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耽美 >末世屯粮 > 末世屯粮
错误举报

正文 第35节

    末世屯粮 作者:齐氏孙泉

    第35节

    等喂完了,看着孩子意犹未尽的笑脸。

    何阳轩默默的从空间里又拿出来一碗。

    等何阳轩喂得手都酸了,碗也见底了,孩子还在瞪着一双亮晶晶的眼睛看着他。

    林谦在一旁昏昏欲睡,何阳轩碰碰林谦:“孩子都这么能吃吗?”

    林谦清醒些:“啥?”

    “两碗都吃进去了。”

    林谦看着巴掌大的碗,有些沉默,想了想才道:“也许正在长身体……”

    “你说十七八的小伙子我信,这么大的小豆丁有那么大胃吗?”

    小男孩到了床边,趴在铁丝网上,手抓着边缘的栏杆,张嘴等喂。

    伸手摸摸小男孩的肚子,已经鼓起来了,也许是孩子小不知道饱。

    何阳轩将碗收起来了,将孩子按进被窝盖上小被。

    孩子看着何阳轩给他盖小被,知道这是要让他睡觉。还没吃够的孩子扁了扁嘴,瞧着俩爸爸离开了,也就闭眼睛睡了。

    这一天总算折腾下来了,二人回屋都快累瘫了。

    何阳轩强拉着林谦进浴室洗漱,冲冲澡洗去身上的汗。

    折腾了将近一个小时躺床上的时候,已经接近凌晨了。

    末世以后,除非极端需要守夜的天气外,二人已经很久没睡得这么晚了。

    躺床上一时还睡不着,林谦问道:“你说咱是不是应该给他们取个名字啊?”

    “明儿早起跟咱爷一块商量吧。”取名是大事,一家人慢慢商量不着急,左右孩子还小。

    “那跟谁姓?”林谦问了个关键的问题。

    “俩孩子一人一个呗。”

    “抓阄?”

    “不用吧,爷爷不是喜欢丫头吗?丫头跟咱爷姓。”

    “对,小子跟我姓。”林谦点点头。

    “嗯。”何阳轩应了声,半晌才反应过来,“你丫皮紧了是不是!”

    第104章 学着当爸爸【无虫】

    第二天早上。

    林谦醒了在床上翻了个身,手正好拍何阳轩身上。

    早上睡眠正浅的时候,这么一碰何阳轩也清醒了:“几点了?”

    林谦眼睛还没睁开呢,挺了好几秒才朦胧说道:“谁知道……”

    何阳轩眼皮子也发沉,这个时候醒过来完全是因为生物钟,其实昨晚上睡得晚,应该多睡一两个小时。

    俩人挺了一会儿,林谦喊了声手机报时。

    这手机刚用一年多,还是何阳轩空间里的存货。手机属于半个消耗品,基本用上两年就需要更换。再怎么节省,智能手机三年也基本到寿命尽头了,所以当初何阳轩趁着有钱买了一些最新款。

    虽说有些奢侈,但显然是很有用的。在工作量少的极端天气里,有一个手机玩不要太幸福。而二人也有专门的u盘专门储存一些游戏软件的app,二人换着花样玩打发时间也够。

    手机从年月到星期再到时分秒都说了一边,二人在床上挺了一会儿。

    差不多同时想起来他们有崽了,猛地从床上坐起身。

    对视一眼,直接出门上楼去看看孩子。

    进了婴儿房,爷爷已经在里头了。

    男孩正在地上摆弄着玩具车,爷爷正抱着女孩喂饭呢。

    爷爷抬头看见俩还穿着睡衣的傻爸爸。

    “行了,回去把衣服穿上。”

    俩人窘迫的对视一眼,先回屋洗漱换衣服。

    再上楼的时候丫头已经喂好了,爷爷正拉着她的小手锻炼她走路呢。

    女孩胳膊腿都很软,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家里也没有学步车,只能大人一步一步跟着让她自己慢慢学。

    相较之下小男孩就很硬实了,满屋子跑,大人一不留神都跟不上。怕他磕了碰了,所以家里头边边角角都做了处理,让他即便摔上去也不至于受伤。

    俩人在楼上带了一会儿孩子,爷爷上楼来告诉俩人下来吃饭。

    俩人就直接把孩子抱下楼,爷爷连俩孩子要吃的也准备上了。小男孩的身体发育很快,之前也跟福利院的人确定过了,只要不是太重口味的东西,基本上可以跟成人一块用餐了。小女孩的食物还是需要特别准备出来的,爷爷学着在医院里买来的食物,做了些蔬菜r_ou_粥。

    小男孩跟以前两三岁的孩子差不多,爷爷直接给他碗筷,盛了些粥,他自己就能用勺子吃。爷爷挑了些口味清淡的菜放进他碗里,他一口接着一口,虽说吃相有些脏,不过很明显不用人去喂。

