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耽美 >等我为皇 > 等我为皇
错误举报

正文 第24节

    等我为皇 作者:三千世

    第24节

    谢宁沉默良久,才道,“我的确好奇,不过比起那个左家哥哥,更好奇他是如何碰到大和尚,并且怎么和鲁王殿下凑上的。”

    祁昭一愣,若有所思起来。

    林晞和谢宁对视一样,立刻默契的换了话题,开始讨论晚上吃什么= =

    与此同时,长安左丞相府。

    左清秋躺在软榻上,他看着头顶的床幔,目光中充满了愤怒与不甘。

    软榻旁坐着一个穿着雍容的夫人,正是左清秋的继妻上官氏。

    上官氏拿着帕子为左清秋擦了擦脑袋上的汗,语气担忧不已,“老爷莫要再动气了,刚请太医看过了,老爷气大伤身,如今这三伏天里肝火旺盛,容易上头。”

    左清秋抬手,颤巍巍的指着上官氏,原本清俊儒雅的脸已然变得嘴歪眼斜。

    他中风了。

    上官氏温柔的握住左清秋的手,轻声道,“老爷,你且放心,我会好好撑着门户,怀远也会好好发扬光大左式门楣的。”

    当晚,两朝宰相左清秋病逝。

    第80章 玄通

    祁渊在得知左清秋死后,整个人都懵了。

    他真的不敢相信那个睿智的老人就这么死了。

    这辈子他为太子,不敢太过亲近外祖,平日里三节两寿也只能赐下一些东西表表心意,亦或者让傅氏宣上官氏入宫说说话,仔细想想,他几乎没有一次主动见过左清秋。

    上辈子左清秋在他登基后才病逝,当时左清秋死后上官氏悲痛昏厥,最后也跟着去了,左氏的下一代左怀远没几天就因守孝太过清苦病倒,三月后病逝。

    短短半年不到,左氏死了三个主子,导致祁渊上台后竟无一亲近中可用之人。

    而如今还未到时候,左清秋就死了,为什么?

    中风?他不信!!左清秋的确有轻微中风征兆,可若是一次病发就导致死亡,骗鬼呢?

    前生左清秋能坚持到他登基才病逝,如今怎可能会死?

    这其中一定有猫腻。

    祁渊派遣了大量人手去查此事,再加上傅氏称病不出,太后又病了,没几天过去,祁渊整个人就瘦了一大圈。

    祁谌并未跟着宣明帝去洛阳,而是留在了京城,谢长风不在,他就成了兵部的代言人,每次来开会看到祁渊,他都会主动凑过来上演一出兄弟情深,以前祁渊还愿意敷衍一下祁谌,用更加肉麻的样子恶心回去,不过这几天他实在没心情。

    于是祁渊也病倒了= =

    宣明帝接到京城急报一下子呆住了。

    他这边刚举行了方士会试,成绩已经出来了,因考试人数过少,只取前二十名进行殿试,他正兴致勃勃的等着看殿试上二十名方士一起作法呢,哪想到长安这边竟出了这么多事!

    李皇后为此温言宽慰,“太子殿下在陛下面前永远都是孩子,您离开他心里自然不踏实。”

    宣明帝听后心里顿时舒服许多。

    “太后病倒,听闻丞相也去世了,可见大家都受陛下庇护,您一离开呀,京城瞬间黯淡失色了呢!”

    宣明帝听了更加开心,他立刻拍板决定,“回京!!”

    于是一行人马来到洛阳一个月不到,就启程回京了= =

    宣明帝给出的理由极其冠冕堂皇,太后病了,他身为人子自然要亲自侍奉汤药。

    同时他想到老丈人中风病逝,翻了翻《说文》,定了谥号。

    首先身为文臣翘楚,一个文是跑不了的,其次老丈人当初慧眼识珠将女儿嫁给他,可称博闻多能,老丈人又是楚朝两代宰相,布宪于国,就定为文宪吧!

