茶扭头看了看靠近篱笆的一些空地等忙完这阵,可以在院子里用石头圈几块小菜地,果树也得开始种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