    小女孩也能自己抓勺子吃,只是手不稳,总是弄一身,吃得也慢。

    林谦先给她喂了半碗粥,留下半碗给她个勺子,让她自己慢慢吃。大不了吃完饭给她换身衣服洗个澡。

    一家五口坐在一块,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顿饭这才刚刚吃上。

    大人这边吃的快一些,时不时看看两个小家伙的吃相。也许是末世的孩子都这样,又或者是福利院里头养起来的孩子,从昨天到现在,他们给人的感觉都十分省心。

    这样的孩子,能够在这样的世道生存的更好。同样的,也能给两个新晋爸爸足够的适应时间。

    “爷,咱该给他们取名字了。”林谦给小丫头擦擦嘴,“昨晚上我跟何阳轩商量来着。您喜欢丫头,所以丫头跟咱姓,小小子姓何阳。名字咱得好好商量商量了。”

    “这你俩自己商量吧。你俩都上过大学,比我有学问。”一般老人对命名权很在意,不过显然爷爷不是这种人。

    林谦看看丫头:“福利院那边说她叫小雨,这名字不能用,该跟咱们隔壁小雨点弄混了。咱家取名好像都是一个字的,这叫什么好……”

    何阳轩看着还在吃的小子,心里头也犯难:“我家里我记得好像是排族谱,我下面是什么来着?好像是元。”

    其实何阳轩家里头注定断了代。按照排字取名,其实没那么严谨,纯粹是为了取名方便。

    爷爷看俩人满脸的为难,其实心里头挺痛快的,想当年他给孩子取名也是这幅样子。自己为难的时候当然抓耳挠腮,可眼下看他们着急,心里头舒畅多了。

    “现在过完年了还这么冷,”林谦道,“不如干脆叫林暖吧?暖暖呼呼的,这辈子也冻不着。”

    何阳轩笑道:“那夏天还热呢,到时候改名叫林凉?”

    林谦伸手推了一下何阳轩:“别闹。这不是刚好来家里的时候吗?再说这名字也不难听,爷您看呢?”

    爷爷没啥意见,他比林谦更不会取名字,反正不难听叫着顺嘴就好。

    “那用不用取个小名?直接叫暖暖好像有点拗口。”

    这个交给爷爷没啥问题。

    爷爷看看小重孙女,林暖感觉到目光,转过头去跟爷爷对视一眼,张嘴啊了一声。

    她应该知道张嘴发出声音是在说话,只是没什么人教她。所以她在试图模仿别人说话,虽然说出来的话只是单纯的音节。

    爷爷也跟着啊了一声,林暖听了就笑了。

    “笑起来挺好看的,就叫笑笑吧,林笑笑也挺好听的。”

    这名字当大名也没什么问题。这小丫头的名字就确定好了,大名林暖,小名笑笑。

    这边决定了,何阳轩有些犯难了,想了好几个字都觉得差点意思。

    其实名字能叫就行,也没必要取太有寓意的名字。对于孩子来讲,好好把这一辈子活下去就挺好了,想太多也是给孩子压力。

    何阳轩干脆从空间里拿出来纸笔,将想出来的几个名字写出来。先将小男孩的碗撤走,示意他自己选个名字。

    小男孩哪里识字?歪头看着何阳轩的动作,看着面前的纸片,随手拍了一个。

    何阳轩拿起来给林谦和爷爷看看。

    “何阳元清。清如水明如镜,这名字不错吧?”

    何阳轩又等着爷爷给取个小名。爷爷把何阳轩手里的碗拿过来又递给何阳元清,笑道:“小小子要啥小名,元清不挺好听的吗?”

    二人对视一眼,都是无奈笑一笑。

    就此,俩孩子的名字算是确定下来了。有了名字,从此以后就正式成为这个家庭的成员了。

    昨天一家人出门,大晚上才回来。现在村里头车子少,平时又没什么娱乐活动,所以对这种事情挺关注的。

    几户人家相互聚在一起,好奇又不好意思上门去询问怎么回事。

    林谦去隔壁刘叔家里请他家儿媳妇王英带着闺女来自己家帮忙指点些养孩子上头的事,这一问,养孩子的事情就没必要瞒着了。

    这一说不要紧,刘叔一家老小都过来看孩子来了。

    一丫一小一下子收养两个,按现在村里头情况来看,属于孩子多的人家了。

    小雨点儿一岁半了,看着比元清大一岁的模样,其实俩人只差了不到半岁。

    她很少瞧见跟她差不多大的孩子,对两个宝宝很是好奇,又有些害羞,一直抱着妈妈的大腿偷偷的看。

    王英将小女孩抱在怀里,看着这个跟以前一样正常大小的孩子,心里头有些感慨。

    末世以后孩子出生的少,村里头这二年生出来十几个孩子,到现在养活住的不到五个,而且都是变异的孩子,长得快,又壮实。

    虽说长得快能更快适应末世是好事,可对于家长来说,感觉就好像错失了很多孩子成长的过程。为人父母,养育孩子,看着孩子慢慢长大是一种幸福。

    现在变异以后,孩子长大快了,能抱在怀里慢慢稀罕的时间就少了。

    “取名了吗?”王英问。

    “早上刚取的。说起来也挺有缘分的,丫头在福利院里都叫她小雨,正好跟你家小雨点一个字。我给她取名叫林暖,暖和的暖。小名是我爷取的,叫笑笑。”