    礼部的人接到宣明帝下的旨意,他们看了半天,脸色怪怪的。

    这谥号不想是给开国丞相用的,倒像是给礼部尚书用的= =

    不过即便这谥号的意思有那么微妙的跑题,却也算是个上等谥号,礼部的人自然就顺着宣明帝的意思,不再说什么了。

    祁渊接到这道旨意后有些心塞。

    上辈子宣明帝并不宠爱他,甚至在最开始还在李氏的影响下对他多有厌恶,若非左清秋悉心教导他,也不会有今日的祁渊。

    祁渊以前给左清秋的谥号自然是文正,他觉得外公完全衬得上这个谥号,可宣明帝却给了文宪,虽然也是好谥,祁渊还是觉得难受。

    本来身体就不太好的他病的更重了。

    而且伴随着宣明帝回京城的还有另外一个消息,方士考试的最后殿试将在京城举行。

    祁渊之前谋算那么多,就是为了降低方士们的影响力,结果千算万算,却还是功亏一篑。

    他气的不轻。

    东宫的两位主人都病了,太后也有恙,宫务立刻落在了淑妃手上。

    淑妃这次并未跟着宣明帝去洛阳,她的女儿大公主嫁给陆珏,已然有三个月的身孕,她不放心大公主,就求了宣明帝,让大公主回宫小住,她亲自看护。

    这是淑妃第一次接管宫务,她自然胆颤心惊,好在宫务皆有惯例,按照以前的样子比葫芦画瓢,撑上十余日还是可以的。

    谢长风自从知道情缘病重后整个人都斯巴达了。

    若非辰九死命的拉着他,说甲一还在给他传信,太子病情不是很重,只是心情不好而已,恐怕谢长风早已快马加鞭赶回京城了。

    即便如此,当宣明帝宣布启程归京,谢长风还是先骑着马跑了。

    他给定国公的理由是太子病重,若是将来祁谌上位,那林家的麻烦就大了,他需要先行回京看看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林靖城自然也接到京城来信,他宽慰谢长风,“左丞相去世,太子难过是很正常的事情,若你现行离开一事被人发现,将来陛下怪罪下来,谁都承担不起。”

    “……那我速去速回。”谢长风冷着脸,“总要亲自确认一下,我可不想被人打了翻身仗。”

    林靖城心中有些奇怪,这可不像是去打击政敌的模样,倒像是担心老婆的模样。

    不过他没想那么多,这抹疑问只是在心头一晃而过,面上倒是笑了,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

    “好吧,不过你最好能再返回来归队,总要露露脸。”

    谢长风点点头,扭头走了。

    谢长风一人双骑,彻夜疾驰,只用了三天就赶回了京城。

    当他风尘仆仆一身邋遢冲进东宫,来到祁渊面前时,祁渊被深深的感动了。

    “你怎么回来了?”祁渊勉力靠在靠枕上,伸手拂过谢长风的脸颊,丝毫不介意上面的黑灰,“我只是身体不太舒服,很快就好了。”

    谢长风定定的看着祁渊,他猛地伸手,紧紧抱住眼前的人,双手用力,如铁铸的钢筋,牢不可破。

    他颤抖的道,“我害怕。”

    即便有太医彻夜看护,谢长风还是不放心。

    这是他辗转三世才找到的珍宝,若是在他不知道的地方出了事,他一定会疯掉的。

    祁渊默默的伸出手,回抱住这个男人。

    也许他重活一世,就是为了遇见他。

    门外,傅氏脸色苍白如纸,她缓缓跌坐在地上,仿佛看到了世界末日一般崩溃,她颤抖着,想要说什么,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蔡太监面如土色的跪在一旁,谢长风冲进来的速度太快,他将内殿的大门给弄坏了,蔡太监刚找来屏风挡住,傅氏就过来了,他拦都拦不住!!

    祁渊抬头,正看到傅氏那惊骇欲绝的目光,他挑起唇角,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傅氏浑身一个激灵,她猛地转身,踉踉跄跄的走了。

    祁渊面沉如水,他看向蔡太监,抬手比划了一下,蔡太监磕头如捣蒜,然后转身跑了。

    “没关系吗?”谢长风闷闷的道,“她是祁昭的母亲。”

    “虽然会麻烦点,但没事的。”祁渊轻快的道,“好了,你这么突然回来,父皇要是知道了怎么办?”

    谢长风抱着祁渊不放手,半响才撇嘴,“我一会再赶回去。”

    祁渊皱眉,“来来回回伤身体,你……”他也不好让谢长风直接留下来,他想了想,“要不你且先回去,我这边弄点手脚,将你先调回来。”

    谢长风眼睛一亮,“好!等你消息!”

    祁渊看着陡然精神起来的谢长风,不由得失笑。

    没多久,兵部就收到消息,说年初来降的吐火罗国内部发生叛乱,似乎有人妄图撵走楚朝官员,想要重建吐火罗国。

    祁渊以此为由,将兵部尚书先行调回京,谢长风顺势跑了。

    宣明帝接到消息后气的不清,发下旨意将归降的原吐火罗国王,如今的安和郡王狠狠咒骂了一顿,随即他让仪仗加快速度,同时派遣大内总管太监李福亲自去西域,代天子巡边。

    李福快马加鞭带着人走了,十天后,宣明帝归京。

    祁渊强撑着病体出来郊迎,见到宣明帝时脸都白成了纸。

    宣明帝大惊失色,他以为太子病倒不过苦夏加难过外公去世,可见面才发现,自家大儿子瘦了一大圈,嘴唇泛青了!!

