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
生包子之侯门纨绔 作者:宁小哥
医去了。
这齐慕文心里正是惦记许三郎的时候,毕竟这正打得火热眼看就要得手的时候,就如同那到嘴的肥肉,怎么舍得就这么放过了不吞下去,因此有心等着他回来亲热亲热再走,便一再鼓动齐慕安多留几天。
齐慕安当然比他更不急着走,他巴不得留在这儿等着许老三那老狐狸到了京城再到了齐家去把齐慕文给告发了,这狗咬狗满嘴毛什么的他在电视剧里头可是看多了,可如今这是真枪实弹啊!怎么能不叫人为之振奋呢!
于是不但异常老实地答应了齐慕文的请求,还特知心大哥哥地劝导他,“你看看你,那许三郎不过就是长得俊俏点,值得你这样失魂落魄?爹一心给你求一门家世雄厚的名门淑女,他是不会同意你屋里再放人的,你看谢白,都明公正道抬进来了还不是给弄走了。”
齐慕文心里暗骂,好家伙,你这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啊!
你这不是有老婆热乎乎地抱着,还马上就要有儿子了!我有什么?
尤其是叫他亲妈阮氏那一折腾,如今差不多的人家谁还敢把女儿说给他?他有时候细想,估计在京里娶是没戏了,要不到地方上说一户小官小宦家的女儿,凭他齐二爷三个字还是配得起的。
不过这样出身背景的女子,敢管他身边有几个人么?
也不知道老天是真的偏爱他,还是偏爱作弄他,他心里这么想着吧,还真有门小官宦的亲事惦记上了他。
那便是前几天晚上请他兄弟两个过去饮酒结交的本地知府周大人。
他膝下有一幼女,因当初生她的那晚他与夫人二人均梦见有一轮璀璨夺目的圆月落入家中,顿时令得满室生辉,便都觉得这是大吉之兆,此女将来并非凡俗之人,便取名新月,从小比别人家的女儿都要娇惯。
这新月也确实不俗,尤其是模样,出脱得就跟画里走出来的仙女儿没得两样。
眼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这周大人夫妇心里着急啊!这样一个七仙女儿一样的闺女,方圆百里谁家能配得上她啊?
可巧京里来了这两位翩翩贵公子,可巧这二公子少年得意尚未定亲,要是原来他们也不敢高攀,但可巧这二公子的亲娘被圣上亲自下旨贬为侧室,那岂不就连带着他也由嫡变庶了么?
这周大人在官场里打滚了这些年,在这门户上头是看得很清楚的,侯爷家的庶公子对于他们家来说仍算高攀,但却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了,凡事只需有些手段。
于是没几天便再度派人过来下了帖子,说是县里一处鼎鼎有名的景观碧海莲池如今荷花盛开,邀约二位公子赏花去呢。
齐慕文在庄子上待得百无聊赖自然愿意,齐慕安是无所谓,不过简云琛成天在家是待够了,便打算带他散散心去,因此两个人都答应了。
本来挺寻常的一件事,你说中央下来的官二代,地方官殷勤点儿巴结点儿那不是搁哪儿哪儿都一样嘛!
可到了招待他们的豪华游艇,哦不,画舫上吧,齐慕安很快就觉察出不对劲来。
里头那层层叠叠的落地薄纱层层珠帘,那珠帘后头隐约可见一少女端坐抚琴,身边四名袅娜女子随乐起舞,这些都不算什么,古代人没电视没ktv,看看歌舞再正常不过了。
真正离奇的是,当众人或真心或客套地大赞琴音飘渺有如仙乐飘飘之时,那周大人居然难掩自得笑道:“两位爷谬赞了,小女实在当不起,当不起。”
那里头弹琴的是他的女儿?
哪个当爹的脑子被驴踢了,让女儿出来弹琴娱乐陌生男人?
他这里还没震惊完呢,那帘子动了,果然从里头婷婷袅袅地走出一名紫衣少女,虽然有轻纱覆面,但看那眼神,那身段,已经足以看出来果然是个难得一见的大美人了。
简云琛唇角微微一弯,“看来你二弟的好事近了。”
齐慕安在桌子底下捉住他的手轻轻捏了捏表示他也是这么想,这意图实在太明显了啊,看来魏国公府的招牌虽然在京城已经有点儿灰蒙蒙了,拿到地方上来还是亮擦擦的嘛!
这不就有人冲着他们家这样卖命地推销女儿呢!
不过他们家并没有长辈在这里,他们就算有意,难道能跟他们弟兄两个年轻小伙子提?
齐慕安心里其实还是挺纳闷的,这个年代跟他所认知的古代基本相似,又有那么一点不同,比方说贵族女子在有妈妈有仆众的陪同下也是可以出门逛逛玩玩儿的,并不像古装剧里那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但父母之命还是一样的,因此周大人如果脑子不是让粥给糊了,应该很清楚儿女婚事必须还是得等京里的魏国公来做主。
他这里一厢情愿地撮合完全不靠谱啊!只会把他女儿好好一个知府千金弄得不伦不类不三不四。
不过他还是远远低估了这个时代的人为达目的而豁出去的勇气了。
赏花时本来就是三三两两在湖心游廊上随意逛逛,齐慕安自然是牢牢扶着简云琛的胳膊,而齐慕文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周大人带到另一边去看一朵神马花中之霸了,再四下寻找那周小姐呢,果然正由三四个仆妇簇拥着也往他们那个方向去呢。
接下来的事儿就略狗血了。
也不知道是那栏杆年久失修,还是怎么了,总之就是周小姐不慎落水了,众人骚乱之下把站在她身边的齐慕文也给挤了下去。
齐慕文是会水的,要他好端端冒风险跳下水去救一个刚认识的女子他不肯,可这被人挤落水中别无选择啊,只好自救的同时也搂了周小姐一把。
这下好了,人家冰清玉洁一姑娘家,叫你就这么人贴人肉贴肉的抱了去,身上一层纱衣湿漉漉的,也都让你看光了,你家还能有什么话说?
看来在为女儿找个好女婿这件事上,周大人简直跟《傲慢与偏见》里头的班内特太太有着高度相似的真知灼见啊,你看吧人家让女儿步行淋雨躺到男方家里感冒去,他让女儿掉水里逼着男人把她抱了看了最后不得不娶了。
不过面对周老爷灼热的眼神,齐慕安还是忍着笑以兄长之名出面了,大意么就是我们家是不会赖账的,你老人家就放心吧。等我们回去禀明了父母,就会派人再来。
这个人自然就是媒人的意思了。
周大人也不是不知道分寸的人,自不会强行要送女儿随同入京,这样只会自贬身份让女儿叫人看不起。
横竖此处本是当地名胜,别说来来往往游客众多,就是在场的乡绅名流也不少,所谓众目睽睽之下,他倒不怕堂堂魏国公府会赖账。
第66章
亲事被这么糊里糊涂的定下来,齐慕文也没了再等许三郎的心了,只想速速回京去将此事给他父亲说了,看看到底预备怎么办才好。
就他自己的想法倒并不十分排斥娶那周小姐为妻,毕竟他总是要成亲的,他虽然喜欢男人,可男人毕竟不如女人嘛!看看老大娶了那姓简的,内务事一样不理,还好这是分家单过了,要是没分家,他一个糙男人能管得了什么?