    “林暖?”王英念着这个名字,忍不住伸手揉揉自家的小雨点,“正好我闺女叫刘夏。刘夏林暖,这名字正好配上了。”

    夏天的温暖,这名字就跟姐妹俩似的。

    “还真是。”这俩名字都是林谦给取的,也算一种缘分。

    林谦又指了指手里拿着果干啃的元清:“他跟文轩姓。文轩按家谱排字给取名叫何阳元清。”

    林叔一家过来稀罕孩子,然后说了一堆看孩子需要的东西。

    爷爷虽说养过孩子,可那到底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现在有的养孩子的理念跟那时候都不一样了。

    林谦其实最听的还是王英说的。毕竟她年轻,又养过两个孩子。养孩子这事情上,没有谁比当妈的更贴心。

    后来刘叔他们离开了,就留王英带着小雨点在这里。

    小雨点刚好能带着俩孩子一块玩,林谦二人也多跟王英听听养孩子的经验。

    对于元清跟笑笑俩人来说,很容易适应新的小伙伴。他们之前是在福利院,隔段时间就会有新的小伙伴加入,所以一点也不认生,相对的小雨点就害羞多了。

    不过好在都不大,一会儿的功夫就玩起来了。

    当然,多半都是元清跟小雨点玩,笑笑走都走不稳,多半时间都是站着或是坐着,看着哥哥姐姐玩。

    笑笑的具体生日还是不能确定,不过既然长的小,那就当小的算了。元清知道具体生日,笑笑不知道,昨天是他们来到这个家的第一天,就算是笑笑的生日了。

    第105章 爸爸的成长

    气温上来了,温室里面要适当的多种些蔬菜了。就算不往外卖,家里自己吃也需要供应。何阳轩的空间里东西是不少,可也不能只出不进。

    至少眼下一家人的态度是,偶尔享受一下会用到空间里的东西,或是条件困难的时候用空间里的东西救急。而日常生活不是过度使用,甚至有富余的时候还会放进去一些。

    日常的食材、甚至爷爷做的饭菜,没事的时候都会装一些进去。现在日积月累,也存下了相当多的东西。

    存了这些,一是怕未来会有什么事情而用上,而另一方面也是在给空间未来的主人储存物资。

    空间内部,现在还有祖先时代储存下来的东西,何阳轩作为一代传承人,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储存并传承下去。

    也许未来某一天里面的东西会有大用处。只是在眼前,何阳轩不会大开方便之门去帮助其他人。他终究还是自私,比起接济天下,他更想过自己的安稳日子。

    王英经常带着小雨点过来玩,林谦不是个吝啬的人,每次都会将人留下来吃顿饭。对待小雨点,基本上家里头给两个孩子吃的东西,都会给小雨点也准备一份。

    当然,这些所有的东西都是合理出现的,那些海鲜一类的现在不可能有的东西,也只有等没外人的时候,关起门来自家享受。

    温室开始恢复使用,林谦跟何阳轩也开始恢复忙碌。小元清身子骨硬实,二人干活的时候也会带在身边,有时候会给他一个育苗盘,教他弄无土栽培。

    不过显然从前的猜想是对的,因为身体发育得太快,智商明显跟不上。有的时候两个爸爸轮流教了两个多小时,到了第二天手里拿着小工具还是不知道要干什么。

    三五天以后俩人也放弃了,只是尝试多跟他说说话,随时看着点别有意外。只要孩子好好长大其实比什么都强。

    爷爷那边算是有活了。村里那些原本让爷爷帮忙教育过孩子的家长有心让孩子再过来,爷爷都给推了,专心教这么一个小丫头。

    元清身子骨硬实,跟在林谦俩人身边完全没问题。小林暖软胳膊软腿的,正是需要仔细照料的时候。

    爷爷每天教她走路、吃饭、说话、上厕所,忙得不亦乐乎。有时候闲着没事了,还会给小娃娃穿得厚厚的,出去走一圈,逢人问起就说自家的重孙女。

    如此,林谦家里领养了孩子的消息也不胫而走,一些平时关系近一些的,都会上门来看看两个娃娃。

    一时间,倒成了村里头的小红人。

    两个孩子虽说差不多大,但小元清身子骨发育的更好,看着比笑笑大一两岁似的。相对的,笑笑也明显比小元清更聪明些。

    笑笑到家里才十天,就基本能够表达出所有的需求,还会吐出一些比较模糊的字眼。

    比如饿了,她会摸肚子,想拉臭臭,会曲起膝盖,表示要人给把屎把尿。爷爷反复教她“太爷爷”这个称呼,她能模糊的喊出:“太太。”

