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8
败絮藏金玉 作者:酥油饼
“后院?”冯古道挑挑眉,似乎对这个词相当的不以为然。
“以我对我爹的了解,他应当不是这么……迂腐的人。”
“娶妻生子,延续香火,天经地义,何来迂腐?”冯古道一口气说完。
薛灵璧的脸色渐渐冷下来。“你当真如此想?”
“当真。”冯古道点头,“天下父母心,老元帅做如此想,不能算迂腐。”
薛灵璧道:“哦?那你很高兴本侯娶妻生子了?”
他说话时的表情是很镇定的。但是这种表面镇定,内心汹涌的样子冯古道并非头一次看到。所以他经验十足地挽回道:“并不。”
薛灵璧面色微缓,“为何?”
“红包很贵的。”冯古道说完,嘴角一扬终于忍不住笑出来。
薛灵璧伸出手,想捏他的脸,但最终却在他鼻子上轻轻刮了一下。
“……”冯古道疑惑地摸着鼻子。
“我看你终日摸鼻子,所以忍不祝”薛灵璧解释得一本正经。
冯古道皱了皱鼻子,“你真的不回京城?”
这个问题薛灵璧已经有初步的答案,“暂时不回。”
“暂时?”
“应该说,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回。”
近日里,皇宫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中。
皇帝接连几天都黑着脸。
转呈驿报的太监一个个都心惊胆战的,每次皇帝看完驿报,脸都会比原来更黑几分。
“宣史太师。”皇帝最终没有忍祝
自从史耀光死后,皇帝和史太师的关系就不如以往那样热络。虽然史贵妃荣宠照常,但谁都看得出,史太师进御书房的次数明显少了。
所以对于皇帝这次召见,史太师心里也很嘀咕,甚至有些忐忑。按理说,最近朝中没什么大事,他做人又很低调,皇上扯不出什么事情来找他的。
他边想边走,自然来得飞快。
他觐见时,皇帝背对着门站着,眼睛紧紧地盯着龙椅后那扇腾云吐雾九天潜藏屏风。屏风上的雕刻栩栩如生,是从前番邦进贡给先帝的贡品。先帝喜爱异常,就一直放在这里。
“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史太师慢慢地跪下。当他磕头到地时,肚子几乎贴着地面。
“平身。”皇帝霍然转身,目光灼灼地盯了他一会儿,徐徐道,“史太师还记得先帝生前最得意的两件事吗?”
史太师微愕,却很快回答道:“平定北番、西番之乱。”
“可是真正平定西、北两番之乱的,是老元帅和凌阳王。”皇帝别有深意道。
史太师心里渐渐有了底。
老元帅辞世多年,皇帝当然不会突发感慨要歌颂他的丰功伟绩。那么他今日真正要说的,毫无疑问就是插在南方的那根刺――凌阳王。
想通这一点,他也想通为何皇帝要召见他。
因为当年在朝中除了老元帅之外,就属他和凌阳王嫌隙最深。
“皇上此言差矣。”他恭敬道,“老元帅和凌阳王无论立下多少汗马功劳,都是臣,先帝的臣,皇上的臣。臣子有功,全仰赖于先帝与皇上的英明。”
皇帝幽幽地叹了口气,“若是天下人都能如太师这样忠君爱国,朕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史太师自然是谦虚了一番。
皇帝终于将话题引入正题,“太师可知,朕派雪衣侯去了广西。”
史太师当然知道,但脸上却还要做出吃惊的表情。毕竟这件事是秘密进行的,他若是表现出我很清楚,等于告诉皇帝,你的一举一动尽在我的掌握。皇帝对这种事情是很忌讳的,他摸爬滚打官场多年自然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啊,怪不得臣最近都没见侯爷上朝。”
“朕派他去广西,主要是为了赋税之事。”皇帝道,“朕下旨加税,却遭到凌阳王的反对,所以特地让他去看看。若真如凌阳王所说,广西收成平平,朕还需另外斟酌。”
史太师心想,只怕看广西收成是假,看广西军队是真。“皇上思虑周全。”
“不过,前阵子广西总督田才上奏说凌阳王带着土司去他的总督府闹场子,说那些土司遭遇蝗灾,要朕下旨免去他们今年的赋税。”
“哦?有这等事?”史太师吃不准皇帝的意思,一时不敢发表意见。
皇帝道:“但是听田才说,见到的只有凌阳王府里的人。”
史太师揣摩出他话里的意思了,接下去道:“这倒是奇了。按理说蝗灾所到之处,庄稼颗粒无收不说,而且遮天蔽日,其恐怖之状堪比天狗食日,怎的会没有其他人看到?”