再说那周小姐生得肤白貌美珠圆玉润的,昨儿摸了几把虽说不是有意的,那弹性细腻的手感却是真真儿的,就是再会保养打扮的小倌儿也是比不上。
当初谢白可不也最爱调个香脂香膏的调理肌肤么,可比起妙龄少女来那毕竟还是差了一层。
又说男人比女人难怀孩子,生的时候也容易出岔子,那简云琛才过门就有了算是他走运,自己可不想冒那娶个男妻却长久不得嫡子的风险。
因此刚开始还有点儿为这并非自己心甘情愿求来的婚事不大乐意呢,可细想之下心里的气又顺畅了许多。
当然他也没忘了此行的目的,自然弄了两本账目明显对不上的账本回来,预备到他爹面前把许老三给卖了表表功,不过这些也都是些皮毛,老爷子至多骂许老三几句粗心不会办事而已,既不会动他的位置,更不会动自己的根基。
然而他哪里知道这时候远在京城的魏国公府里已经几乎要翻天了。
齐老爷看了许老三呈上来的一叠叠堆积如山的罪状,气得差点儿没中了风,跟着就躺在床上好几天下不来床。
这可是他最钟爱最偏心的一个儿子啊!
通州片儿肥,他把它交给他自然就有给他捞好处的意思,只要不出什么大错,账目上有一点半点抹不平的,他不会太放在心上,可这数目、这年头!
臭小子何止是捞好处,这是要抽他这个老头子的筋,喝他这个老头子的血啊!
枉他一门心思十几年来精心栽培铺路,竟栽培出这种贪私忘本的畜生来!
想想又是一口老血喷在胸前。
嘉和郡主衣不解带地在床前守着,因齐老爷并未顾得上提怎么处置那许老三,因此只得命人先将那父子俩真外头客房里拘着暂时不叫他们回去,不过自然也不会饿着他们就是。
许老三早料到自己不能那样容易脱身,本来叫儿子先到京里的老友家住下,可不知怎么的这孩子非得跟着上国公府来,这不一道都出不去了。
这会儿急得团团转呢,那许三郎却不怕似的,只安安稳稳该吃就吃该睡就睡,几天下来找准了一个比较好说话的常来送饭的小斯,将特特贴身带着的一块沉甸甸的金锁给了他,只求他带一句话去给家里的太太。
许老三问他到底有什么主意他也不说,其实这少年并没有多少沉稳的心机,不过就是想搅得齐家父子几个父子兄弟离心、家宅不宁罢了。
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那小厮见了这样值钱的谢礼哪有不依的,果然不多时就有嘉和郡主身边的丫鬟过来,领他进了内堂。
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这许三郎隔着一层屏风见了郡主和躺在床上的魏国公倒也不怯上,倒豆子似的把自己编排了一路刀谎话给说了,诸如齐慕文如何如何真早几年就自知有大哥真袭爵艰难,如今更暗恨齐家对他生母无情无义,便下定决心将齐家掏空,到时候带着他娘出去享福去,给老大留下一个败得干干净净的空壳。
说完这些屏风后头便传来了男人剧烈的咳嗽声和妇人低声安慰的轻声细语,跟着叮叮咚咚地似乎有人倒茶,可随后便听见清脆的一声啪――
有陶瓷落地而碎的尖锐声响。
“你听听你听听!那畜牲是岂止是贪心任性,他这是存心要亡了咱们齐家啊!”
男人愤怒的声音有些嘶哑,喘了好一会儿粗气后方没连动静,不久传出女子平静的声音。
“你这孩子说得头头是道,既然都是老二背着人干的勾当,他如何会让你知道?”
许三郎早知道齐家的人有此一问,因此不慌不忙道:“太太明鉴,二爷原打算将这些坏事儿全推到小人的爹爹一人身上,谁知机缘巧合,小人竟能投他的缘,他便将心事和盘托出,盼小人与他一道远走高飞。”
“那可比真庄子上做个庄稼汉强,怎么你竟不愿意?”
许三郎咬了咬牙,眼睛里适时地露出了一丝冷漠,“回太太的话,小的家里虽苦,却自幼父慈子孝其乐融融。小的虽然情归二爷,却不能为了他而害了自己的亲爹。因此小的思量再三,决定将此事告诉了爹爹,并连夜赶来京城给侯爷和太太送信,说来有愧,不是出于对府上的忠诚,却全为保全一家老小的性命。”
为了证明他与齐慕文确实有染,他还特特拿出了早些天齐慕文背着人悄悄塞给他的玉坠子,那东西嘉和郡主认不得,齐老爷却认得,那还是早年他赏给他的呢!
许三郎也确实有点儿小聪明,深知如果他这会儿还强调他老爹许老三对齐老爷对齐家有多么忠心那是太假了,于是他干脆提不去提,反而直言自己出于求生的本能,倒更加令人信服。
果然嘉和郡主听完之后便沉默了,应该是正在等齐老爷的示下。
可齐老爷哪里还能说得上话来,心想这些穷疯了的下作泥腿子都说得出一句父慈子孝,而自己溺爱了十几年的儿子却能干出那般猪狗不如的事情来,叫他这把老骨头情可以堪!
嘉和郡主见他气得胸口不断起伏,一张脸已经憋得发青了,心里还真怕这第二任丈夫又这么过去了,忙匆匆命人将许三郎先送下去再说。
不多时三个姨娘也都过来了,有主母在内她们虽然都不敢就这么进去,可也不敢回屋睡觉休息去呀,只好统统在外间候着。
这大热的天儿外头的知了呀呀呀地拼命叫,本身屋里就闷热,人心里也急,三个人你看我我看你地坐着,都出了一身的汗。
阮氏到底享惯了福,见有个丫鬟经过便拦住了她,“去加些冰来,太热了。”
谁知那丫鬟站在原地动也不动,似笑非笑地看了她好一会儿方道:“年年夏天供的冰都有份例,要是奴婢自作主张给姨娘们添了,回头短了老爷郡主不够使的时候奴婢可不敢当。”
阮氏这时才看清楚这丫头并非原来府里的,而是嘉和带过来的,她先前也当了十几年的家,明知就算按例分配也不可能紧巴巴地多用了那么一点儿就不够了,人家是明摆着刁难她呢,可又能如何?