    宣明帝连忙让太子直接到车架里休息,祁渊刚开始还推辞,他是太子却休息在皇帝御撵里,若是有流言传出他将如何自处?

    但这一次宣明帝却强硬起来,他压着祁渊躺在软榻上,让太医细心诊治,在得到太子略感风寒,病体沉重,需要好好静养才可后,宣明帝深吸一口气,对祁渊道,“渊儿,你且回去好好静养吧,听说傅氏也病了?她怎么照顾你的?”

    迁怒了一下傅氏,宣明帝又道,“昭儿年纪也不小了,回去后让他帮我念念奏折吧。”

    祁渊一愣,随即感激而高兴,“多谢父皇栽培。”

    宣明帝拍了拍祁渊的手,感慨道,“你我父子,何须多言。”

    祁渊心下冷笑,面上却无比感动,温情脉脉。

    不管祁渊再怎么不满意,方士最后的考试还是开始了。

    殿试上,表现最出色的是一位大和尚,他法号玄通,这大和尚自言能明确误通古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掐指一算能知天下事。

    于是宣明帝就让大和尚算一算边疆何时能平静下来。

    这大和尚装神弄鬼了老半天,一脸高深莫测,“旬日可定。”

    宣明帝似信非信。

    结果十日后,边关消息传来,甚至李福都还没到西域呢,吐火罗国的叛乱就已经平定了。

    ——废话,本来就是祁渊为了将谢长风调回来的借口,问题自然不严重。

    宣明帝大喜过望,下旨封这玄通大和尚为宫廷方士,开坛讲经,卜算国家大事。

    祁渊气的摔碎了自己最喜欢的青花笔洗。

    第81章 前朝

    叶宁看着手上的信,表情变幻莫测。

    傅氏很久很久都不曾给他写过信了,上一次还是她大婚前,她给他最后一封信上写着,各自安和,再不相见。

    他默默的守护着她,从最初的代王长子之妻,成了如今的太子妃,叶宁早已不复年轻时的妄想,他只是习惯的守着他,即便她不属于他,即便她早为人妻。

    当心里住着一个女人,再看其他人,瞬间对比成了渣。

    咣当——!!

    书房的窗户再度被咔嚓成碎片,打断了沉思中的叶宁。

    叶宁无奈放下手中的信,看向来人。

    微黑的皮肤,张扬恣肆的笑容,又黑又长的头发束在脑后扎成马尾,一身干净利落的黑衣劲装,阮二娘再一次从窗户里跳进来,无视了两尺外的大门。

    叶宁已经放弃去改变阮二娘了,这女人向来无视一切,我行我素,真不敢相信女人会长成她这样!!

    说起来谢长风居然能容忍这女人,等等!叶宁满头黑线,现在貌似整日容忍这疯女人的成了他自己?!

    阮二娘跳进来后自发的坐在书桌旁的梨花椅上,她又端起旁边放着的茶壶,打开盖子闻了闻,“哟,这什么味道啊!每次来你这里连口热水都没有,你们中原人就是这么招待合作伙伴的吗?”

    叶宁额头青筋直蹦,“那是上好的碧螺春……算了,和你说也不懂,你既然不喝就……”

    剩下的话噎进了肚子里,叶宁眼睁睁的看着这位姑奶奶直接对着壶嘴喝干了那一壶茶。

    “看我干什么?”阮二娘咯咯笑起来,“我都不计较你给我上凉水了,你还不满意?”

    “……”叶宁深呼吸深呼吸,这次是他求这个女人,千万不能因小失大。

    “好了,我让人给你上热茶。”叶宁和颜悦色的看着阮二娘,“这次叫你来,是有件事拜托你。”

    阮二娘挑眉,“说说看,是什么事?”

    “我想借你们的海船,以最快速度赶往京城。”

    阮二娘一呆,“你要进京?现在吗?”她算了算时间,露出笑容,“你运气不错,海上的风刚转为西南,正好向东北是顺风,速度快的话不到一个月就能到达。”

    叶宁沉吟片刻,“来回往返的话就是两个月吗?”

    阮二娘耸肩,“差不多吧,毕竟船只也要上岸补给,海上浪高风险,要是遇到暴雨天气或者龙卷风,那就说不准了。”

    叶宁纠结不已,他去京城来回两个月,这两个月怎样才能瞒住军营中人呢?