    这进步可以说每天都能看见一点。

    而小元清虽说没这么聪明,可他人结实。有时候一个没看住摔地上了,不哭不闹自己就站起来了继续跑着玩。仔细检查一下,身上连划痕也没有,看着就皮糙r_ou_厚。

    饭桌上,笑笑还是喂半碗,让她自己吃半碗。因为手使不上力气,总是发抖,所以吃得很慢。往往桌子上的一家人都吃完了,笑笑还在捧着碗一点点的吃。

    爷爷用手绢给笑笑擦擦下巴上的汤水:“说真的,笑笑聪明得不像这么大的孩子。”

    林谦二人也感觉到了。虽说白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温室里面忙,可早晚和一日三餐还是跟闺女相处的。就算孩子学东西快,这未免也太快了。

    “是挺快的。是不是在福利院的时候人家教过了?”林谦猜测道。

    其实孩子抱回来的时候都能感觉到一点被教导过的痕迹,比如会拿勺子吃饭,睡觉的时候很安静,很少哭闹一类的。可再怎么教导,孩子终归是孩子,学的再多能学到哪里?

    何阳轩收起筷子想了想:“谦儿,你还记不记得咱们之间聊过这个?现在大部分的孩子都变异了,身体发育速度是以前的好多倍,一出生的身体素质就跟平常一周岁的孩子差不多。只有少数的孩子没变异,对不对?”

    林谦多了解何阳轩,听了这话看看笑笑,恍然道:“也有可能所有的孩子都变异了。笑笑并不是没变异,而是方向跟别人不同,她进化的方向是智商!”

    “也不一定吧,以前这么大的孩子像这样的也不少。要是真跟长大一样的变异,那应该更聪明吧?”爷爷不太相信道。

    “可之前孩子是在福利院啊。你也看见了,二十多个孩子只有两个人在照顾,能教会吃饭一类的就已经很勉强了。现在孩子来咱们家,咱们仨大人管俩孩子,爷您更是一天不离身的教她,这环境不一样哪能一块比?”何阳轩道。

    林谦也觉得有道理,点头道:“要不咱多试试?比如教她说话的时候适当教她认字?对了,我记得我小时候看过些什么儿歌古诗词的碟片,在那没事也在家里多放放,就当是熏陶了。”

    孩子聪明当然是好事。

    现如今的孩子,大部分都是身体变异了,只有少数人发育速度跟以前一样。几乎所有人都默认这些孩子是没有变异的正常孩子。因为这样的孩子不会给孕妇带来过多的危险,所有一开始大部分的人家都欢迎这样的孩子。

    因为大部分的人都不喜欢什么改变,就好像一个班级里的左撇子,如果有个执拗些的老师,那左撇子就是异类。

    而当大部分的孩子都变异了以后,大人们的心理方向又改变了些,又会觉得这些孩子是被世道抛弃的孩子。尤其是政府那边全权负责孕妇生产所需要的全部,大大降低了孕妇的危险几率以后,都开始盼望着生一个壮实的孩子。

    如果笑笑真的是大脑方向的进化,那她就不再是被末世抛弃的孩子。甚至相反的,在未来,拥有极高的智商能够让她在短时间内站在所有人的顶端。

    以小雨点为例,一岁半仍旧不怎么会说话。如果因为身体的进化,而让这些孩子的智力减缓了发育,那么大脑的进化便更加珍贵。

    仔细想来,如果一切的假设都成真的话,那笑笑未来的前景将不可限量。

    在没有外人的时候,林谦跟何阳轩开始拿空间里的一些新鲜水果来引诱两个孩子学说话。

    吐出来一个字音,就可以吃一块鲜美的水果。

    每天一个小时左右,二人在两个房间教两个小朋友,等到了时间后出门碰面,教笑笑的林谦碗里已经干净了,甚至在后面没有水果的时候,林谦教笑笑,笑笑依旧很乐意跟着说。

    而元清这边,何阳轩碗里的水果还剩半碗,喂出去的部分还有大半只是元清吐了模糊音。

    差不多大小的孩子,差距啊……

    何阳轩用叉子叉起一块送进自己嘴里,无奈道:“好歹咱儿子长的结实。”

    大部分的家庭中,宝宝在上幼儿园之前,基本都是跟父母一块睡的。不过林谦跟何阳轩需要相对隐私的空间。

    加上两个孩子住在一块,相互有个伴,又能培养感情,所以二人在婴儿房装了监控和监听。监听设备的另一边放在林谦二人的卧室里面,婴儿房有任何的声音,林谦这边是听得见的。如果孩子半夜有什么事情哭了,二人也能发现。