郡主身边的贴身大丫鬟,说句话可比她这个姨娘要牛气。
因此只好闷闷不乐地又坐了回去。
陈姨娘如今早跟她撕破了脸,见她碰了一鼻子灰还要跟着踩上两脚才痛快,因此便向周姨娘阴阳怪气道:“有些人呢说话行事就是不会先看看自己什么身份,妄自尊大成个什么样了,还连累咱们一起遭人埋汰。“周姨娘是个不爱多事的,当初阮氏并没有格外欺负她,如今她也不愿意多与她为难,只想好好把郡主伺候妥当了,将来看着女儿能有个好去处也便了了一辈子了。
因此便息事宁人道:“陈姐姐,老爷病了几天,郡主心里很不痛快呢,咱们还是安静些吧。”
这陈姨娘卑躬屈膝给阮氏捧了十几年的臭脚,如今只要一有机会便要挺挺腰杆子出出气,但她也不是傻子,听了周姨娘的话倒也安静了,阮氏想想心中气苦,想分辩几句吧,应了周姨娘的话,她也怕惹得齐老爷发怒。
毕竟这事儿就是由她儿子齐慕文而起,这会儿她正是该夹着尾巴做人才是,哪里还敢再翻花样。
因魏国公这一病病得颇重,就连住在宫里的颂贞也得了几天假回来侍亲。
这会儿三个女儿并肩走进门来,阮氏看着她自己的女儿颂雅本来明明是最雍容华贵的,如今却因接二连三的打击而变得容颜暗淡眉眼间带了些谦卑起来,颂娴还是一样艳丽骄傲没心没肺的样子,倒是颂贞,在宫里住了两个月整个人都不同了,除了从头到脚的穿戴全都更上了一层楼,整个人的气派也变了许多。
如今看起来三个女孩儿中最出挑的竟变成她了。
要不是老大那混小子在里头瞎搅和,如今在宫里享福的就应该是她的女儿颂雅,再不济,也能在年府风风光光做她的少奶奶,哪里轮得到这两个小老婆养的臭丫头到面前来抢她的市面!
想想一时恨不得把齐慕安拉到面前来生吞活剥了,一时又恨不得把里头的嘉和郡主拖出来撵出齐家的大门去。
颂贞看着这位她离家时还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前魏国公夫人,一时心里竟不知是该高兴还是唏嘘。
不过向她和陈姨娘都点了点头,便走到她自己的亲姨娘周姨娘身边去了。
当初阮氏不愿养别人的女儿,把庶小姐们还是留在姨娘们身边养,嘉和过门以后并没有做出任何改动。
毕竟如今女孩儿们都大了,也单独住上了,再提什么把她们跟亲妈分不分开都没什么实际意义了,还白白讨人记恨说她不肯容人。
再者都是没几年就要出阁的年纪了,这么大的孩子性格早成熟了难道还指望能拘到自己跟前儿来跟自己亲近?
不如就这么随随和和地过着,反而少生是非、家宅太平。
因此颂贞回来这几天还是与周姨娘处得多些,本来也从宫里带出来不少好吃好玩儿的想给简云琛和他肚里的娃娃,没想到他们都不在家,只好悄悄派人送到他们家去了。
女孩儿们跟各自的亲妈说了几句话,便放轻了步子进了内室,齐老爷刚刚听了许三郎的“告密”恨不得把齐慕文给生吞活剥连,一见他同母的姐姐颂雅便更不大喜欢,心说老二能心里替阮氏不平恨上他这个爹,那这丫头跟她亲娘更亲,想必心里也是一样的,因此几乎看都没看她一眼。
颂娴一向嘴甜会撒娇,是有几分得他的心的,便靠在枕头上对她淡淡点了点头。
倒是颂贞如今在宫里做了女官儿,而且颇得公主和皇后、贵妃的喜爱,身价自然跟从前不同了,三个女儿,将来恐怕飞得最高的倒是她这个从前最不起眼的,因此反而打起几分精神来,难得耐烦地问了她几句在宫里过得如何云云。
颂娴看老爷子对老三的态度一下子有了这么大的转变心里自然不高兴,不过这段时间以来新母亲的性子她是摸清了,这位嘉和郡主是个极讲规矩也极重家庭和睦的人,对女孩儿家的要求更加是以温柔娴静为重,因此就算有再多不满,当着嘉和的面儿她也不敢发作。
毕竟颂雅的亲事已定,老三又有了公主做靠山,可怜自己的未来婆家还没着落呢!万事还得指望这位新太太,可不能先惹她不高兴了。
不过看她费尽周折才给颂雅弄了孙太医家那一门并不算太风光的亲事,自己的将来恐怕也并不乐观,因此看着从头到脚焕然一新的颂贞便越发懒洋洋地提不起一点儿劲来。
偏偏这时候齐慕安兄弟两个的两辆马车已经入了城。
阮氏虽然倒了,但齐慕文自己毕竟还有那么三两个信得过的心腹,因此早有人在城门口侯着,一见了他们便把车拦下把家里发生的事儿一五一十给齐慕文说了。
齐慕文一听懵了,没想到那许老三居然比自己先出手,而且下手更狠地把自己往死里整啊!
齐慕安看那上车报信的小厮慌慌张张的样子心里早已有数,只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派六福过去催他二弟快走,既然都到家门口了还磨蹭什么,一路风尘可等着要好好洗洗呢!
果然六福很快回转,带了齐慕文的话,忽然有急事要去办一趟,请大哥先回去给爹娘请安吧。
简云琛扶着坐得酸软无力的腰身,“他该不会是要逃吧?”
齐慕安眼角一抽,“逃?逃了以后可就什么都没了,家去了老爷子又不会杀了他。”
要是我爹那可还真没准儿。
简云琛下意识地拍了拍胸口,还好自己家里没有这般坏了心肠的兄弟,要不肯定血溅五步闹出人命来。
“那你说他这是去哪儿?”
齐慕安摇摇头,又摸了摸他比出门时更大了一圈的肚子,“不知道,恐怕他自己也不知道吧,就是吓得不敢回家了呗,不管他,咱们先过去把差使交了,我陪你回家歇歇去。”
第67章
这时候的魏国公府还好有个严肃稳重的新夫人在那儿镇着,要不早就天下大乱了。
老爷这一病病得实在蹊跷,好端端跟牛一样壮实的一个人怎么能说倒就倒了?下人们之间还不早就议论开了么?
尤其是那许三郎总不消停,逮着谁来送饭都要把他跟齐老爷和嘉和郡主交代过的那番话再绘声绘色地学一遍,因此表面上看上去与往日没什么不一样的魏国公府,实际上早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下人们私底下说什么难听的都有,更有人拿当初谢白在家时跟父子俩那些遮遮掩掩不可告人的事出来说,都说二爷这一回是发狠了要弄垮府里,谁叫老爷先不仁不义连儿子的宠妾都要染指呢?
只不过碍于郡主和三爷两个都还在家,于是不敢太过放肆罢了。齐老爷捕风捉影地听在耳朵里,又是心虚又是恼羞成怒,反而越来越相信了起来。
既然满府人心不安,说话行事难免急躁,嘉和郡主一辈子察言观色,又怎么会看不出来呢?
于是只得叫人把家里的老三齐慕和叫到面前来。
“如今为着你二哥的事儿,老爷着实气得不轻,只求老祖宗保佑,万一他有个什么好歹,咱们家恐怕再难支撑。”
说完便忍不住落下泪来,想想自己一生命苦,本以为再嫁一次可免晚景凄凉,没想到这新家有这么多说不清理不清的烦恼。
齐慕和见她伤心忙劝她,“母亲不必多虑,父亲不过一时心里想不通,忧思过甚所致,他本来人就正在壮年,素来身子骨又是极好的,只需等心里消了气儿,很快就能下床走动了。两位哥哥应该就这两天便可到家,只等大哥回来,母亲便可多了一个商量的人。”
嘉和郡主拿帕子擦了擦眼泪,心想家里的老大齐慕安虽然过去在外头风评极差,不过婚后貌似就消停了,而且皇后和姜贵妃对他的评价也并不低,自己与他相处的日子虽短,但也看得出他是个有担当有成算的年轻人。
想想果然他就快回来了,又看面前的老三也是孝顺懂事的,心里不由定了一半,就在这时候有丫鬟进来报讯,大爷和大少君到家了。
齐慕安到家第一件事自然是进屋去看老爷子。
要说怎么忧心忡忡事亲至孝,那他肯定是没有的,毕竟没感情的一现成爹不是,而且又不疼他。
不过要说幸灾乐祸他倒也没有,虽然老家伙的心够偏,不过他毕竟是现代成年人的心理,反正哥长大了哥也不求你。
但齐老爷面对这个从来没给过好脸色的大儿子,心情却是极微妙的。
尤其是这一切都是他那最最宠爱的二儿子给惹出来的祸端之后。
说到底还是死要面子吧,明明在床上躺了好几天了,一听说大儿子到家了立马就命人给自己穿戴整齐在床上歪着,看上去倒跟平常相差不大,就是脸色乌青难看了些。
齐慕安请过安之后便把齐慕文“有急事”要晚些回来的事儿先给说了,齐老爷没吭气儿。
父子俩沉默了一小会儿之后粗着嗓子问他,“你们这一趟走通州,可有收获?”