    阮二娘看着叶宁愁眉苦脸的模样,不由得好奇问道,“你这么着急上京,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有,很重要,非常重要。”

    傅氏在信中将太子的要求说了一边,为了傅氏的声誉和性命着想,叶宁实在无法坐视不理。

    “那你这是在担心你走后无人掌管军营?”

    阮二娘理解叶宁的担忧,当初她去一趟京城也担心手下出问题,更何况叶宁似乎是打算悄悄去,要瞒着的人太多了。

    她出了个馊主意,“要不你去日南九真那边巡边?你总有心腹大将吧?将队伍交给心腹,你从九真那边的港口出发,一路向北,速去速回。”

    叶宁挑眉,这倒是个不错的法子,“若是有人发现我不在了呢?”

    “能杀就杀了,不能杀的话你就要想办法骗过去。”

    叶宁若有所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即便将来有人发现了他不在,只要他能拿出站得住脚的理由,问题应该就不大。

    想到这里,叶宁一咬牙,“那海上的往返就拜托你了。”

    阮二娘顿时笑弯了眼,“好嘞!那费用可就从年利里面扣了。”

    叶宁沉声道,“只要速度快,一切好说。”

    三天后,叶宁带了一千人前往日南九真巡边。

    鉴于赵屠夫就是带了三千人巡边最终弄回了吐火罗国土,以至于这一次叶宁出发,很多人看他的眼神都怪怪的。

    傅氏的父亲傅伦,如今的交州刺史拉着叶宁的手,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加紧联系,莫要去什么不该去的地方,参和什么不该参和的事。”

    可千万别像赵屠夫那样出去转一圈失踪三个月,回来多了三个郡啊!

    叶宁咳嗽了一下,有些心虚的别过脸,他的确做了一些后手,若是一切顺利那自然没什么,若是出了问题……咳咳,谢长风走之前可留给他不少老挝南诏的资料,也许去那边转一圈也是个不错的掩盖行踪的好法子。

    就这样,叶宁在交州刺史等人殷切而包含期盼的目光中,带着护卫队离开了,他到了九真郡后留下了五百人做样子,并派遣另外五百人穿越长山山脉,去到一个叫做老挝的国家探查情报。

    被交州刺史委以重任专门跟着叶宁防止他抽风的长史都快疯了,他死命的抱着马腿,“大都督您可千万三思啊!!”

    叶宁一本正经,“莫要做这种儿女态,我不过是去巡视一圈,我发誓真的只是巡视一圈,你们给我一边去啊!!老子是去巡边的真的不是去打仗啊!!”

    话说到后面叶宁的马已经被十几个人抱成了球,叶宁一怒之下飞身下马冲到近卫身边,翻身上马飞速的……跑了= =

    他不过是上京一趟,竟如此艰难,叶宁在心中将赵屠夫和云铮骂了个狗血淋头,终于在约定时间内赶到了码头,坐上了海船。

    京城,我来了!

    方士考试告一段落,玄通大和尚拔得头筹成了宣明帝最近最宠信的人,就连祁渊都要退后三分,这玄通大和尚也算有些水准,这家伙是前朝末年饱学之士,因受困于战乱之苦,只得避入玄门求个清净自在,他出家前还是个不大不小的官,也是饱读之士,这些年修身养性,读读佛经,研究一下经义,胸中学识倒是积累的更多了。

    玄通大和尚对于朝政没什么可指点的,他也知道自己这样很容易被人构陷,所以平日里只要宣明帝问他什么,他都用佛家禅语糊弄过去,问的再多就不肯说了。

    就这样糊弄了一个多月,倒是让六部官员觉得这和尚还算有自知之明,祁渊倒是没有降低警惕心,不过他大部分精力都牵扯在了左清秋之死上,对于这玄通大和尚就看的不是很紧。

    谢长风自告奋勇天天晚上去盯梢,甚至忍痛放弃了晚上的东宫福利,可即便如此也没发现什么问题。

    “也许真的只是求名利的和尚吧。”谢长风安慰祁渊。

    祁昭天天去宣明帝那里报道,跟着学习朝政,倒是和这位大和尚接触颇多,回来后对祁渊道,“父王,那玄通禅师似乎还有点本事呢。”

    祁昭挑眉,“哦?什么本事?”

    祁昭一脸欣喜,“近些日子母亲一直卧病在床,我问玄通禅师,母亲什么时候能好,禅师说旬日可好。”

    ……旬日,又是旬日?