    孩子刚带回来的时候,除了第一宿累的厉害直接躺床上睡了以外,后面的半个月夜里都会起来几次过去看看。同时看着别让爷爷总过来看孩子,好好睡觉,孩子他俩小伙子盯得住。

    半个月以后,发现俩孩子夜里睡觉确实省事,很少有起夜。就算是起夜,在晚上醒来的时候也会哭,俩人在卧室里听见监听器的哭声过来把尿完全来得及。

    如此,在没有哭声的时候,二人都是一觉到天亮的。

    许是在福利院里面照顾他们的阿姨让他们适应了夜里睡好,也有可能是这世道,逼着他们学会了适应。

    总之,这两个孩子来到这个家庭,几乎没怎么折腾林谦二人,倒是二人在每天费尽心思照顾、教育孩子的时候,学会了很多东西。

    养孩子,不论对于孩子,还是对于大人来说,都是一个相互成长的过程。

    有时候,就坐在一楼的沙发上,俩孩子在毯子上玩着游戏,忽然抬头看他笑了一下,那一刻的感觉,仿佛拥有了全世界。

    二人在教导孩子学会在这个世界生存,其实孩子们也让二人逐渐适应了父亲的角色,在努力的去当一个好的父亲。

    急躁的性子越磨越平,看着孩子弄乱的烂摊子,也能轻声软语的平静的教导孩子将自己弄乱的地方一点点收拾干净。

    第106章 化雪存水

    时间进入了三月的下旬,天气依旧维持在零下三十度,丝毫没有升温的现象。

    往年这时候,已经开化大半年了,现在竟然天气y沉,有下雪的意思。

    不少人都开始上火。这雪化得晚了,就代表播种的时间要往后推。这就代表作物生长周期短了,那收获上来的粮食就更少了。

    如果再遇到提前入冬,那这一年,怕是更剩不了多少了。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家家户户都有温室。就算之前家里没钱弄温室的人家,眼下村里头绝户的人家多,村里头安排给搬进有温室的人家里,基本上都能在温室里种上东西来吃。

    村里大部分的温室都是直接在地上播种。冬天的时候播种一些蔬菜还是很不错的。如果今年化雪时间实在晚的话,村里有的人就会考虑,在温室里面种一些土豆、地瓜一类的主食来充饥。

    饭前,林谦抱着闺女,教她洗小手。看着她手全部被泡沫涂上,然后用清水清洗干净。

    洗手台太高,小家伙只能站在椅子上。水龙头接了个管子,让笑笑也能够到。林谦看小手冲干净了,再拿毛巾,让笑笑自己擦干净。

    笑笑的小胳膊小腿还很笨拙,但基本上教过一次的东西笑笑就能记住大半。

    拉着笑笑,让她迈着虚浮的小短腿走出洗漱间。何阳轩带着儿子进去洗手,林谦将笑笑抱到加高的椅子上,从爷爷手里接过笑笑的饭碗。

    现在每次吃饭前,林谦都会先给笑笑喂上半碗饭,然后他才会吃东西,有时候何阳轩也会代劳。二人还商量着,再喂个两个月,就训练笑笑自己吃。

    “这雪还没化,看着又要下雪了。”爷爷有些犯愁道。

    “这世道天气就没正常过。”林谦看着笑笑一口口吃菜。

    “咱家倒是不用c,ao心,可咱们村里旁人存粮不多了。再说咱村情况算是好的,其他地方还不知道什么样呢。”爷爷叹口气。

    “甭管啥样,只要有孩子,那就差不了。对吧笑笑?”

    笑笑听叫她,含着菜应了一声:“嗯!”

    虽说知道孩子长的都不会太差,可笑笑瞧着确实好看,尤其是眼睛。用爷爷的话来说,这是标准的丹凤眼,眉毛也是细长。

    只是年龄还小,还瞧不见太惊艳的地方,可爷爷说,这就是个小美人胚子。当初选择她的时候倒是没怎么注意,只是带回家养着,越养越觉得好看。

    何阳轩领着元清过来,把他抱笑笑身边。元清个头大,坐上位置自己就找碗和勺子吃起来。

    “说啥呢?”何阳轩在洗漱间隐约能听见他们聊天,但听不清。

    “说这天儿呢,到现在天还这么冷。”

    何阳轩转头看看窗外,不知不觉已经开始飘起了雪花。

    “这天是冷的厉害。”何阳轩倒是不在意这个,端起碗筷,夹起一块r_ou_塞进林谦的嘴里。

    二人中间还隔着孩子,差不多俩孩子一抬脑袋就能看到何阳爸爸的手臂和筷子。

    林谦张嘴吃进:“其实我说,这天不降温就算是仁慈了。”

    “可咱村里不是要挖大水池吗?今年化雪晚,这开工也得晚。若是时间不够,那来年还用不上。”爷爷道。

    阶梯井早完工一年,村里头就能宽松一年。若是这阶梯井能让村里的日子更好,那将来还会影响更多的村落,造福更多的人群。

    “那是政府要c,ao心的。”