看来老爷子还是不死心,希望从大儿子嘴里得到一些跟许老三父子所言不同的讯息。
这一刻齐慕安几乎有点可怜他。
可事实就是如此,自己又没带着金手指穿过来,就是想临时给他点出个孝顺的二儿子来也点不成啊。
只好照实话把自己如何挑了一处庄子,用打赏佃农的方子粗略计算了一下他们去年的进益,发现与报上来的数目相差极大。
“另外几处我没再详查,那许老三毕竟是地头蛇,儿子恐怕万一激得他恼羞成怒把咱们弟兄两个给扣在那儿,那可怎么办?本来想早点回来告诉,谁知道屋漏偏逢连夜雨,那边那个姓周的知府大人家里又闹了一出好戏,弄得咱们不得不又耽搁了几天。最后几天没见许老三的人,儿子生怕他带着从咱们家昧下的那些钱跑了,只好匆匆了解就回来了。”
齐老爷微微点了点头,看来这小子还算实诚,他原不该知道许老三已经进京来了。
忙又问他是怎么想着那探虚实的法子,跟周大人那边又是出了什么绊子。
齐慕安回答起来当然有真有假。
“走之前儿子去了一趟大舅父家里,大舅父说父亲难得给我件差事,可见如今拿我当个人了,再三叮嘱我不可办砸了,又怕我到底没下去过不知道那些个田产人丁之间的弯弯绕绕,就派了府里的账房老先生给我现讲了一些紧要的,这法子便是他交的。”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外甥在家里不得宠,舅舅替他谋算谋算乃人之常情。
至于周大人呢?
齐慕安自然只好把他二弟莫名其妙惹上来的这段亲事也给交代了,气得齐老爷又一次咳嗽个不停,老半天才缓过气来。
“这个忤逆子!在外头天不怕地不怕了,尽给我惹事!”
这个齐慕安倒并没有落井下石,毕竟人姑娘都掉水里了总不能见死不救不是?
因此便干脆站在一边不说话。
齐老爷靠在床上又歇了一会儿方用了很大的力气似的说道:“老二跟许老三是一伙儿的,这个你可看出来了?”
齐影帝当即大吃一惊脸色大变,似乎艰难地消化了好半天之后仍不敢置信道:“父亲这是哪里听来的谎话?天底下哪里有人伙同外头人算计自己家里的?可有真凭实据,可别冤枉了好人。”
齐老爷苦笑,我倒是希望是冤枉了他!
抛开那些个他盖过私章的账本不说,想那臭小子在府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久了,哪里能没一两个心腹小厮?磨蹭到这会子还不敢回家,分明就是得了消息心虚!
果然不多时有家人来报,说二爷在醉乡居呢。
醉乡居是京城里最高档的酒楼,又有点像现在的夜总会,该吃喝的时候有的吃喝,该喝酒看戏曲的时候也应有尽有,总之从早到晚昼夜繁华热闹不休,许多纨绔子弟在那儿都有固定的包房和相好。
就是齐家父子,本身也是那里的常客。
不过这会儿功夫听见这个消息,齐老爷的脸色可好不到哪儿去。
齐慕安清了清喉咙,“一路风尘仆仆,二弟出去散散也没什么,要不我去把他叫回来?”
齐老爷从鼻子里喷出来一团冷气,小没良心的,你爹都病得起不来床了你还有心思去吃花酒?
因此便断然拒绝,“不许去!我倒要看看那臭小子什么时候舍得回来!还有你们,谁敢再出去报信儿,看我不打断他的腿!”
齐慕安撇了撇嘴表示知道了,几个下人忙跪下磕头赌咒发誓只听老爷的,这里正说着呢,忽然有个丫鬟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
“老爷,不好了,不好了!许老三死了!”
什么?
就连自以为局势已在掌握中的齐慕安也忍不住懵了,更别说正气得跳脚的齐老爷了。
只见他一下子坐直了身子厉声质问那丫鬟,“胡说什么!不是有人看着吗,好好地怎么死的!”
那丫鬟哆哆嗦嗦地跪在地上,“听看守的小厮们说是那厮自己身上带着瓶毒药呢,瞅准了没人留心便悄悄地一气喝了个干净,畏罪自尽了!”
一听见畏罪自尽四个字,齐慕安立刻便觉得不对了。
那许老三是个惜命怕死之人,他这趟抢先进京来告发齐慕文可不就是为了自保吗?怎么会甘心自尽?
再说了,按他提供给齐老爷的那些个罪证,齐慕文才是头儿,他顶多是个跑腿的,齐老爷再怎么凶残也不至于要他的命,他又怎么至于畏罪自尽?
因此便自告奋勇像齐老爷道:“儿子看看去。”
齐老爷想也没想就点了点头,这会儿不用这个儿子,又还有谁能给他用呢?
且看看他如何处置吧。
才踏进关着许老三父子的房门,就听见里头传来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呜咽声,只见那许家三郎披头散发地叫人浑身上下五花大绑着,嘴里塞着帕子,跟个疯子似的倒在地上拼命挣扎。
见了他更加嗯嗯哼哼地挣扎个没完,一双眼睛红得几乎能喷出火来。
齐慕安便吩咐跟着的人,“让他说话。”
看守的小厮面露难色,“大爷,你别看这小子生得斯斯文文的,是个标准的烈货!他爹自己服毒死了他到处浑赖人,拉住谁都要跟人家拼命,你看小的这脸上,就是叫他咬的!”
说完便指了指左边面颊上一处还有血迹的新伤。
齐慕安点点头,“回头叫个大夫给你好好看看,年纪轻轻的别破了相,花钱就到我账上领去。这会儿人多,我看他不敢放肆。”
那小厮听了这话没想到主子这样菩萨心肠,立刻心里便先无比熨贴起来,忙乖乖过去一把拿掉了塞在许三郎嘴里的破抹布,那许三郎刚脱了禁锢立刻便一口浓痰朝着齐慕安的方向吐出来,当然是够不着的,不过还是挨了那小厮恶狠狠一巴掌。
“还敢横!”
许三郎梗着脖子舔了舔唇角的血丝,“姓齐的,你们仗势欺人草菅人命,难道眼里就没有王法了!”