    祁渊微微眯眼,等等啊,前几天谢长风似乎告诉他,叶宁那家伙坐着海船过来了?算算时间似乎还真是十来天后呢。

    玄通吗?实在不行,先将外公的事情放一放,查查这个玄通吧。

    祁渊当晚招来甲一,“查了这么久,还是没消息吗?”

    甲一单膝跪在祁渊面前,低声道,“殿下,我们发现了一点问题。”

    “说。”

    “……殿下还记得当初的太子殿下是怎么死的吗?”

    祁渊猛地睁开眼,“你想说什么?”

    “辰九的老师就是上一代暗卫首领,不过因为太子之死牵累,最后死在暗狱里,辰九这些年一直在断断续续的查当年的事情。”甲一有些无奈,“不过他只有一个人,平时还要完成谢统领的任务,是以查的速度非常慢。”

    祁渊目光灼灼的看着甲一,“那么有什么消息吗?”

    “辰九前些日子查到了咬死先太子那个内侍的刀子匠。”

    刀子匠,就是为内侍行刑的人,也就是说辰九找到了当初干掉那小内侍阳根的人了?

    “辰九说,那个刀子匠的舌头被人砍了,说不出话,那刀子匠如今不敢干老本行,转而去杀猪了。”

    “……”祁渊微妙的道,“赵屠夫的猪肉店真是造福了广大人民群众啊……”

    甲一咳嗽了一下,继续道,“那刀子匠不能开口,却会写一些字。”

    祁渊连忙问道,“问出什么了吗?”

    “刀子匠说,那天他砍小内侍时,同来的还有一个身材健壮的男子,刚开始内侍犹豫着不敢上前,那男子说,‘别忘记你娘。’”

    “……等等,我记得那个内侍是前朝末裔。”祁渊喃喃的道,“皇宫攻破后,那些妃嫔全都自尽而死,除非……”

    “除非她不是妃嫔,而是普通的宫女!”

    祁渊深吸一口气,“那个宫女还活着,有人控制了那个宫女,然后要求那个皇子入宫为内侍,并杀了当朝太子。”

    甲一沉默不言。

    祁渊揉了揉太阳穴,“孤记得给你的命令是去看护左氏,为什么给孤说这个?”

    “……因为派去保护左氏的乙三和辰九在左氏的别庄上碰见了。”

    “你说什么?!”

    第四卷 血雨腥风

    第82章 伸手

    事情越来越纠结,祁渊怎么也没想到左氏竟和先太子之死有关系。

    上辈子这件事根本就没发生,祁渊也无从回忆,他只能让甲一继续加紧探查力度,同时暗中叮嘱祁昭要整日跟在宣明帝身边,如有异常速度来报,为此他还专门将皇后朝凤宫附近的密道告诉了祁昭,祁昭知道后摩拳擦掌,想要立刻就去试试,结果被祁渊狠狠的责骂了一顿,这才歇了心思。

    就在祁渊头疼于外家之事,端午节到了。

    恰好今年举行了方士考试,还选取了魁首,宣明帝就下旨在京郊建立皇福寺,让玄通大和尚主持祭祀辟邪赈灾等活动,不过一时半会寺庙也建不成,所以这一次就先在宫中举行。

    玄通大和尚表示,祭祀是一个群体活动,他一个人可无法主持整个祭典,宣明帝本想直接下旨要求今年参加殿试的二十名方士一起来祭祀,玄通大和尚忙不迭的拦住了。

    宁为鸡首不为牛后,这些来参加考试的方士都是求名利的,让这些人来给他玄通大和尚打下手,将来玄通大和尚就不敢出门了,肯定会被同行分分钟套麻袋。

    玄通大和尚表示他不是一个人,背后还有一群和尚,他可以召集师兄师弟师叔师伯一起来给陛下主持祭祀典礼。

    宣明帝挑眉,“哦?那不知大师是在哪里挂单啊?”

    玄通大和尚口诵佛号,“贫僧与去年来京,于昭云寺挂单。”

    昭云寺是京郊北一座寺庙,香火传承有好几百年了,宣明帝这下放心了,“大师是想请昭云寺的禅师们来主持祭典?”