    一家人吃完了饭,何阳轩从空间里拿出两小碗水果来分给兄妹俩。

    这时候留一个人看着点就好。

    这个冬天的雪一直不多,洋洋洒洒的很不痛快。现在都三月下旬了,这雪倒是越下越大了。

    直到下雪的第二天,外面已经是鹅毛大雪。院子里半天的功夫能攒下来一米深雪。爷爷在屋里头看孩子,林谦二人在外头清雪。前后院空闲下来的地方都不多,不过覆盖在温室上头的雪如果太多了也是要清理的。

    等到了第三天,雪下得更大了些。

    这时候也不知道谁开始组织的,也到了林谦家里这边叫了人。

    有人提议家家户户地里头都有蓄水坑,如果光靠化雪后或是下雨装满不太可能,不如趁着现在雪下得大,去铲雪化了装进蓄水坑里。

    这面临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将雪融化,是需要加热的。在地里头,就算带去炉子,还要搬过去燃料?

    第二是在地里头化雪,就代表要铲地里头的雪融化。这把雪都清理了,来年化雪的时候,地里又没有足够的雪水灌溉,也是影响收成的。

    村长听了这个提议是很支持的。因为这几年什么情况都是有目共睹的,将雪水存起来,总好过融化后沿着地头流失的好。

    虽说这样做工作量大,也够麻烦的,可若是存下了足够的水,那么来年的收成也有希望了。

    总好过现在看着漫天飘雪发愁。

    林谦一家三口商量了一下,也跟着一块去了。

    有的人家有空出来的铁炉子能用的,就带着铁炉子出去。而有的人家没有的,就带上家里剩下的砖。

    现在还有人家有柴油,发动拖拉机,几户人家一块搭伙,装上炉子、砖头和燃料就开去地里头忙碌着。

    林谦家里是跟刘叔家一块的。刘叔家里有拖拉机,就是柴油不多了。林谦提供了五升柴油,刘叔也没白要。林谦俩人用拖拉机装东西,刘叔什么都没收,跟别人搭伙,别人给的粮食也分给了林谦一些。

    林谦清楚刘叔不是个占人便宜的,也就收下了。

    其实主要就是用刘叔的车运一些燃料,这东西需求比较多,越野车里装不下。而剩下的炉子一类的,林谦二人开车就去了。

    小元清看着好奇,非要跟着。虽然还不会说话,可捏着林谦的袖子瞪着俩大眼睛的小模样就很难让人拒绝。

    “你也去?”林谦将孩子拎起来抱在怀里。

    何阳轩刚套上棉袄:“那跟着一块玩玩?应该能帮忙填个火。”

    “你俩省省啊,才多大个孩子。外面这么冷哪受得了?”爷爷要将孩子抱回去。

    “不是说这孩子体格比以前的孩子好吗?瞧着也有三四岁的样子了,多穿点应该冻不坏。就算冷了,车里头暖气开着呢。这村里头一直出不去,怪闷得慌的,带着出去看看也挺好。”林谦笑道。

    爷爷听这话也觉得有道理。这孩子到底跟以前的孩子不一样,再说林谦俩人应该有分寸。

    随即回头把小元清的棉袄拿出来,给小元清里三层外三层的套上,这才让俩爸爸带走。

    笑笑还坐在地上玩积木,看见俩爸爸带着哥哥离开,歪着头一脸奇怪。

    这回家里头就剩他们爷孙俩,爷爷坐在笑笑对面:“带爷爷一块玩好不好啊?”

    笑笑将积木放一块在爷爷手里,显然是听懂了。

    林谦一家三口的车开得快一些,又是越野车,外面的积雪被风吹过,没有太深的地方,车子一路畅通无阻的开出村子进地里头。

    在地边停下。地边上是比较高的位置,积雪较少。而蓄水坑的位置因为太深,雪还没来得及填满,还能看见位置。

    二人拿着锹清出来一条路,先在就近的一个蓄水坑边上放上炉子,炉子里放了蜂窝煤,直接用酒ji,ng块点燃就用上了。

    然后在上头坐上大锅,开始往里头铲雪。

    其实这活二人挺熟了,前两年刚进入末世的时候,爷爷曾经指挥他们俩干过。

    干了一会儿拖拉机才过来。刘叔家里的拖拉机是比较老式的,不是很高。所以积雪深的地方过不去,就只能人为铲开雪,所以过来的比较慢。

    将林谦家的燃料都卸下来,装蜂窝煤的还是用的纸壳箱。虽说都是盖着的,看不见里面是什么,可看着包装就能看出来ji,ng致。对比一下别人家带的玉米芯一类的燃料,显得有些奢侈。

    林谦二人将几个大箱子都搬下来,看着锅里头渐渐化满了一锅水,直接抬着倒进蓄水坑里。

    水不用烧开,完全融化就可以了,左右倒进蓄水坑里都是要融化的。

    村里人都开始忙碌起来,这样忙碌虽说不知道在来年的作用有多少,但好歹求个心里头都有安全感。还是那句话,忙起来,总好过看着大雪茫茫上火。

    天上依旧在下雪,一连下了七天,村里头就着越来越大的雪势,干起活来也越来越有劲了。

    雪下的这么多,也许把蓄水坑存满也不会影响地里化雪以后的雪水灌溉。与此同时,蓄水池里面存了满满的水。就算对于土地来说,这些水不算什么,但多一点水,就能多一斤的收成。

    这世道,地里头的收成就是命!