齐慕安皱了皱眉,“你的意思是许老三是让人害死的
恋耽美
医去了。
这齐慕文心里正是惦记许三郎的时候,毕竟这正打得火热眼看就要得手的时候,就如同那到嘴的肥肉,怎么舍得就这么放过了不吞下去,因此有心等着他回来亲热亲热再走,便一再鼓动齐慕安多留几天。
齐慕安当然比他更不急着走,他巴不得留在这儿等着许老三那老狐狸到了京城再到了齐家去把齐慕文给告发了,这狗咬狗满嘴毛什么的他在电视剧里头可是看多了,可如今这是真枪实弹啊!怎么能不叫人为之振奋呢!
于是不但异常老实地答应了齐慕文的请求,还特知心大哥哥地劝导他,“你看看你,那许三郎不过就是长得俊俏点,值得你这样失魂落魄?爹一心给你求一门家世雄厚的名门淑女,他是不会同意你屋里再放人的,你看谢白,都明公正道抬进来了还不是给弄走了。”
齐慕文心里暗骂,好家伙,你这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啊!
你这不是有老婆热乎乎地抱着,还马上就要有儿子了!我有什么?
尤其是叫他亲妈阮氏那一折腾,如今差不多的人家谁还敢把女儿说给他?他有时候细想,估计在京里娶是没戏了,要不到地方上说一户小官小宦家的女儿,凭他齐二爷三个字还是配得起的。
不过这样出身背景的女子,敢管他身边有几个人么?
也不知道老天是真的偏爱他,还是偏爱作弄他,他心里这么想着吧,还真有门小官宦的亲事惦记上了他。
那便是前几天晚上请他兄弟两个过去饮酒结交的本地知府周大人。
他膝下有一幼女,因当初生她的那晚他与夫人二人均梦见有一轮璀璨夺目的圆月落入家中,顿时令得满室生辉,便都觉得这是大吉之兆,此女将来并非凡俗之人,便取名新月,从小比别人家的女儿都要娇惯。
这新月也确实不俗,尤其是模样,出脱得就跟画里走出来的仙女儿没得两样。
眼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这周大人夫妇心里着急啊!这样一个七仙女儿一样的闺女,方圆百里谁家能配得上她啊?
可巧京里来了这两位翩翩贵公子,可巧这二公子少年得意尚未定亲,要是原来他们也不敢高攀,但可巧这二公子的亲娘被圣上亲自下旨贬为侧室,那岂不就连带着他也由嫡变庶了么?
这周大人在官场里打滚了这些年,在这门户上头是看得很清楚的,侯爷家的庶公子对于他们家来说仍算高攀,但却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了,凡事只需有些手段。
于是没几天便再度派人过来下了帖子,说是县里一处鼎鼎有名的景观碧海莲池如今荷花盛开,邀约二位公子赏花去呢。
齐慕文在庄子上待得百无聊赖自然愿意,齐慕安是无所谓,不过简云琛成天在家是待够了,便打算带他散散心去,因此两个人都答应了。
本来挺寻常的一件事,你说中央下来的官二代,地方官殷勤点儿巴结点儿那不是搁哪儿哪儿都一样嘛!
可到了招待他们的豪华游艇,哦不,画舫上吧,齐慕安很快就觉察出不对劲来。
里头那层层叠叠的落地薄纱层层珠帘,那珠帘后头隐约可见一少女端坐抚琴,身边四名袅娜女子随乐起舞,这些都不算什么,古代人没电视没ktv,看看歌舞再正常不过了。
真正离奇的是,当众人或真心或客套地大赞琴音飘渺有如仙乐飘飘之时,那周大人居然难掩自得笑道:“两位爷谬赞了,小女实在当不起,当不起。”
那里头弹琴的是他的女儿?
哪个当爹的脑子被驴踢了,让女儿出来弹琴娱乐陌生男人?
他这里还没震惊完呢,那帘子动了,果然从里头婷婷袅袅地走出一名紫衣少女,虽然有轻纱覆面,但看那眼神,那身段,已经足以看出来果然是个难得一见的大美人了。
简云琛唇角微微一弯,“看来你二弟的好事近了。”
齐慕安在桌子底下捉住他的手轻轻捏了捏表示他也是这么想,这意图实在太明显了啊,看来魏国公府的招牌虽然在京城已经有点儿灰蒙蒙了,拿到地方上来还是亮擦擦的嘛!
这不就有人冲着他们家这样卖命地推销女儿呢!
不过他们家并没有长辈在这里,他们就算有意,难道能跟他们弟兄两个年轻小伙子提?
齐慕安心里其实还是挺纳闷的,这个年代跟他所认知的古代基本相似,又有那么一点不同,比方说贵族女子在有妈妈有仆众的陪同下也是可以出门逛逛玩玩儿的,并不像古装剧里那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但父母之命还是一样的,因此周大人如果脑子不是让粥给糊了,应该很清楚儿女婚事必须还是得等京里的魏国公来做主。
他这里一厢情愿地撮合完全不靠谱啊!只会把他女儿好好一个知府千金弄得不伦不类不三不四。
不过他还是远远低估了这个时代的人为达目的而豁出去的勇气了。
赏花时本来就是三三两两在湖心游廊上随意逛逛,齐慕安自然是牢牢扶着简云琛的胳膊,而齐慕文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周大人带到另一边去看一朵神马花中之霸了,再四下寻找那周小姐呢,果然正由三四个仆妇簇拥着也往他们那个方向去呢。
接下来的事儿就略狗血了。
也不知道是那栏杆年久失修,还是怎么了,总之就是周小姐不慎落水了,众人骚乱之下把站在她身边的齐慕文也给挤了下去。
齐慕文是会水的,要他好端端冒风险跳下水去救一个刚认识的女子他不肯,可这被人挤落水中别无选择啊,只好自救的同时也搂了周小姐一把。
这下好了,人家冰清玉洁一姑娘家,叫你就这么人贴人肉贴肉的抱了去,身上一层纱衣湿漉漉的,也都让你看光了,你家还能有什么话说?
看来在为女儿找个好女婿这件事上,周大人简直跟《傲慢与偏见》里头的班内特太太有着高度相似的真知灼见啊,你看吧人家让女儿步行淋雨躺到男方家里感冒去,他让女儿掉水里逼着男人把她抱了看了最后不得不娶了。
不过面对周老爷灼热的眼神,齐慕安还是忍着笑以兄长之名出面了,大意么就是我们家是不会赖账的,你老人家就放心吧。等我们回去禀明了父母,就会派人再来。
这个人自然就是媒人的意思了。
周大人也不是不知道分寸的人,自不会强行要送女儿随同入京,这样只会自贬身份让女儿叫人看不起。
横竖此处本是当地名胜,别说来来往往游客众多,就是在场的乡绅名流也不少,所谓众目睽睽之下,他倒不怕堂堂魏国公府会赖账。
第66章
亲事被这么糊里糊涂的定下来,齐慕文也没了再等许三郎的心了,只想速速回京去将此事给他父亲说了,看看到底预备怎么办才好。
就他自己的想法倒并不十分排斥娶那周小姐为妻,毕竟他总是要成亲的,他虽然喜欢男人,可男人毕竟不如女人嘛!看看老大娶了那姓简的,内务事一样不理,还好这是分家单过了,要是没分家,他一个糙男人能管得了什么?