    “正是,昭云寺方丈云清师兄淡泊名利,对修行中人颇多照顾,小僧在其挂单,自要投桃报李,还请陛下赎罪。”

    宣明帝一摆手,“既然如此,那今夏端午祭典就交给昭云寺办理。”

    玄通大和尚露出一个含蓄的笑容。

    端午节不仅仅要举办祭典,还要吃粽子,比赛龙舟,整个皇宫都人心浮动,即使太后的风寒尚未好转,也掩盖不了节庆气氛。

    同时后宫也开始流行佩戴香囊,互相赠粽子,宜贵人别出心裁将果肉塞进了粽子里,宣明帝尝了之后连胜叫好,他年纪大了,胃口开始变淡,倒是喜欢这种爽口的食物。

    东宫也送了不少粽子出去,鉴于谢长风是个标准的肉食动物,他撺掇着祁渊做了一大堆肉粽子,那粽子只要打开皮,就能闻到浓浓的肉味,放在盘子里,一会整间屋子都荡漾着肉味。

    东宫的粽子送来的时候,御书房里众人正在商量吐火罗国的事情,李太监出去巡边已经传回消息,说那吐火罗国的反叛部队已经被韩国公世子云铮给镇压了,不过为了防止再出事情,云铮就带着人开始巡查边疆,李太监发誓说有他守在边疆,绝对不会让云铮带着人冲出国门,一不留神再弄回几块土地来。

    御书房里,宣明帝、太子、祁谌、谢长风、韩国公以及兵部两位侍郎,还有新任的丞相长孙荣争论的面红耳赤,大家都在为吐火罗的事情吵闹不休。

    长孙荣以前是刑部尚书兼翰林院院士,他性格冷静犀利,擅长从细节看出问题,同时又不缺大局观,宣明帝觉得连着好几次都被武将勋贵当猴耍,实在可恶,是以专门将长孙荣提拔上来,不为别的,只要能盯紧全国武将别在乱搞就行!

    说实话,长孙荣真没想到丞相这个大帽子会从天而降,所以刚开始他当的有些战战兢兢,不过当他真的成为了宰相,接触了一些以前秘而不宣的机密后,才明白了宣明帝的苦逼之处。

    太子太能干,武将太能干,衬得宣明帝有些略平庸。

    不过在长孙荣看来,宣明帝还是一位不错的陛下,最起码心胸似海。

    他说这话时正在和好基友扬威伯世子陆晗吃茶,陆晗正是陆珏他爹。

    陆晗闻言呵呵一笑,“心胸似海?都是水吗?”

    长孙荣无语的看着陆晗,“你怎能如此说陛下?”

    “就你我二人,无碍的。”陆晗曼声道,“不过咱们这位陛下也就这点本事了,除了脑袋没进水,其他地方都太水了。”

    长孙荣很不想赞同陆晗小伙伴的评价,不过成为宰相后,看着太子祁渊游刃有余的处理政务,再看看拿着奏折就头疼的宣明帝,长孙荣还是在心中默默为陛下点蜡。

    也许宣明帝唯一要庆幸的就是,太子的确够孝顺,没那么多龌龊心思。

    朝堂上大部分文臣以新任宰相长孙荣都想将吐火罗国分出去,因为这三个郡无法为楚朝提供赋税,还需要每年减免钱粮,并派遣朝廷官员,迁徙中原百姓进行教化,实在浪费粮食浪费精力浪费感情。

    武将们以兵部尚书为首的谢长风都不同意,他们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地方再吐回去?凭什么?

    而且谁说那里没用的?那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中间站,通过吐火罗取到向西,就可以进入欧罗巴,再往西还能到什么法兰西呢,将蕴藏如此财富的商路拱手让人,这不是笨蛋吗?

    两方吵的不可开交,宣明帝等他们吵的差不多了,才将祁渊老早就拿出的方案抛出来。

    简而言之,就是谁打下的归谁管理,头三年不交赋税,赚多少都归自己,三年后全部上缴,由朝廷关于治理,武将就可以滚蛋了。

    谢长风眼睛一亮,谁出的馊主意,可以啊!对于他们来说这完全是一票买卖,他们搜刮完财富坑来人,剩下的丢给朝廷不就可以了吗?

    文臣觉得朝廷不出钱粮不出人就能治理,恩,这主意不错,武将觉得自己打下来的地方先赚足本钱,将来朝廷就算不要了他们也回本了,恩,这主意挺好。

    于是御书房里一派赞颂之声,说陛下你出的主意真好。

    祁谌拍马屁尤其肉麻,“不愧是父皇,我等还想不出如此英明神武的主意。”

    宣明帝被大家赞颂的轻飘飘的,结果嘴巴一松,“是吧,渊儿这主意还是不错的。”

    “……”一时大家都冷场了,祁谌的脸色极其精彩。

    正好东宫的肉粽子送来,宣明帝像是卡壳了一样,陡然开腔,“啊,东宫的粽子,来吃粽子吧!”