“太师觉得蹊跷?”皇帝挖了个陷阱。
“臣见识浅薄,不敢妄言。”史太师不跳。
皇帝也料到他没有这么乖乖就范,“朕本有意将这件事情本交由雪衣侯来查,不过可惜……”
“可惜什么?”
“可惜雪衣侯受伤了。”
“受伤?”史太师很吃惊。毕竟薛灵璧的武功是举朝公认的好。莫说年轻一辈,就算是老一辈也没几个是他的对手。
皇帝负手道:“太师怎么看?”
“这,臣十分意外。”史太师道,“以侯爷的武功,当今天下恐怕没几人能够伤到他。”
何况他身边还跟着一个魔教明尊。
皇帝道:“不错,因此朕对此事也十分好奇。所以朕想请太师替朕走一趟广西。”
他话音刚落,史太师就双腿一屈,跪下了。
“太师?”
“能够为皇上效劳,臣万死不辞。可是……”史太师背后惊出一声冷汗,“臣恐有负圣托。”
第84章 赐婚有理(三)
皇帝默然不语地盯着他的头顶。
以史太师昔日与凌阳王的纠葛,他当然知道派他去的危险性。但是左思右想,他都想不出一个更好的人选来。
史太师见皇帝沉默,知道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连忙道:“臣以为此事还是交由薛家人去办较为妥当。”
“薛家?”皇帝眉头轻轻一皱。
他近几年之所以宠幸史贵妃并不是因为对她有多么喜爱,而是史家是先帝和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根基不稳,不得不依附于他。皇后出身于薛家,在未登基之前,自然是千好万好。但登基之后,就显出一家独大的气势来。
如今好不容易借着史家的手将他们压制住,皇帝很不愿意再去妥协。这几年,他和皇后的关系一直处于不冷不热的状态,他这一妥协,等于用鞋底打自己的脸。
皇帝的这些想法史太师焉会不知?
薛家是他朝中最大对手,要不是万不得已,他绝不会将皇帝推过去。但是薛家敌对归敌对,总不至于拿着把刀明目张胆地砍过来。凌阳王就不同了,他想起当年先祖爷驾崩,凌阳王奔丧时那凌厉的杀气,几乎将整个灵堂的人都镇住了。
也就是那个时候,他察觉到先帝心里头微妙的变化,所以抓住机遇,一路爬到现在的位置。
“皇上,侯爷再怎么说也是薛家人。如今侯爷受伤,薛家派人查探实属人之常情。”史太师趴在地上,见皇帝的龙靴慢慢移开,心头一松,继续道,“皇上叫臣去,臣是不敢不去的。但是臣以什么身份去呢?而且以凌阳王当年与臣的过节,怕是就算臣去了,也是吃闭门羹。不但不能完成皇上的使命,反倒引起他的警觉。”
皇帝坐回龙椅,轻轻叹了口气,“你这么说,也有道理。”
史太师知道自己死里逃生了,也就不再提议薛家的事。
皇帝挥手让他退下,又独自坐着沉思了半晌,方道:“来人,摆驾仁惠宫。”
薛皇后对于皇帝的到来不喜反惊。做了这么久的夫妻,她太明白这位心里头的道道。这种时候驾临,绝非好事。
果然,皇帝将事情一提,她心里就打了千百个结。
薛家两代最出挑的都是老元帅这一支。其他族人在皇帝的打压下,虽然不至于碌碌无为,却也不如先前那般风光,身居各部要职。现在他把他送去广西这么危险的地方,让他深陷虎口不说,还让薛家再送人进去,实在是得寸进尺。
“皇上……”她缓缓开口。
“皇后……”皇帝意味深长地看着她。
薛皇后避开他的目光。“侯爷自小是皇上看着长大的,臣妾与他不如皇上与他亲近。”
……
是啊,不亲。所以一个劲儿地想给他许一桩对己有利的婚事。
皇帝心里不太高兴,“嗯。其实雪衣侯成人之后,与朕也疏远很多。毕竟是君臣。”
“臣妾以为侯爷既然能递消息出来,想必不是什么大伤,不碍事的。”
“哦?既然如此,他为何赖在广西迟迟不肯回来?”
皇帝此言一出,皇后才惊觉自己跳进了自己挖的陷阱。
看她这种脸色,皇帝不急了,笑眯眯地坐下,看着她。
皇后一瞬间想到很多。比如薛灵璧是不是遭遇不测,被凌阳王监禁。又或者薛灵璧受凌阳王蛊惑,决定投靠他这一边。以她对皇上的了解,只怕他真正担心的是后者。
“皇上。”她第一反应就是先撇清薛灵璧与凌阳王的关系,“侯爷或许是为了躲避臣妾。”
“躲避你?”皇帝愣了下。这个答案倒是大出他所料。
“臣妾在侯爷离京前,曾提过他的婚事。”
又提?