    来年是养鱼也好,或者有其他的收入来源也好,可这地里头的庄稼,永远是农民们的命!

    小元清每天都跟着出去,从一开始的单纯看着跑闹玩雪,到后面也会拎着小桶和小铲子,装满雪学着两个爸爸,将雪倒进锅里头。

    跟着干了几天活以后,林谦摸摸小元清的胳膊腿也发现了,小家伙身上的r_ou_摸着越来越结实了。

    第107章 播种

    如此,足足过去了半个月,差不多家家户户的地里头蓄水池都存满了水,雪虽说还在下,可心里头好歹安心了不少。

    甚至有的人家在地里头存够了水还觉得不够,开始化雪把家里头的容器全部装上水。

    现在这世道自来水好好坏坏的,经常吃不上,尤其是冬天几乎全冻上了。村里头有两户人家打了老式的水井,平时一个月给三斤粮食随便打,村里人基本上都靠着这个吃饭。可最冷的几天水井也会冻上,只能用开水倒进去一点点融化表层的冰,很是麻烦。

    只有化雪以后,才会融化雪水来解决燃眉之急。所以村里人也都习惯了在家里头存水,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很大的大缸,存上满满一缸,能用很久。

    只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家里的碗、盆,甚至闲置许久不用的电锅全部用上了,只为了多存一点水。

    一时间形起了风气,到后面蔓延了整个村子。

    林谦家里头鱼苗存了很多了,可这天却一直不肯回暖。家里头已经实验出了效果最好的自制鱼粮,虽说不用在这方面发愁了,可面对数量这么多的鱼苗也是够头疼的。

    后来实在没办法,就打电话给部队,全部拉走卖了。

    这回林谦一家消费又多了一个新的方向,那就是儿童用品。无论是饮食、玩具还是服装百货,无论多贵,只要觉得家里用得着,买起来眼睛都不眨一下。

    他们家在这末世,算是土豪级别的人物,飞机大炮买不起,可日常奢侈的东西,家里买什么都是一句话的事。

    直到时间接近了五月初,温度才开始回暖。往年这个时候都开始播种了。

    这个时候,村里基本上家家户户的温室里都种上了土豆地瓜一类的。还有的家里有砖头和水泥的,还在温室里头挖了个不小的水池,将融化的雪水将里头灌满,然后多给温室里头的幼苗浇水,让它们快快长,争取多一些收成。

    这样的世道,别说是普通人家,就是林谦家这样富足的人家,也是有些上火的。

    笑笑会说的字越来越多了。家里闲来无聊的时候,就会抱着笑笑在屋里四处走动,随便指出来些东西让笑笑说这是什么。

    也许是仨大人这样教笑笑,让笑笑记住了。林谦发现,有时候让兄妹俩一块玩的时候,笑笑会抓着元清满屋子走,然后随手指东西问小哥哥:“啥?啥?”弄得小元清一头雾水。

    每每看见了,仨大人都会围起来看笑笑小大人似的教哥哥认屋子里的东西,好笑极了。

    天气渐渐回暖,五月中旬的时候开始化雪。冰雪融化,可大部分的人都有些笑不起来。

    五月化雪,那么至少六月份地里头才能播种。平常都是四五月播种,十月份收获。现如今就要足足短了两个月的时间。

    种玉米显然是不现实的,就只能种土豆和地瓜这样生长周期短又产量高的农作物。

    其实从科学角度来讲,土豆地瓜虽说能算作主食,但长期吃对身体并不好。可眼下这样的世道,也没有第二种选择了。

    问题是并不是所有人家都有足够的土豆地瓜作为种子的。土豆还好,把家里留着吃的土豆留出来播种,多了没有,两三亩地是没问题的。可地瓜是个问题,本来就没多少人种地瓜,能播种进地里头的更是少之又少。

    林谦家里商量了一下,家里头地瓜不少,便开始培育地瓜苗,只等着播种时候卖出去。不求着赚多少钱,村里头只剩下这两百来号人了,能多吃一口算一口。若是都死了,他们一家人住在这个村子里,那得多寂寞。

    虽说平时不怎么出门走动,可周边有人,总好过一家独在。

    到了五月下旬,冰雪融尽,村里头的走动多了起来,开始讨论今年的天气状况。不管今年是什么天气,都希望今年入秋晚一些,最好十一二月,如果风调雨顺些更好了。

    也是这时候,林谦得知村里头兴起了拜神的说法。什么灶王爷、财神爷,乃至神佛、基督,凡是提的上名字的,在村里多少都有些参拜活动。

    其实目的都只有一个,只是想要老天爷再仁慈些,让他们的日子好过一些。

    刘叔曾来林谦家听听林谦这个大学生的意思,要不要也给自己家里请个神拜拜。

    对此林谦的回答是:“且不说世上是否有神,就算是有,他为什么看着这么多人死,放任连年天灾不管?你可以说是因为敬拜的人少了,所以他发怒了,那么这样一个生气了就让四分之三的人活活丧命的神,这样的神又凭什么去拜他?”