    五月初五的前一天,宫内开始举办祭祀。

    祭祀当天,宣明帝并未上朝,祭祀地点定在宫内承庆殿,宫内妃嫔都在承庆殿旁的昭庆殿跟着跪拜,承庆殿内,宣明帝在一旁看着那群大和尚念经祈福,他身后以太子为首,紧接着是祁谌和祁岱,再后面就是第三代太子长子祁昭,然后没了。

    宣明帝看着自家龙子龙孙这么少,心下叹息,默默祈福,祈求上苍让他们祁家子孙日益昌盛,永继大统。

    和尚们坐成一个奇怪的图形默默诵经,他们还要诵整整七天,宣明帝看了一会,就打算带着太子等人去旁边的暖阁休息。

    在路过祈福道场旁时,宣明帝漫不经心的瞟了一眼坐在最后面诵经的和尚。

    这和尚身材高大,脑袋亮亮的,像是剥了壳的鸡蛋,白嫩鲜亮……恩?

    等等啊,和尚不是要天天剃光头吗?怎么这头皮还如此水嫩?难道是刚剃头?

    宣明帝眼神一凝,开口,“这位禅师,朕觉得有些……”

    话还未说完,就在这一瞬间,背对着他的和尚陡然一个倒栽葱,翻身滚到宣明帝脚下,猛地伸手抱住了宣明帝的双腿!

    宣明帝大惊失色,他下意识的想要抬脚踹出去,那和尚手臂极其用力,他竟丝毫踹不动!

    祁渊伸手猛地捞住宣明帝的胳膊试图将他往后拉,可下一秒一声凄厉的叫声响起,“殿下!!”

    祁渊背后大力涌来,他被撞了一下,正好和宣明帝撞在一起,祁渊扭头,正看到甲一挡在他背后,祁谌面无表情,手上不知何时多了一柄匕首,已然全部扎进甲一的肩膀里!

    “祁谌!!”

    “陛下!!”

    祁渊又连忙回头,才发现身前的宣明帝竟伸开双手,挡在了他面前,而宣明帝身前正是那几个诵经的和尚!

    这些和尚手持巨杵,正砸到宣明帝的脑袋上,宣明帝眼前发黑,鲜血直流。

    他回身挡住背后,喃喃的道,“孩子们,快走……”

    祁渊鼻尖一酸,“父皇!”

    他高声喝道,“禁卫都死哪里去了!还不快出来护驾!!”

    祁渊拖着宣明帝往后退,甲一拦住了祁谌,祁岱已经吓傻了,祁昭下意识的翻滚在地躲进了旁边的布幔里,脑海中一片空白。

    他头一次觉得宫殿内竟宽阔的不可思议,殿里除了留守的内侍,竟只剩下了那些胆大妄为的和尚们!

    冲进殿内的禁卫看清了殿内的形势后,竟然不去抓捕和尚,反而向祁渊逼近,祁渊一咬牙,继续扯着宣明帝往内殿撤,祁谌面目狰狞,祁渊头一次觉得自己这个弟弟还算是个人物。

    “给我将大殿围住!”

    祁渊抱着宣明帝,感谢谢长风,平日被压榨的久了,他的体力竟出乎意料的好,承庆殿并不大,但他记得承庆殿旁的厢房里有间茶水房,茶水房的后面有口井!

    甲一踉踉跄跄的跟着祁渊,低声道,“殿下!长孙殿下还在里面。”

    祁渊脚步一顿,一咬牙,“只要我不死,昭儿就不会有事!”

    然后他跑进茶水间,拎起旁边的热茶壶,抬手全部洒在了紧追不舍的禁卫脸上,那禁卫顿时被烫的满头包。

    祁渊冲出茶水间,直接跳井!

    甲一跟在后面,跳井之前他回头,正看到暗卫大首领在帮他们拦截禁卫。

    暗卫失职,这一代的首领估计又要下狱了。

    第83章 骚乱

    与此同时,正在昭庆殿和众多宫嫔说话的李皇后脸上笑容微变,她挥退夏芷,对一旁的淑妃道,“本宫有些倦了,先去后面歇一歇,妹妹们继续玩闹吧。”

    淑妃点点头,“妹妹看姐姐脸色不太好,还要好好修养才是。”

    李皇后起身离开昭庆正殿,刚进侧殿,就脸色陡变,“你说什么?前面已经发动了?为什么?不是说好的后日吗?”

    夏芷立刻跪下,“启禀娘娘,似乎是陛下发现了请来的禅师有蹊跷,亲自问起此事,那大和尚心中忐忑,一时激动,就提前出手了!”