皇帝对她的锲而不舍钦佩不已。怪不得像薛灵璧这样在他面前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在接到密旨的时候都忍不住喜上眉梢。
“皇后……”他叹气。不过心里对她的猜测还是十分不以为然的。薛灵璧若是会被区区婚事吓倒,他也不会这样器重他。
皇后接着道:“臣妾反省过了。是臣妾过于迂腐。”
皇帝莫名其妙道:“迂腐?”
“人之一生,能与自己所爱相守,也是一桩美事。”皇后媚眼如丝,轻轻地瞟了他一眼。
“皇后?”
“如果侯爷真的与明尊真心相爱……”皇后慢慢将声音放低,脑中已然想好一条绝妙好计。
皇帝坐在那里,大概足足怔了半盏茶的时间,“皇后的意思是?”
“侯爷是皇上的臣子,臣子的一切自然都凭皇上做主。”皇后轻飘飘地将球踢过去。
皇帝站起身,绕到窗前,看着那紧闭的窗,半天未动。
皇后的话无疑给他打开了一扇窗,窗外是另一片天地。
薛灵璧和冯古道在一起,对他来说是有利的。魔教算是他的人,他们两个又都是男子,从此之后怕是要受到不少非议,越多的非议只会让他越孤立,越容易掌控。
“只是如此一来,老元帅岂非绝后?”
“这有何难?”皇后见鱼儿上钩,欢快地钓鱼道,“老元帅与我父亲、三叔都是一脉相承。到时候从他们的孙子里过继一个便是。”
皇帝终于明白皇后热心的缘由。
皇后见他不语,又道:“皇上赐婚,他们自然要回京城谢恩的。”
“不过朕还不知道他们是否是真的如皇后所说,这般……相爱。”皇帝觉得这两个字用在两个男人身上很怪,非常怪。
“臣妾既然敢提,自然有把握的。”宗无言那里送上来的消息可不会假。
皇帝沉吟。
“皇上若是怕满朝文武的口舌,可以下密旨。”皇后道。
皇帝嘴角轻轻上扬,“便如皇后所言。”
广西
恋耽美
“后院?”冯古道挑挑眉,似乎对这个词相当的不以为然。
“以我对我爹的了解,他应当不是这么……迂腐的人。”
“娶妻生子,延续香火,天经地义,何来迂腐?”冯古道一口气说完。
薛灵璧的脸色渐渐冷下来。“你当真如此想?”
“当真。”冯古道点头,“天下父母心,老元帅做如此想,不能算迂腐。”
薛灵璧道:“哦?那你很高兴本侯娶妻生子了?”
他说话时的表情是很镇定的。但是这种表面镇定,内心汹涌的样子冯古道并非头一次看到。所以他经验十足地挽回道:“并不。”
薛灵璧面色微缓,“为何?”
“红包很贵的。”冯古道说完,嘴角一扬终于忍不住笑出来。
薛灵璧伸出手,想捏他的脸,但最终却在他鼻子上轻轻刮了一下。
“……”冯古道疑惑地摸着鼻子。
“我看你终日摸鼻子,所以忍不祝”薛灵璧解释得一本正经。
冯古道皱了皱鼻子,“你真的不回京城?”
这个问题薛灵璧已经有初步的答案,“暂时不回。”
“暂时?”
“应该说,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回。”
近日里,皇宫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中。
皇帝接连几天都黑着脸。
转呈驿报的太监一个个都心惊胆战的,每次皇帝看完驿报,脸都会比原来更黑几分。
“宣史太师。”皇帝最终没有忍祝
自从史耀光死后,皇帝和史太师的关系就不如以往那样热络。虽然史贵妃荣宠照常,但谁都看得出,史太师进御书房的次数明显少了。
所以对于皇帝这次召见,史太师心里也很嘀咕,甚至有些忐忑。按理说,最近朝中没什么大事,他做人又很低调,皇上扯不出什么事情来找他的。
他边想边走,自然来得飞快。
他觐见时,皇帝背对着门站着,眼睛紧紧地盯着龙椅后那扇腾云吐雾九天潜藏屏风。屏风上的雕刻栩栩如生,是从前番邦进贡给先帝的贡品。先帝喜爱异常,就一直放在这里。
“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史太师慢慢地跪下。当他磕头到地时,肚子几乎贴着地面。
“平身。”皇帝霍然转身,目光灼灼地盯了他一会儿,徐徐道,“史太师还记得先帝生前最得意的两件事吗?”