再说那周小姐生得肤白貌美珠圆玉润的,昨儿摸了几把虽说不是有意的,那弹性细腻的手感却是真真儿的,就是再会保养打扮的小倌儿也是比不上。
当初谢白可不也最爱调个香脂香膏的调理肌肤么,可比起妙龄少女来那毕竟还是差了一层。
又说男人比女人难怀孩子,生的时候也容易出岔子,那简云琛才过门就有了算是他走运,自己可不想冒那娶个男妻却长久不得嫡子的风险。
因此刚开始还有点儿为这并非自己心甘情愿求来的婚事不大乐意呢,可细想之下心里的气又顺畅了许多。
当然他也没忘了此行的目的,自然弄了两本账目明显对不上的账本回来,预备到他爹面前把许老三给卖了表表功,不过这些也都是些皮毛,老爷子至多骂许老三几句粗心不会办事而已,既不会动他的位置,更不会动自己的根基。
然而他哪里知道这时候远在京城的魏国公府里已经几乎要翻天了。
齐老爷看了许老三呈上来的一叠叠堆积如山的罪状,气得差点儿没中了风,跟着就躺在床上好几天下不来床。
这可是他最钟爱最偏心的一个儿子啊!
通州片儿肥,他把它交给他自然就有给他捞好处的意思,只要不出什么大错,账目上有一点半点抹不平的,他不会太放在心上,可这数目、这年头!
臭小子何止是捞好处,这是要抽他这个老头子的筋,喝他这个老头子的血啊!
枉他一门心思十几年来精心栽培铺路,竟栽培出这种贪私忘本的畜生来!
想想又是一口老血喷在胸前。
嘉和郡主衣不解带地在床前守着,因齐老爷并未顾得上提怎么处置那许老三,因此只得命人先将那父子俩真外头客房里拘着暂时不叫他们回去,不过自然也不会饿着他们就是。
许老三早料到自己不能那样容易脱身,本来叫儿子先到京里的老友家住下,可不知怎么的这孩子非得跟着上国公府来,这不一道都出不去了。
这会儿急得团团转呢,那许三郎却不怕似的,只安安稳稳该吃就吃该睡就睡,几天下来找准了一个比较好说话的常来送饭的小斯,将特特贴身带着的一块沉甸甸的金锁给了他,只求他带一句话去给家里的太太。
许老三问他到底有什么主意他也不说,其实这少年并没有多少沉稳的心机,不过就是想搅得齐家父子几个父子兄弟离心、家宅不宁罢了。
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那小厮见了这样值钱的谢礼哪有不依的,果然不多时就有嘉和郡主身边的丫鬟过来,领他进了内堂。
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这许三郎隔着一层屏风见了郡主和躺在床上的魏国公倒也不怯上,倒豆子似的把自己编排了一路刀谎话给说了,诸如齐慕文如何如何真早几年就自知有大哥真袭爵艰难,如今更暗恨齐家对他生母无情无义,便下定决心将齐家掏空,到时候带着他娘出去享福去,给老大留下一个败得干干净净的空壳。
说完这些屏风后头便传来了男人剧烈的咳嗽声和妇人低声安慰的轻声细语,跟着叮叮咚咚地似乎有人倒茶,可随后便听见清脆的一声啪――
有陶瓷落地而碎的尖锐声响。
“你听听你听听!那畜牲是岂止是贪心任性,他这是存心要亡了咱们齐家啊!”
男人愤怒的声音有些嘶哑,喘了好一会儿粗气后方没连动静,不久传出女子平静的声音。
“你这孩子说得头头是道,既然都是老二背着人干的勾当,他如何会让你知道?”
许三郎早知道齐家的人有此一问,因此不慌不忙道:“太太明鉴,二爷原打算将这些坏事儿全推到小人的爹爹一人身上,谁知机缘巧合,小人竟能投他的缘,他便将心事和盘托出,盼小人与他一道远走高飞。”
“那可比真庄子上做个庄稼汉强,怎么你竟不愿意?”
许三郎咬了咬牙,眼睛里适时地露出了一丝冷漠,“回太太的话,小的家里虽苦,却自幼父慈子孝其乐融融。小的虽然情归二爷,却不能为了他而害了自己的亲爹。因此小的思量再三,决定将此事告诉了爹爹,并连夜赶来京城给侯爷和太太送信,说来有愧,不是出于对府上的忠诚,却全为保全一家老小的性命。”
为了证明他与齐慕文确实有染,他还特特拿出了早些天齐慕文背着人悄悄塞给他的玉坠子,那东西嘉和郡主认不得,齐老爷却认得,那还是早年他赏给他的呢!
许三郎也确实有点儿小聪明,深知如果他这会儿还强调他老爹许老三对齐老爷对齐家有多么忠心那是太假了,于是他干脆提不去提,反而直言自己出于求生的本能,倒更加令人信服。
果然嘉和郡主听完之后便沉默了,应该是正在等齐老爷的示下。
可齐老爷哪里还能说得上话来,心想这些穷疯了的下作泥腿子都说得出一句父慈子孝,而自己溺爱了十几年的儿子却能干出那般猪狗不如的事情来,叫他这把老骨头情可以堪!
嘉和郡主见他气得胸口不断起伏,一张脸已经憋得发青了,心里还真怕这第二任丈夫又这么过去了,忙匆匆命人将许三郎先送下去再说。
不多时三个姨娘也都过来了,有主母在内她们虽然都不敢就这么进去,可也不敢回屋睡觉休息去呀,只好统统在外间候着。
这大热的天儿外头的知了呀呀呀地拼命叫,本身屋里就闷热,人心里也急,三个人你看我我看你地坐着,都出了一身的汗。
阮氏到底享惯了福,见有个丫鬟经过便拦住了她,“去加些冰来,太热了。”
谁知那丫鬟站在原地动也不动,似笑非笑地看了她好一会儿方道:“年年夏天供的冰都有份例,要是奴婢自作主张给姨娘们添了,回头短了老爷郡主不够使的时候奴婢可不敢当。”
阮氏这时才看清楚这丫头并非原来府里的,而是嘉和带过来的,她先前也当了十几年的家,明知就算按例分配也不可能紧巴巴地多用了那么一点儿就不够了,人家是明摆着刁难她呢,可又能如何?
郡主身边的贴身大丫鬟,说句话可比她这个姨娘要牛气。
因此只好闷闷不乐地又坐了回去。
陈姨娘如今早跟她撕破了脸,见她碰了一鼻子灰还要跟着踩上两脚才痛快,因此便向周姨娘阴阳怪气道:“有些人呢说话行事就是不会先看看自己什么身份,妄自尊大成个什么样了,还连累咱们一起遭人埋汰。“周姨娘是个不爱多事的,当初阮氏并没有格外欺负她,如今她也不愿意多与她为难,只想好好把郡主伺候妥当了,将来看着女儿能有个好去处也便了了一辈子了。
因此便息事宁人道:“陈姐姐,老爷病了几天,郡主心里很不痛快呢,咱们还是安静些吧。”
这陈姨娘卑躬屈膝给阮氏捧了十几年的臭脚,如今只要一有机会便要挺挺腰杆子出出气,但她也不是傻子,听了周姨娘的话倒也安静了,阮氏想想心中气苦,想分辩几句吧,应了周姨娘的话,她也怕惹得齐老爷发怒。
毕竟这事儿就是由她儿子齐慕文而起,这会儿她正是该夹着尾巴做人才是,哪里还敢再翻花样。
因魏国公这一病病得颇重,就连住在宫里的颂贞也得了几天假回来侍亲。
这会儿三个女儿并肩走进门来,阮氏看着她自己的女儿颂雅本来明明是最雍容华贵的,如今却因接二连三的打击而变得容颜暗淡眉眼间带了些谦卑起来,颂娴还是一样艳丽骄傲没心没肺的样子,倒是颂贞,在宫里住了两个月整个人都不同了,除了从头到脚的穿戴全都更上了一层楼,整个人的气派也变了许多。
如今看起来三个女孩儿中最出挑的竟变成她了。
要不是老大那混小子在里头瞎搅和,如今在宫里享福的就应该是她的女儿颂雅,再不济,也能在年府风风光光做她的少奶奶,哪里轮得到这两个小老婆养的臭丫头到面前来抢她的市面!