    李皇后气的脸色铁青,她一巴掌拍在椅背上,长长的玳瑁指甲都折断了,她却浑然不觉,“立刻去通知韩国公,我记得韩国公世子的兵马还要两日才能到达,这两日务必要瞒住了!”

    “是。”

    “让诸葛震将皇宫守严实了,本宫不允许一只苍蝇飞出去。”

    “是。”

    “通知赵川,让他速度率领京郊大营护驾!”

    李皇后跟着宣明帝在代郡居住多年,她对朝政并不了解,却知道一件事。

    有兵在手就是大爷!

    她喃喃的道,“有诸葛震看住皇宫,有赵川看住京城,在此期间速度杀了太子,定下乾坤,就可以了。”

    “太子还没找到?”

    “是,诸葛统领说,太子殿下带着陛下跳井,进入了暗道。”

    李皇后皱眉,“暗道?皇宫内还有暗道?真是奇了,为什么他会知道?”

    “谌儿呢?”

    “殿下跟着一起去追捕了。”

    “愚蠢!我儿将是未来的皇帝,这个时候不出来安抚场面,反而追上去?”

    李皇后气乐了,“让他回来!顺便派人去请太子妃过来一趟!”她微笑起来,“对了,记得让人去东宫将荣华郡主带来。”

    祁昭在努力的爬。

    感谢师父,感谢他曾经几乎苛刻的训练,让祁昭精通各种上房揭瓦的神技能。

    在那片慌乱的时刻,所有人都盯着大殿内,这小子顺着布幔抱着柱子,踩着柱子上的龙头,竟一点一点的爬上了房梁= =

    顺着房梁爬到承重墙边,他记得类似这种墙上方都有天井,不过这天井一般都会被瓦片挡住,他只需要小心翼翼的推开瓦片,顺着那个小口爬出去……

    爬的时候还不能碰到其他瓦片,若是发出声音或者落下一两片砖瓦,他就等着去死吧。

    感谢苍天大地,当祁昭钻出大殿,看着头顶的太阳时,他几乎要喜极而泣了。

    将瓦片放回原处,省的有光落下,以防止被人发现,做完一切后,他有些纠结。

    若是这个时候伸出脑袋,很容易被叛乱的禁军发现。

    祁昭低头看自己的衣服,因为今天是祭祀的日子,他在宣明帝的允许下,特意穿着明黄色的衣服,想到宣明帝,祁昭的鼻子有些发酸,宣明帝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却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和爷爷,今日宣明帝让他穿着明黄衣袍来参加祭祀,其中含义不言而喻。

    “皇爷爷……”祁昭紧紧蜷缩成一团,泪水顺着脸颊落下,他慢慢将外面明黄色的衣袍脱下来盖在身上,天空骄阳似火,映在宫廷琉璃瓦上,反射出金色的光芒。

    明黄色的袍子映着日光,从远处看就像是琉璃瓦一般,若不仔细看,根本无法发现其中端倪。

    躲在袍子下,祁昭的大脑异常冷静,如今他决不能落在二叔手里,否则父王就再无胜算,他也肯定会被干掉。

    他无法帮助父王,最起码不能拖后腿!

    夏芷带着人前往东宫,传皇后懿旨,宣荣华郡主觐见。

    此前祁渊将荣华郡主关了禁闭,今次端午都未让她出来,结果东宫单单落下荣华郡主一人,夏芷害怕荣华郡主发起脾气不愿意来,就亲自带着人过来。

    可她哪知道东宫不仅仅有被关禁闭的荣华郡主,还有蹲在崇文殿等着情缘回来的谢长风,以及谢长风顺手带进宫并丢给太子妃的谢宁。

    太子妃厌恶谢宁,就将谢宁丢在院子里不闻不问,荣华郡主被关禁闭,谢宁为自身着想,就时不时的去荣华郡主的院子,或者说送点自己缝的小东西,或者随意说几句关切的话。

    荣华郡主看不起身为庶女的谢宁,一次都没搭理过对方,谢宁也不以为意。

    她这些年遭遇的白眼太多了,这世界上不喜欢她的人有很多,她懒得为此生气,相反还是时不时的去看看荣华郡主。

    ——换个角度想,自己能在东宫内行走,倒是荣华郡主被关小黑屋,想想也蛮爽的。

    当夏芷来的时候,荣华郡主还在自己房间里生闷气。

    谢宁正在郡主院子外窗温言软玉的和荣华郡主的大丫鬟说着话,说着说着,她突然闭嘴了。

    这丫鬟一愣,平日里谢家娘子从未如此失礼,这是怎么了?

    谢宁听着不远处传来的脚步声,总觉得哪里不对。

    第24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