史太师微愕,却很快回答道:“平定北番、西番之乱。”
“可是真正平定西、北两番之乱的,是老元帅和凌阳王。”皇帝别有深意道。
史太师心里渐渐有了底。
老元帅辞世多年,皇帝当然不会突发感慨要歌颂他的丰功伟绩。那么他今日真正要说的,毫无疑问就是插在南方的那根刺――凌阳王。
想通这一点,他也想通为何皇帝要召见他。
因为当年在朝中除了老元帅之外,就属他和凌阳王嫌隙最深。
“皇上此言差矣。”他恭敬道,“老元帅和凌阳王无论立下多少汗马功劳,都是臣,先帝的臣,皇上的臣。臣子有功,全仰赖于先帝与皇上的英明。”
皇帝幽幽地叹了口气,“若是天下人都能如太师这样忠君爱国,朕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史太师自然是谦虚了一番。
皇帝终于将话题引入正题,“太师可知,朕派雪衣侯去了广西。”
史太师当然知道,但脸上却还要做出吃惊的表情。毕竟这件事是秘密进行的,他若是表现出我很清楚,等于告诉皇帝,你的一举一动尽在我的掌握。皇帝对这种事情是很忌讳的,他摸爬滚打官场多年自然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啊,怪不得臣最近都没见侯爷上朝。”
“朕派他去广西,主要是为了赋税之事。”皇帝道,“朕下旨加税,却遭到凌阳王的反对,所以特地让他去看看。若真如凌阳王所说,广西收成平平,朕还需另外斟酌。”
史太师心想,只怕看广西收成是假,看广西军队是真。“皇上思虑周全。”
“不过,前阵子广西总督田才上奏说凌阳王带着土司去他的总督府闹场子,说那些土司遭遇蝗灾,要朕下旨免去他们今年的赋税。”
“哦?有这等事?”史太师吃不准皇帝的意思,一时不敢发表意见。
皇帝道:“但是听田才说,见到的只有凌阳王府里的人。”
史太师揣摩出他话里的意思了,接下去道:“这倒是奇了。按理说蝗灾所到之处,庄稼颗粒无收不说,而且遮天蔽日,其恐怖之状堪比天狗食日,怎的会没有其他人看到?”
“太师觉得蹊跷?”皇帝挖了个陷阱。
“臣见识浅薄,不敢妄言。”史太师不跳。
皇帝也料到他没有这么乖乖就范,“朕本有意将这件事情本交由雪衣侯来查,不过可惜……”
“可惜什么?”
“可惜雪衣侯受伤了。”
“受伤?”史太师很吃惊。毕竟薛灵璧的武功是举朝公认的好。莫说年轻一辈,就算是老一辈也没几个是他的对手。
皇帝负手道:“太师怎么看?”
“这,臣十分意外。”史太师道,“以侯爷的武功,当今天下恐怕没几人能够伤到他。”
何况他身边还跟着一个魔教明尊。
皇帝道:“不错,因此朕对此事也十分好奇。所以朕想请太师替朕走一趟广西。”
他话音刚落,史太师就双腿一屈,跪下了。
“太师?”
“能够为皇上效劳,臣万死不辞。可是……”史太师背后惊出一声冷汗,“臣恐有负圣托。”
第84章 赐婚有理(三)
皇帝默然不语地盯着他的头顶。
以史太师昔日与凌阳王的纠葛,他当然知道派他去的危险性。但是左思右想,他都想不出一个更好的人选来。
史太师见皇帝沉默,知道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连忙道:“臣以为此事还是交由薛家人去办较为妥当。”
“薛家?”皇帝眉头轻轻一皱。
他近几年之所以宠幸史贵妃并不是因为对她有多么喜爱,而是史家是先帝和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根基不稳,不得不依附于他。皇后出身于薛家,在未登基之前,自然是千好万好。但登基之后,就显出一家独大的气势来。
如今好不容易借着史家的手将他们压制住,皇帝很不愿意再去妥协。这几年,他和皇后的关系一直处于不冷不热的状态,他这一妥协,等于用鞋底打自己的脸。
皇帝的这些想法史太师焉会不知?