    刘叔深觉有理,也就不再提这件事了。

    其实林谦从来都不反对什么信仰,甚至觉得有信仰是件好事,至少他劝人向善,也能给人努力的目标。可这种将天灾、人祸乃至个人幸福都寄托在一个虚无缥缈的神的身上,那大可不必。

    因为如果神仙都要给人完成愿望,那得忙成什么样子?如果神仙真的是这样的“公仆”,那还有谁会愿意当这个神?

    更何况,神就没有自己想要解决的麻烦、想要的愿望?

    进入了六月,土地终于化透了。温度恢复到了舒适的二十度以上。

    村里头终于有了晚了两个月的农忙。

    化雪过后河里水位也在上涨,村里人一边忙碌着孕育禾苗,一边在地里播种。有的人家在温室里面弄好了稻苗,已经在地里头种上了。另一头也跟林谦打好了招呼,准备等个半个月,就把鱼苗放进去。

    就算今年缩短了鲫鱼生长的时间,但哪怕只能长到一两大小,那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而地瓜苗限量供应,每家最多能买两百棵。虽说不多,但种进地里能有的收获也不少。

    现如今地里头的蓄水坑都是满的,虽说作物成长的周期短了,可至少今年的收成有保障了。

    这二年林谦家里就没再吃过剩饭,基本上每次都多做一些,然后吃剩下的全部打包成盒饭装在空间里面。所以农忙的时候也不用爷爷过来送饭了,随便从空间里头拿出来两份,俩人就盒吃了就好了。

    土豆是直接切了有芽部分种进土里,地瓜种的都是菜苗。林谦家里只种了四垄玉米苗,若是有收成留着喂牲口也不错,如果收不下来,也可以跟村里人换购陈玉米。

    家里的存粮其实并不多,除了地下室放置的几袋粮食外,剩下的要么跟部队换了其他有用的东西,要么存进何阳轩的空间里。这样不论什么时候拿出来,都能吃到最新鲜的,不怕放陈。

    小元清还想跟着,可种地比不得化雪轻松,小元清想帮忙至少也要等到来年。

    爷爷一个人在家里带着两个孩子在温室里头喂喂牲口弄弄育苗盘。

    母猪刚生了一窝猪仔,现在还不大,小孩子对这种小动物很感兴趣,没事都守在猪圈前玩。

    春播虽说忙碌,可带着对秋收的期盼,干起活来也是浑身的力气。

    村里头忙着,政府那边也下来工程队,将之前选好的地方圈起来,将里面所有的房子全部推倒了,然后捡出来还能用的材料,才规划着挖地。

    半个月后,差不多村里头的活都忙得差不多了,便开始在村委会那里给全村动员,每家每户至少出一个劳动力协助政府的工程队一块来挖这个阶梯井。

    毕竟这个阶梯井是全村使用的,每家都有责任出一份力。

    林谦家里还是最晚弄好的。参与挖阶梯井,林谦跟何阳轩俩人一人一天,一人出去干活,另一个就在家带孩子,不至于太辛苦,都有休息的时间。

    时间转眼又过去了半个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山上恢复了郁郁葱葱的绿色,地里头刚刚蒙上一层绿色。

    此时村里头的工程还没挖到理想深度。地下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石头,完全靠人工一点点挖出来,然后逐渐深挖。

    这一个月以来一直都没下雨,好在初春化雪的时候水资源丰富,不论是水田还是旱田都不缺水。

    而林谦家培育的鱼苗也全部下水,林谦还会出售一些鱼粮,水田中的鲫鱼有鱼粮的营养补充,能够长得更快。

    林谦带着俩孩子进村里的施工地看看忙碌的何阳轩。何阳轩刚在最新挖出来的一层土地铺上砖头。等施工再往下建了三层台阶后,上面的部分就会涂上水泥。如此越挖越深,上面部分的台阶水泥都干了,到时候基本上挖到底以后,工程就能基本结束了。

    这个阶梯井的长宽都是一百米,算不上特别巨大的工程,但也不小。今年也许温暖的时间很少,必须利用有限的时间尽快完成。

    按照政府的意思,如果这个阶梯井能达到预期效果,那么未来几年只要有条件,还会进行进一步的扩建。

    这个“有条件”的定线很模糊。不过不管以后是否扩建,至少眼见这个做成了,就能给村里人带来极大的方便。

    第35节

    恋耽美