想想一时恨不得把齐慕安拉到面前来生吞活剥了,一时又恨不得把里头的嘉和郡主拖出来撵出齐家的大门去。
颂贞看着这位她离家时还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前魏国公夫人,一时心里竟不知是该高兴还是唏嘘。
不过向她和陈姨娘都点了点头,便走到她自己的亲姨娘周姨娘身边去了。
当初阮氏不愿养别人的女儿,把庶小姐们还是留在姨娘们身边养,嘉和过门以后并没有做出任何改动。
毕竟如今女孩儿们都大了,也单独住上了,再提什么把她们跟亲妈分不分开都没什么实际意义了,还白白讨人记恨说她不肯容人。
再者都是没几年就要出阁的年纪了,这么大的孩子性格早成熟了难道还指望能拘到自己跟前儿来跟自己亲近?
不如就这么随随和和地过着,反而少生是非、家宅太平。
因此颂贞回来这几天还是与周姨娘处得多些,本来也从宫里带出来不少好吃好玩儿的想给简云琛和他肚里的娃娃,没想到他们都不在家,只好悄悄派人送到他们家去了。
女孩儿们跟各自的亲妈说了几句话,便放轻了步子进了内室,齐老爷刚刚听了许三郎的“告密”恨不得把齐慕文给生吞活剥连,一见他同母的姐姐颂雅便更不大喜欢,心说老二能心里替阮氏不平恨上他这个爹,那这丫头跟她亲娘更亲,想必心里也是一样的,因此几乎看都没看她一眼。
颂娴一向嘴甜会撒娇,是有几分得他的心的,便靠在枕头上对她淡淡点了点头。
倒是颂贞如今在宫里做了女官儿,而且颇得公主和皇后、贵妃的喜爱,身价自然跟从前不同了,三个女儿,将来恐怕飞得最高的倒是她这个从前最不起眼的,因此反而打起几分精神来,难得耐烦地问了她几句在宫里过得如何云云。
颂娴看老爷子对老三的态度一下子有了这么大的转变心里自然不高兴,不过这段时间以来新母亲的性子她是摸清了,这位嘉和郡主是个极讲规矩也极重家庭和睦的人,对女孩儿家的要求更加是以温柔娴静为重,因此就算有再多不满,当着嘉和的面儿她也不敢发作。
毕竟颂雅的亲事已定,老三又有了公主做靠山,可怜自己的未来婆家还没着落呢!万事还得指望这位新太太,可不能先惹她不高兴了。
不过看她费尽周折才给颂雅弄了孙太医家那一门并不算太风光的亲事,自己的将来恐怕也并不乐观,因此看着从头到脚焕然一新的颂贞便越发懒洋洋地提不起一点儿劲来。
偏偏这时候齐慕安兄弟两个的两辆马车已经入了城。
阮氏虽然倒了,但齐慕文自己毕竟还有那么三两个信得过的心腹,因此早有人在城门口侯着,一见了他们便把车拦下把家里发生的事儿一五一十给齐慕文说了。
齐慕文一听懵了,没想到那许老三居然比自己先出手,而且下手更狠地把自己往死里整啊!
齐慕安看那上车报信的小厮慌慌张张的样子心里早已有数,只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派六福过去催他二弟快走,既然都到家门口了还磨蹭什么,一路风尘可等着要好好洗洗呢!
果然六福很快回转,带了齐慕文的话,忽然有急事要去办一趟,请大哥先回去给爹娘请安吧。
简云琛扶着坐得酸软无力的腰身,“他该不会是要逃吧?”
齐慕安眼角一抽,“逃?逃了以后可就什么都没了,家去了老爷子又不会杀了他。”
要是我爹那可还真没准儿。
简云琛下意识地拍了拍胸口,还好自己家里没有这般坏了心肠的兄弟,要不肯定血溅五步闹出人命来。
“那你说他这是去哪儿?”
齐慕安摇摇头,又摸了摸他比出门时更大了一圈的肚子,“不知道,恐怕他自己也不知道吧,就是吓得不敢回家了呗,不管他,咱们先过去把差使交了,我陪你回家歇歇去。”
第67章
这时候的魏国公府还好有个严肃稳重的新夫人在那儿镇着,要不早就天下大乱了。
老爷这一病病得实在蹊跷,好端端跟牛一样壮实的一个人怎么能说倒就倒了?下人们之间还不早就议论开了么?
尤其是那许三郎总不消停,逮着谁来送饭都要把他跟齐老爷和嘉和郡主交代过的那番话再绘声绘色地学一遍,因此表面上看上去与往日没什么不一样的魏国公府,实际上早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下人们私底下说什么难听的都有,更有人拿当初谢白在家时跟父子俩那些遮遮掩掩不可告人的事出来说,都说二爷这一回是发狠了要弄垮府里,谁叫老爷先不仁不义连儿子的宠妾都要染指呢?
只不过碍于郡主和三爷两个都还在家,于是不敢太过放肆罢了。齐老爷捕风捉影地听在耳朵里,又是心虚又是恼羞成怒,反而越来越相信了起来。
既然满府人心不安,说话行事难免急躁,嘉和郡主一辈子察言观色,又怎么会看不出来呢?
于是只得叫人把家里的老三齐慕和叫到面前来。
“如今为着你二哥的事儿,老爷着实气得不轻,只求老祖宗保佑,万一他有个什么好歹,咱们家恐怕再难支撑。”
说完便忍不住落下泪来,想想自己一生命苦,本以为再嫁一次可免晚景凄凉,没想到这新家有这么多说不清理不清的烦恼。
齐慕和见她伤心忙劝她,“母亲不必多虑,父亲不过一时心里想不通,忧思过甚所致,他本来人就正在壮年,素来身子骨又是极好的,只需等心里消了气儿,很快就能下床走动了。两位哥哥应该就这两天便可到家,只等大哥回来,母亲便可多了一个商量的人。”
嘉和郡主拿帕子擦了擦眼泪,心想家里的老大齐慕安虽然过去在外头风评极差,不过婚后貌似就消停了,而且皇后和姜贵妃对他的评价也并不低,自己与他相处的日子虽短,但也看得出他是个有担当有成算的年轻人。
想想果然他就快回来了,又看面前的老三也是孝顺懂事的,心里不由定了一半,就在这时候有丫鬟进来报讯,大爷和大少君到家了。
齐慕安到家第一件事自然是进屋去看老爷子。
要说怎么忧心忡忡事亲至孝,那他肯定是没有的,毕竟没感情的一现成爹不是,而且又不疼他。
不过要说幸灾乐祸他倒也没有,虽然老家伙的心够偏,不过他毕竟是现代成年人的心理,反正哥长大了哥也不求你。
但齐老爷面对这个从来没给过好脸色的大儿子,心情却是极微妙的。
尤其是这一切都是他那最最宠爱的二儿子给惹出来的祸端之后。
说到底还是死要面子吧,明明在床上躺了好几天了,一听说大儿子到家了立马就命人给自己穿戴整齐在床上歪着,看上去倒跟平常相差不大,就是脸色乌青难看了些。
齐慕安请过安之后便把齐慕文“有急事”要晚些回来的事儿先给说了,齐老爷没吭气儿。
父子俩沉默了一小会儿之后粗着嗓子问他,“你们这一趟走通州,可有收获?”