薛家是他朝中最大对手,要不是万不得已,他绝不会将皇帝推过去。但是薛家敌对归敌对,总不至于拿着把刀明目张胆地砍过来。凌阳王就不同了,他想起当年先祖爷驾崩,凌阳王奔丧时那凌厉的杀气,几乎将整个灵堂的人都镇住了。
也就是那个时候,他察觉到先帝心里头微妙的变化,所以抓住机遇,一路爬到现在的位置。
“皇上,侯爷再怎么说也是薛家人。如今侯爷受伤,薛家派人查探实属人之常情。”史太师趴在地上,见皇帝的龙靴慢慢移开,心头一松,继续道,“皇上叫臣去,臣是不敢不去的。但是臣以什么身份去呢?而且以凌阳王当年与臣的过节,怕是就算臣去了,也是吃闭门羹。不但不能完成皇上的使命,反倒引起他的警觉。”
皇帝坐回龙椅,轻轻叹了口气,“你这么说,也有道理。”
史太师知道自己死里逃生了,也就不再提议薛家的事。
皇帝挥手让他退下,又独自坐着沉思了半晌,方道:“来人,摆驾仁惠宫。”
薛皇后对于皇帝的到来不喜反惊。做了这么久的夫妻,她太明白这位心里头的道道。这种时候驾临,绝非好事。
果然,皇帝将事情一提,她心里就打了千百个结。
薛家两代最出挑的都是老元帅这一支。其他族人在皇帝的打压下,虽然不至于碌碌无为,却也不如先前那般风光,身居各部要职。现在他把他送去广西这么危险的地方,让他深陷虎口不说,还让薛家再送人进去,实在是得寸进尺。
“皇上……”她缓缓开口。
“皇后……”皇帝意味深长地看着她。
薛皇后避开他的目光。“侯爷自小是皇上看着长大的,臣妾与他不如皇上与他亲近。”
……
是啊,不亲。所以一个劲儿地想给他许一桩对己有利的婚事。
皇帝心里不太高兴,“嗯。其实雪衣侯成人之后,与朕也疏远很多。毕竟是君臣。”
“臣妾以为侯爷既然能递消息出来,想必不是什么大伤,不碍事的。”
“哦?既然如此,他为何赖在广西迟迟不肯回来?”
皇帝此言一出,皇后才惊觉自己跳进了自己挖的陷阱。
看她这种脸色,皇帝不急了,笑眯眯地坐下,看着她。
皇后一瞬间想到很多。比如薛灵璧是不是遭遇不测,被凌阳王监禁。又或者薛灵璧受凌阳王蛊惑,决定投靠他这一边。以她对皇上的了解,只怕他真正担心的是后者。
“皇上。”她第一反应就是先撇清薛灵璧与凌阳王的关系,“侯爷或许是为了躲避臣妾。”
“躲避你?”皇帝愣了下。这个答案倒是大出他所料。
“臣妾在侯爷离京前,曾提过他的婚事。”
又提?
皇帝对她的锲而不舍钦佩不已。怪不得像薛灵璧这样在他面前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在接到密旨的时候都忍不住喜上眉梢。
“皇后……”他叹气。不过心里对她的猜测还是十分不以为然的。薛灵璧若是会被区区婚事吓倒,他也不会这样器重他。
皇后接着道:“臣妾反省过了。是臣妾过于迂腐。”
皇帝莫名其妙道:“迂腐?”
“人之一生,能与自己所爱相守,也是一桩美事。”皇后媚眼如丝,轻轻地瞟了他一眼。
“皇后?”
“如果侯爷真的与明尊真心相爱……”皇后慢慢将声音放低,脑中已然想好一条绝妙好计。
皇帝坐在那里,大概足足怔了半盏茶的时间,“皇后的意思是?”
“侯爷是皇上的臣子,臣子的一切自然都凭皇上做主。”皇后轻飘飘地将球踢过去。
皇帝站起身,绕到窗前,看着那紧闭的窗,半天未动。
皇后的话无疑给他打开了一扇窗,窗外是另一片天地。
薛灵璧和冯古道在一起,对他来说是有利的。魔教算是他的人,他们两个又都是男子,从此之后怕是要受到不少非议,越多的非议只会让他越孤立,越容易掌控。
“只是如此一来,老元帅岂非绝后?”
“这有何难?”皇后见鱼儿上钩,欢快地钓鱼道,“老元帅与我父亲、三叔都是一脉相承。到时候从他们的孙子里过继一个便是。”
皇帝终于明白皇后热心的缘由。
皇后见他不语,又道:“皇上赐婚,他们自然要回京城谢恩的。”
“不过朕还不知道他们是否是真的如皇后所说,这般……相爱。”皇帝觉得这两个字用在两个男人身上很怪,非常怪。
“臣妾既然敢提,自然有把握的。”宗无言那里送上来的消息可不会假。
皇帝沉吟。
“皇上若是怕满朝文武的口舌,可以下密旨。”皇后道。
皇帝嘴角轻轻上扬,“便如皇后所言。”
广西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