看来老爷子还是不死心,希望从大儿子嘴里得到一些跟许老三父子所言不同的讯息。
这一刻齐慕安几乎有点可怜他。
可事实就是如此,自己又没带着金手指穿过来,就是想临时给他点出个孝顺的二儿子来也点不成啊。
只好照实话把自己如何挑了一处庄子,用打赏佃农的方子粗略计算了一下他们去年的进益,发现与报上来的数目相差极大。
“另外几处我没再详查,那许老三毕竟是地头蛇,儿子恐怕万一激得他恼羞成怒把咱们弟兄两个给扣在那儿,那可怎么办?本来想早点回来告诉,谁知道屋漏偏逢连夜雨,那边那个姓周的知府大人家里又闹了一出好戏,弄得咱们不得不又耽搁了几天。最后几天没见许老三的人,儿子生怕他带着从咱们家昧下的那些钱跑了,只好匆匆了解就回来了。”
齐老爷微微点了点头,看来这小子还算实诚,他原不该知道许老三已经进京来了。
忙又问他是怎么想着那探虚实的法子,跟周大人那边又是出了什么绊子。
齐慕安回答起来当然有真有假。
“走之前儿子去了一趟大舅父家里,大舅父说父亲难得给我件差事,可见如今拿我当个人了,再三叮嘱我不可办砸了,又怕我到底没下去过不知道那些个田产人丁之间的弯弯绕绕,就派了府里的账房老先生给我现讲了一些紧要的,这法子便是他交的。”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外甥在家里不得宠,舅舅替他谋算谋算乃人之常情。
至于周大人呢?
齐慕安自然只好把他二弟莫名其妙惹上来的这段亲事也给交代了,气得齐老爷又一次咳嗽个不停,老半天才缓过气来。
“这个忤逆子!在外头天不怕地不怕了,尽给我惹事!”
这个齐慕安倒并没有落井下石,毕竟人姑娘都掉水里了总不能见死不救不是?
因此便干脆站在一边不说话。
齐老爷靠在床上又歇了一会儿方用了很大的力气似的说道:“老二跟许老三是一伙儿的,这个你可看出来了?”
齐影帝当即大吃一惊脸色大变,似乎艰难地消化了好半天之后仍不敢置信道:“父亲这是哪里听来的谎话?天底下哪里有人伙同外头人算计自己家里的?可有真凭实据,可别冤枉了好人。”
齐老爷苦笑,我倒是希望是冤枉了他!
抛开那些个他盖过私章的账本不说,想那臭小子在府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久了,哪里能没一两个心腹小厮?磨蹭到这会子还不敢回家,分明就是得了消息心虚!
果然不多时有家人来报,说二爷在醉乡居呢。
醉乡居是京城里最高档的酒楼,又有点像现在的夜总会,该吃喝的时候有的吃喝,该喝酒看戏曲的时候也应有尽有,总之从早到晚昼夜繁华热闹不休,许多纨绔子弟在那儿都有固定的包房和相好。
就是齐家父子,本身也是那里的常客。
不过这会儿功夫听见这个消息,齐老爷的脸色可好不到哪儿去。
齐慕安清了清喉咙,“一路风尘仆仆,二弟出去散散也没什么,要不我去把他叫回来?”
齐老爷从鼻子里喷出来一团冷气,小没良心的,你爹都病得起不来床了你还有心思去吃花酒?
因此便断然拒绝,“不许去!我倒要看看那臭小子什么时候舍得回来!还有你们,谁敢再出去报信儿,看我不打断他的腿!”
齐慕安撇了撇嘴表示知道了,几个下人忙跪下磕头赌咒发誓只听老爷的,这里正说着呢,忽然有个丫鬟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
“老爷,不好了,不好了!许老三死了!”
什么?
就连自以为局势已在掌握中的齐慕安也忍不住懵了,更别说正气得跳脚的齐老爷了。
只见他一下子坐直了身子厉声质问那丫鬟,“胡说什么!不是有人看着吗,好好地怎么死的!”
那丫鬟哆哆嗦嗦地跪在地上,“听看守的小厮们说是那厮自己身上带着瓶毒药呢,瞅准了没人留心便悄悄地一气喝了个干净,畏罪自尽了!”
一听见畏罪自尽四个字,齐慕安立刻便觉得不对了。
那许老三是个惜命怕死之人,他这趟抢先进京来告发齐慕文可不就是为了自保吗?怎么会甘心自尽?
再说了,按他提供给齐老爷的那些个罪证,齐慕文才是头儿,他顶多是个跑腿的,齐老爷再怎么凶残也不至于要他的命,他又怎么至于畏罪自尽?
因此便自告奋勇像齐老爷道:“儿子看看去。”
齐老爷想也没想就点了点头,这会儿不用这个儿子,又还有谁能给他用呢?
且看看他如何处置吧。
才踏进关着许老三父子的房门,就听见里头传来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呜咽声,只见那许家三郎披头散发地叫人浑身上下五花大绑着,嘴里塞着帕子,跟个疯子似的倒在地上拼命挣扎。
见了他更加嗯嗯哼哼地挣扎个没完,一双眼睛红得几乎能喷出火来。
齐慕安便吩咐跟着的人,“让他说话。”
看守的小厮面露难色,“大爷,你别看这小子生得斯斯文文的,是个标准的烈货!他爹自己服毒死了他到处浑赖人,拉住谁都要跟人家拼命,你看小的这脸上,就是叫他咬的!”
说完便指了指左边面颊上一处还有血迹的新伤。
齐慕安点点头,“回头叫个大夫给你好好看看,年纪轻轻的别破了相,花钱就到我账上领去。这会儿人多,我看他不敢放肆。”
那小厮听了这话没想到主子这样菩萨心肠,立刻心里便先无比熨贴起来,忙乖乖过去一把拿掉了塞在许三郎嘴里的破抹布,那许三郎刚脱了禁锢立刻便一口浓痰朝着齐慕安的方向吐出来,当然是够不着的,不过还是挨了那小厮恶狠狠一巴掌。
“还敢横!”
许三郎梗着脖子舔了舔唇角的血丝,“姓齐的,你们仗势欺人草菅人命,难道眼里就没有王法了!”
齐慕安皱了皱眉,“你的意思是许老三是让人害死的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